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沉 鱼 记(1 / 2)
第一章柳阴下的龙女
正当桃花汛季节,风急浪高,此时日又西斜,暮色四合,峡谷中愈觉阴沉,任是惯走峡江的船只,也不敢夜航巫峡,都停泊在巫峡入口处的巴东官船渡,等待明天天亮之后再启程。
巴东县令朱逢春的座船,正乘着暮色,逆流而上,缓缓驶向官船渡。
巴东本是大宋最小、最穷的县,兼之民风强悍不服教化,历来被为官者视为畏途。不过自从一代名臣寇准寇大人在巴东知县一职上崭露头角之后,巴东之小与穷虽则未变,名气却已是扶摇直上,初登仕途的青年士子们,私下里往往将巴东知县一职视为终南捷径,认为不是朝廷寄予厚望的年轻官员,是不会被派往此地磨练的。
朱逢春出身将门,却弃武从文,考中进士,只此一项,已颇得朝中大佬们的赞赏;更兼他耳濡目染,自幼熟知政务,处事干练,绝非寻常来自田间草莽的士子可比,是以大佬们对他期许甚高。朱逢春被派往巴东任职,朝堂上下,心照不宣,皆知以朱逢春的才干,这不过是青云直上之前的必要磨练。
朱逢春到任已有两年,虽然不能说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倒也算平安无事,比起被当地刁民弄得焦头烂额的数位前任来,已足够得一个“卓异”的考语了。
今日他出去处理一桩土人族殴的案件,本来天色已晚,当地长老挽留他暂住一宿,但是巴东县城传来消息,他的七妹凤凰,正在县衙中等他。
凤凰远道而来,必有要事,朱逢春不能不尽快赶回县城。
巴东县城已经在望,凭栏而立的朱逢春,眼角余光突然注意到,江上泛起了一片颇为异样的银白水光,一旁的船夫惊叫起来:“咦,好像有条大鱼!那么大的鱼,可真少见!”
另一名船夫则打了个哆嗦:“不会是龙女出来了吧?”
在峡江之中兴风作浪的龙女,两年前不知从何处而来,据说相貌丑陋,被人嘲笑之后,恼羞成怒,更迁怒于世间一切美貌女子,倘若哪艘船上有漂亮女子,龙女必定要逼迫这女子毁容之后才许船只过江,否则就会船毁人亡。川江之上称她为“龙女”,一半是因为她水性精熟得仿佛生长于水中的蛟龙;另有一半,便是因为她如同传说中的龙王一般,颌下有这么一片逆鳞,忤之必定杀人。
又有人嗤笑道:“咱们船上哪有漂亮女娘,引得来龙女?”
朱逢春听他们说着说着便开始争论起来,略一思忖,转过目光打量了一下距离,微微一笑道:“听说江上有水怪,那么大的鱼,别是水怪吧,待本官射一箭试试!”
一边说着,一边从左靴筒中抽出一张折叠短弓,从右靴筒中抽出一枝短箭,待到江面水光再起时,一箭射了出去。
水光中的黑影沉了下去,再也没有出现,江面上却也没有泛起血迹。
朱逢春疑惑地收起了弓箭。
他确信自己没有失手。
但是究竟射中了黑影的哪个地方呢?
还有,他突然觉得,那好像不是一条鱼……
他倚在栏杆前,搜寻着江面。
江面宁静如初。
然而,在他的视线所不能及的水面之下,一个纤巧的身影慢慢地潜游到了岸边柳树的阴影之中,悄悄浮上水面。
那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少女,有着岭南女子特有的深目高颧、窄脸长颌,抬头仰望着船上极目远眺的朱逢春。
短箭不偏不倚咬在她的口中。
朱逢春万万没有想到,他射中的是一条美人鱼。
一条默默仰望他一生的美人鱼。
那少女隐在阴影之中,脸上的神情,似是欢喜又似是悲伤,默然遥望朱逢春的座船靠向渡口,苍茫暮色中,朱逢春的身影在山道上渐渐不见,那少女兀自怅然出神,直至察觉到靠近的船只激起的波浪,方才悄然没入水中,只留下长长柳枝,在夜风中轻拂水面。
朱逢春接过家信,却不忙拆看,而是紧皱眉头,看着眼前长眉飞鬓的俏丽女郎:“凤凰,你大老远地跑到这儿来,究竟想做什么?”他才不相信,凤凰会为了替她五嫂送一封平安家信,便专程跑到巴东来。
凤凰嫣然一笑:“我来游巫山,顺便见识一下姬瑶花究竟是何等人物。”
朱逢春只一怔,便已明白过来,苦笑道:“凤凰,你是第十个了。”第十个为小温侯抱不平、来巫山找姬瑶花算账的人。朱家与温家,本是多年旧交,若非凤凰和小温侯相处得太像兄弟姐妹,性子又都强硬得很,绝不肯任人摆布这等人生大事,只怕早已被两家老人绑成夫妻。小温侯被那工于心计的姬瑶花骗得如此之惨,以凤凰的火爆性子,怎么可能袖手旁观?
想一想,朱逢春又道:“凤凰,下手别太狠,留点余地。”
凤凰诧异地看着他。
朱逢春道:“小温哪是那种肯吃哑巴亏的人?这事儿传得这么沸沸扬扬,小温却一声不响,既不出来澄清,也不去找姬瑶花算账,就算他有公干在身,一时腾不出手来,也不该是这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