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594章 满门忠烈

第594章 满门忠烈(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花城》内部有一种思潮,那就是通过商业化赚钱,比如刊登广告。但是商业化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认为一旦商业化就不是他们坚持的纯文学。

挂断电话后,刘一民没有再去打扰代表团成员,而是去洗了一个澡准备休息。

第二天早上八点,代表团成员走出酒店在沪市街头的小店里吃生煎,刘一民趁机询问了一下大家的意见。

“《花城》?这个杂志挺有名气的,如果绕道一趟的话,我觉得挺值得。”陈映真说道。

齐邦媛也表示自己听说过《花城》:“《花城》这家杂志就跟中国的南北方一般,越往南走我就越发现,商业氛围和人们的思想变化越大。《花城》主要刊登的是先锋派文学作品,代表了目前大陆文学的发展方向。”

先锋派作品在《收获》《花城》《人民文艺》等大杂志上都有,但是《花城》现在几乎是以先锋文学为主。

《人民文艺》目前在发展先锋文学的时候,仍然坚持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方向。这是当时刘一民参加《人民文艺》编委会时,跟王濛等人一起定下来的基调。

“《花城》想探讨一下纯文学杂志如何在商业化大潮中的生存问题,以及对于先锋文学的讨论。”刘一民说道。

汪曾祺夹起碗里的生煎说道:“我倒是也想跟他们讨论一下先锋文学。”

“那既然如此,那咱们就绕道《花城》一趟。”刘一民拍板说道。

因为是下午的飞机,他们上午有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以李敖和陈映真为首的岛上代表团想去沪市的商场逛一逛,买一点特产带回去。

刘一民让闫真陪着他们,别再走丢了。

齐邦媛找到刘一民寒暄了好大一会儿,刘一民以为她想说岛上乡土文学方面的问题。

最近这几天,大家都感觉到齐邦媛态度有所转变,刘一民对于她关于大陆和岛上文学关系的认知转变持乐观态度。

但是没想到齐邦媛竟然说的是想去金陵一趟:“一民,抵达鹏城后,有一天的休息时间。这段时间我想一个人去金陵,张大飞牺牲后,他就葬在金陵,我想去看看。”

“这件事儿啊!”刘一民有点头疼,让齐邦媛一个人去金陵,显然不符合规定,另外安全也是一个问题。

“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又到了沪市,近在咫尺,不去看一眼总是心不安。”

刘一民这才发现齐邦媛脸色看起来很疲惫,昨晚像是没有睡好。

看到她用情至深,刘一民说道:“我一会儿给您回消息。”

刘一民到了酒店先给李士非打了一个电话,拨了半个小时才终于接通,李士非得知代表团同意去《花城》交流之后,立即着手进行相关安排。

“一民同志,我早就知道你和代表团一定会答应。放心,我们这边一定会安排妥当,大后天的交流会一定不会出岔子。”李士非拍着胸脯向刘一民保证。

刘一民笑道:“老李啊,倒也不用像你说的这样紧张,只要认真做好工作就行,到时候咱们广州见!”

“广州见!”

挂断电话后,刘一民又通知了一下鹏城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代表团抵达鹏城的日期要推迟到《花城》交流会之后。

工作人员爽快地说道:“那我们到时候派人到《花城》接代表团,刘所长,有什么事情咱们及时沟通。我们这边的参观流程是固定的,时间上只是早晚问题。”

“好,麻烦你们了!”刘一民客气地说道。

“不客气,是我们应该感谢您,让华人看到鹏城!让世界看到鹏城!”

刘一民从工作人员的话中感受到了鹏城上下对于发展的信心,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息。

处理完这些事情,刘一民想给夏言汇报一下齐邦媛去金陵的事情,可是长途电话一直打不通。

刘一民索性自己拍板决定,带着大家都绕道金陵一趟,去参观一下刚建成的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样一来,行程有点紧张,但刘一民认为非常值得。

刘一民立即给机场方面打了电话,将下午代表团的机票全部取消。

中午,李敖等人大包小包的回到了酒店,里面装着沪市的特产或者是一些中药。以前岛上人想要买中药都得跑到新加坡或者是香江,现在有了机会当然要囤一点。

“诸位代表,我临时有个想法,想要变更一下路线,咱们先去一趟金陵。金陵前两年刚修建了三十万遇难同胞纪念馆,主要的行程就是去悼念遇难同胞,大家觉得怎么样?”刘一民问道。

蓝博洲率先表示自己没意见,其余人立即跟上,齐邦媛感动地瞅了刘一民一眼。

金陵离沪市不远,刘一民想着没必要坐飞机。但是火车票没了,最后还是只能选择飞机。

等到下午四点抵达金陵机场,本来没有通知苏省文联,他们也不知道从哪儿得到的消息,下了飞机,人已经在机场门口等着了。

看到大家都很意外,苏省文联书记李进高兴地说道:“我们跟沪市文联、作协都是兄弟单位,你们刚决定来金陵,我们就得到了消息。”

“辛苦咱们苏省文联的同志了,李老,我们此行想着去逛一逛遇难同胞纪念馆,另外去一趟金陵抗日航空烈士陵园。”刘一民说道。

“航空烈士陵园?”

“对,齐邦媛女士的知己张大飞烈士长眠于此,她想去看看。”

李进听到后肃然起敬:“跟我们上车吧,行程我们来安排。”

坐在车上,李进听完张大飞的事迹感慨万千,他曾经也是一名新四军战士,知道战争的残酷。

本来明天早上再去烈士陵园,但齐邦媛想今天就去,于是他们在路面买过鲜花直奔空军烈士陵园。

在张大飞烈士墓前,齐邦媛泣不成声。刘一民他们通过烈士陵园管理人员的讲解才知道,张大飞不仅自己是英雄,还是英雄的后代。

当年东北军放弃东北,沈阳城内唯一一支有组织的抵抗力量为东北警察。张大飞的父亲张凤岐接受命令率领警察抵抗了两天两夜,撤出沈阳后为了发展抗日武装又潜回沈阳,由于叛徒告密被抓,最后被日本人活活烧死。

“满门忠烈!”

“张大飞烈士对日获得战绩18次,44年他的弟弟也加入空军,45年解放前夕,张大飞烈士为保护战友壮烈牺牲。”

管理员介绍完毕,齐邦媛仍然在嚎啕大哭,李敖和白先勇上前轻轻搀扶住齐邦媛的胳膊,却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安慰。

过了许久,齐邦媛擦拭了一下泪水:“大飞,抗日战争终究是咱们胜利了,唉,你要是能看到就好了。我们走了,下次有机会再来看你!”

“走吧!”

夕阳的余晖笼罩着整座抗日航空烈士陵园,众人的身影被拉的修长,直到身影消失在烈士陵园前

回去的路上,大家知道齐邦媛情绪不高,就连平常最聒噪的李敖也没有说话。

夜幕下的南京,车队行驶过金陵老城墙,最后车队停在了秦淮河畔的夫子庙。

苏省文联邀请大家晚上逛了逛秦淮河,知道行程紧,并没有提出文学交流。

“一民同志,不简单啊,年纪轻轻带着岛上作家从北跑到南,一般人还真做不到。”李进低声对刘一民说道。

ps:下一章稍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