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百折刀(1 / 2)
虽是隆冬,因着一口热气腾腾的温泉,这小园之中,仍是花木扶疏、鸟语啾啾。
黄百融捧着礼盒,跟在小僮身后,踏着白石小径,穿过小园,心中忐忑不安,紧张得手足都有些僵直,面上却越发板正得毫无表情。
也不怪他紧张。毕竟姬瑶光的名气太大,而黄家所求太多,黄百融又太年轻——黄家虽然是绵延百年的内廷铸造供奉,但是靖康之难,家中有名号的那些长辈或死伤或被掳,黄百融这个嫡系子弟,因为太过年幼,藏在树洞里才躲过这次大难,其后由黄家幸存的家人与仆役带着南渡至浙东,寻了一个水清石美林秀之处,安居下来,开始重建黄家试剑庐,只是经过靖康之难后,黄家的铸造师与珍藏精铁,损失殆尽,诸多口耳相传的秘术也随之湮灭在遥远的金国,二十年来,无法再铸出名刀宝剑的黄家,不要说重振声威,便是勉强维持也极其艰难。不得已之下,黄家拿出了最后两件珍藏,由这一代的家主黄百融,亲自捧着前来拜见姬瑶光。
传闻之中,没有什么难题,是这个人不能解决的。
恰好,他们听说,姬瑶光最近正在搜罗名刀宝剑,打算送给他那位即将加冠礼的宝贝外甥、镇守襄阳的神武侯的世子。
黄百融对自己手中的两件珍藏,很有信心。正是这种信心,使得他无论如何紧张,也能够坚持下去。
姬瑶光正坐在溪水边的木榻上,放下手中书卷,示意黄百融上前。
礼盒打开,黄百融捧出一对袖里剑,轻轻放在榻前的几案上。
姬瑶光打量着面前这对短剑。紫金铜柄,云纹缠绕,形色光洁,长只一尺略多,剑锋藏于柄中。看完之后,他略一摆手,身后的那名侍僮得了示意,上前一步,握住剑柄时顺手按动机关,五寸长的剑锋应声弹射而出,寒光吞吐不定。
姬瑶光道:“确是好剑。不过似乎还不值得让我万里迢迢跑到金国去替你们弄回失传的口诀、再寻遍各地去找上好的精铁。”
黄百融鼓足勇气迎着姬瑶光挑剔的目光:“黄家可以为襄阳打制兵器。”
姬瑶光怀疑地道:“莫非黄家竟不知道,登龙峰的铸造之术,并不在你们之下?”
巫山十二峰,其中登龙峰号称鬼斧神工,只有世人想不出来的,没有登龙峰弟子做不出来的。姬瑶光虽非巫山弟子,但姬家姐弟与登龙峰的关系委实太过密切,委托登龙峰打造几件上好兵器,自然易如反掌。
黄百融毫不迟疑地答道:“术有专攻。登龙峰所出,必为精品,但恐怕更适用于江湖厮杀,而且因为精益求精,每年所出十分有限。黄家代代为内廷监制兵器,比其他铸造之家,更懂得如何在最短时间里,以最少的消耗,铸造出最多也最适用于普通军士的兵器。”
名刀宝剑,是铸造之家的名声与地位之来源,但真正维持这个家族长盛不衰的,还是难以数计、年年更换的兵器的监制。
这两样都是黄家的骄傲,黄百融从小便听得烂熟,自是脱口而出。
“更何况……”黄百融略有些犹豫,但是看看姬瑶光似笑非笑的模样,胸中血气一激,冲口说了下去,“登龙峰向来以土木机关之术而非铸造之术闻名天下。”
姬瑶光笑而不语,只向身后那名侍僮摆摆手,侍僮喜孜孜地将礼盒里的两枚臂环套上双臂,再在臂环上扣好两柄袖中剑,衣袖一垂,了无痕迹。
姬瑶光懒洋洋地道:“这个礼可不能白收。金国那边,你跑一趟吧,记得问黄家要信物。”
侍僮的脸垮了下来,嘟哝着不敢说出自己的抱怨,惟恐双剑被收回去。
姬瑶光又转向黄百融:“这世间盛产精铁之处,大多在金国境内,我可以替你们弄口诀回来,但是别指望我会派人去拖几大车的精铁回来。”
黄百融立刻想到,巫山十二峰之中,圣泉峰号称熟知天下矿脉,想必也收藏了不少精铁。圣泉峰这一代弟子石头,尊奉姬瑶光有如尊奉师长,应该……黄百融张口欲言,姬瑶光却竖起一根手指止住了他:“不要打圣泉峰的主意。我可不会拿别人的东西来送人情。”
黄百融不敢再说,只是忍不住看了看那侍僮的双袖。
姬瑶光却似看透了他未曾说出口的心思:“当然,我的东西,或是无主之物,可以随便我怎么送。”
黄百融越发不敢开口了。
姬瑶光又道:“黄家百年传承,当然知道,这世间最好的精铁,并不在地下。”
黄百融眼中一亮:“最好的精铁,都来自于天上。据说千年前的越王剑,便是以天上陨铁铸造而成,所以削铁如泥,永不锈变。越王剑我们无缘得见,但是听说黄家以前曾有过一柄掺入了陨铁的宝剑,的确世间罕有。只是……天上陨星,落地之时,十之八九,都已经变成石块,精铁委实太少见了,而且谁也不知道落在什么地方……”
一语未完,他恍然若有所悟:“司天监?”
