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熟路(2 / 2)
为了活下去,什么都可以出卖!
骨肉,皮肉,尊严,未来……
三
李渊、李密等反王首领,对此现象也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暗中默许和鼓励。
一方面,这些“无用”的底层人口消耗着本就不多的社会资源(虽然已经极少),“送”给突厥人反而能减轻城内的巨大压力。
无粮不稳,无商不富。
但人口少了,能有效地减少粮食消耗,变相地“增加”粮食。
人少了,粮食节省了,就能避免大规模的骚乱和民变,最终会有利于维持他们这摇摇欲坠的统治。
这,也是粮食经济的相对论。
当然,还有不可宣之于口的秘密。
反王集团内,反王本身,以及他们麾下的将领,也需要通过这种“交易”行为,从突厥人或黑市上,换取一些粮食和必要的奢侈品,以维持自家核心武力和家族的基本供应和享受。
这,当然是一种冷酷到极点、也是基于现实考量的生存逻辑和妥协。
或者说,是绝望下的饮鸩止渴。
他们甚至在私下里,也将一些俘虏的隋军官兵、或者不听话的部下、作奸犯科的罪人,当作“囚犯”批量“卖”给突厥人或黑市上的牙人,以换取更多的粮食和物资。
没有人去深究,或者说没有人愿意去深究,这些天杀的突厥人手中的粮食,在铁壁围城的环境中,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又有多少。
自然,也没有人去思考,突厥人要这么多、这么杂的“人口”,究竟想做什么?
……
草原部落南下打谷草,也就是南下掳掠,也是有其相对固定的传统。
除了金银财宝、粮食布帛,在人口上的需求多以精壮男丁和年轻女子为主。
人口的作用,一方面是用于补充兵源,另一方面自然是为了生育和生产。
但是,如今突厥人如此大规模、有选择性、正规化地“招募”人口,特别是各种工匠、甚至孩童,似乎超出了寻常游牧民族的需求范畴。
这些人,都能干啥?都要去哪儿?
迷。
已经顾不上关注和研究这个迷了!
当然,有极少数掌握核心机密的人,是清楚的。
比如,杨子灿、阿史那辛明,以及粟末地政权的高层知道,因为他们就是这“招募”的始作俑者,“万恶”之首。
这些被“招募”走的人口,自然绝大部分并没有被送往漠北的突厥王庭。
他们很大的一部分,经过挑选和体检之后,被分类集中起来。
然后在某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在突厥狼骑的“押送”下,通过一些秘密的渠道,先是离开了大兴城,然后在城外几十里外的特定隐蔽地点……
那里,是早已等候多时的、来自粟末地政权的、但却挂着“隋通船运”或其它商号旗帜的队伍,接上了头。
看起来,很正规!
狼骑们拿到商队支付的“货款”,主要是粮食、茶叶、盐铁等物资后,便满意地离去。
而这些被当作货物一样交易的人口,则转由商队人员接管,北上远行,或登船东去……
这样的人口流动,这些年来,已经在大隋全国各地剿匪平叛的城池、土地上不断上演……所以,他们都熟了——业务熟练。
现在,以大兴城为核心的又一场庞大而隐秘的人口转移,就在各方势力的眼皮底下,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突厥人和粟末地人,在做着一笔外人难以想象的“大生意”!
这些用少量粮食换来的人口,按照杨子灿和粟末地事先制定好的计划,被仔细地分类。
一部分,确实被输送到东突厥控制的大草原上,充实那些忠诚于“三大罗失钵屈阿策”(杨子灿)的部落,用于发展手工业、农业,增强其整体实力。
而更大的一部分,尤其是那些有技能的工匠和他们的家属,以及相对温顺的农民家庭,则被装上海船或编入庞大的陆路队伍,他们将跨越重洋或万里跋涉。
他们的目的地,是粟末地遍布四方的拓殖基地——气候温暖的夷州、地处南海枢纽的崖州、红河三角洲的交趾,乃至遥远得超乎这个时代大部分人想象的、需要横渡浩瀚太平洋才能到达的殷地安州五大湖区……
这些地方,正是急需大量有技术能力的劳动力,去开垦、建设和发展的地方。
用敌人地盘上“多余”的、即将饿死的人口,来为自己输送建设新家园所急需的人力资源。
这一手“釜底抽薪”兼“暗度陈仓”,狠辣,精妙。
它不仅有效地削弱了敌人的战争潜力,更在无声无息中,为粟末地政权未来的扩张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人口基础和物质基础。
四
大兴城,这座陷入饥饿、混乱和自相残杀的囚笼,正在从内部被一点点地掏空。
而那些当权者,反而会沾沾自喜。
因为,日子一长,这缺粮闹饥荒的压力,减轻了。
其实,当近百万流动人口和近百万武装力量,突然涌入大兴城,人口危机的恶果只是时间罢了。
杨子灿的空城计,只是一个加速恶果流脓的催化剂而已。
其实,大兴城不仅仅是粮食储备危机,还有另外一层意义上的人口危机也正在形成。
什么呢?
城市存在最宝贵的资源,人力,特别是技术工人和小产业工人。
现在,他们都正在以一种残酷而高效的方式,悄然流失,转化为敌人成长的养分。
而困守其中的“饿兽”们,大多还在为了眼前那一口吃食,或为了那虚幻的权力和生存空间,进行着最后的、绝望的挣扎与撕咬。
浑然不觉,自己正在成为别人棋盘上被舍弃的棋子,和被收割的“庄稼”。
未来的史书,或许会记载这座城市的英勇抵抗。
但更可能记录的,是这饿殍遍野、人性沦丧的末世图景,以及那隐藏在幕后的、冰冷无情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