姬瑶光笑道:“不错,司天监夜夜观测天象,凡有陨星,必定详细记载何时落下、落于何处。我朝开国以来,只有寥寥数年,不曾有司天监的天象记载。按册索骥,虽则烦难,倒也是个管用的法子。”
姬瑶光说得轻松,黄百融却是悚然心惊。司天监的天象记载,在靖康之难中,与其他图书典籍一道,被金人掳走,这就不用去提了;南渡之后,司天监的记载,虽然近在临安,但是天象关系国运,历代君王,从来不肯让人窥伺个中奥妙。
然后,黄百融想起来,据说姬瑶光曾在东京城中读书数年,遍览禁中图书,过目不忘。
据说吴皇后与姬瑶光有师徒之谊,官家也甚是欣赏姬瑶光的文采风流。
黄百融慢慢低下头来,长揖到地:“多谢姬先生成全!”
即使黄家付出了仅余的珍藏与未来的效命,也是值得的。
因为,除了姬瑶光,没有第二个人,可以让黄家重新铸造出让世人惊艳的名刀宝剑、可以让黄家重新成为朝野瞩目的铸造供奉。
三年之中,黄家依照姬瑶光的指点,寻找到七块陨铁,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依其冷热之性,分别铸造了七件兵器,其中两柄宝剑,进奉内廷,为黄家重新赢得了供奉之位;一把量天尺,一枚翻天印,送入世代相传的阴阳大师莫干山鬼谷金家,为黄家试剑庐换来了护山大阵与百年气运;一柄拂尘剑,送入执掌江东天师道、历任住持均号称江东武林第一人的九华山太乙观,另有一条七星鞭,送入替皇室镇抚武林的宣王府,为黄家换来约束江东武林、不强求试剑庐铸造兵器的承诺。
而最后一块坠落在寒潭里的热性陨铁,则被铸造成一柄形制秀雅、极其轻薄的短刀,刀身上勒了两个梅花篆字:百折。
这是用黄家秘传的叠钢之法打制而成的宝刀。反复折叠锻打百次以上,所有杂质,在一次次的锻打之中,渐渐剥离;陨铁精钢,也在这一次次的锻打与淬砺之中,有了百折不回的坚韧之性。
黄百融打算用这柄刀作为姬瑶光的谢礼。
姬瑶光生来便有痼疾,体质虚弱不能习武,那些血浸霜染、杀机暗藏的名刀宝剑,对他而言,委实不算什么好东西。只是这柄刀却有所不同,新刃初发,未曾沾染丝毫血腥;又兼阴阳相生,品相优雅,赏心悦目,怡情养气,于持刀之人,大有裨益。
黄百融觉得,这样一柄刀,足可表达黄家的诚意与谢意。
新春方至,冰雪未融,黄百融便带着这柄百折刀,亲自前往姬瑶光隐居的黄山山麓。
黄山地界多温泉,这几年里,每到冬日,姬瑶光总会在这儿住上三四个月,日日浸浴,以舒缓腿部的病痛。
所以黄百融要赶在冰雪未融、姬瑶光应该未曾离开黄山之时,兼程前往拜见,以免过了这段日子,姬瑶光行踪缥缈,无处追寻。
黄家已经重新得到铸造大匠的名望地位,但是要保住这样的名望地位,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或者说,得到更多的指点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