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续2 风栖梧桐,心归何处(2 / 2)
朝堂之上的风向,瞬间逆转。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皇宫,乃至整个京城。
“陛下在朝堂上大发雷霆,为了皇后娘娘,直接把王尚书给罢官了!”
“我就嘛,陛下和娘娘感情那么好,怎么可能让娘娘走!”
“那些劝娘娘走的大臣,真是没良心!忘了娘娘带来的好日子了?”
“陛下圣明!皇后娘娘一定要留下啊!”
市井坊间,百姓的议论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皇后留下,对陛下当庭发作的行为,非但没有非议,反而拍手称快,认为陛下是重情重义的真龙天子。
凤仪宫内,毛草灵听着云袖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朝堂上和市井中的反应,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弧度。赫连决这场戏,演得恰到好处。既表明了态度,清理了障碍,又赢得了民心。
当夜,赫连再次来到凤仪宫,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却更多的是舒展。
“戏已开场,接下来,就该让唐使‘知难而退’了。”他握着毛草灵的手,微笑道。
三日后,赫连决在宫中设宴,专门款待唐朝使臣。宴席极尽奢华,歌舞升平,充分展示了乞儿国如今的富庶与强盛。
酒过三巡,赫连决状似无意地提起:“贵使前来,提及十年之约,朕心甚慰。唐皇陛下挂念义女,朕亦感念。只是……”他话锋一转,面露难色,“皇后自前几日听闻此事,忧思过甚,以致旧疾复发,凤体欠安,至今仍在调养。朕与皇后结发十载,情深意重,实在不忍见她如此煎熬啊。”
他叹了口气,继续道:“况且,皇后在敝国十年,呕心沥血,万民爱戴。今日朝会,尚有不明事理之臣工提及归唐之事,引得朕雷霆震怒,处置了几人。如今这满朝文武,京城百姓,皆是不舍皇后离去。若朕强行送归,只怕……于两国邦交,反为不美。”
他这番话,得滴水不漏。先是点明毛草灵“不愿走”(忧思成疾),再表明自己“不能逼”(情深意重),最后抬出“民意”(朝臣百姓皆不舍)和潜在威胁(强行送归恐伤邦交),层层递进,将皮球又踢了回去。
唐使也不是蠢人,自然听出了赫连决话语中的坚决。他来这几日,也亲眼见到了乞儿国的繁荣,感受到了皇宫内外对那位皇后的尊崇与依赖。再联想到金銮殿上那位被罢黜的尚书,心中已然明了,乞儿国皇帝是绝不可能放人的。所谓的“旧疾复发”、“忧思过甚”,不过是托词罢了。
强行要人,不仅要不来,反而可能真的损害两国关系。如今乞儿国国力强盛,已非吴下阿蒙,大唐虽强,也需权衡利弊。
唐使心中苦笑,面上却不得不维持礼节,拱手道:“陛下与皇后娘娘鹣鲽情深,实在令人感动。娘娘凤体违和,确不宜长途跋涉。外臣定当将陛下之意,及娘娘之情状,如实禀明我皇陛下。”
这便是松口了。
赫连决满意地点点头,举杯道:“贵使明白就好。虽皇后暂不能归,但乞儿国与大唐之友谊长存。日后商贸往来,文化交流,还需更加密切才是。”他给出了一个台阶。
唐使自然顺杆而下,连忙举杯应和。
一场可能引发外交风波的事件,就在这推杯换盏、言语机锋中,悄然化解。
宴席结束后,赫连决回到凤仪宫,将结果告知毛草灵。
“如此,唐使这边算是解决了。只待他回国复命,此事便可尘埃定。”赫连决卸下朝堂上的面具,带着一丝轻松道。
毛草灵依偎在他身边,心中一块大石终于地。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后续或许还会有来自大唐的文书往来,但基调已定,不会再起大的波澜。
“只是,委屈了你。”赫连决抚摸着她的长发,语气带着一丝歉意,“‘国后夫人’的尊号……”
毛草灵抬手捂住他的嘴,嫣然一笑:“虚名而已,何足挂齿。我在乞儿国是皇后,是与你共享江山、受万民敬仰的国母,这比什么‘国后夫人’都要实在得多。”
她的笑容明媚而真诚,驱散了赫连决心中最后一丝阴霾。
他紧紧拥住她,低声道:“灵儿,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窗外,月华如水,静静地洒在相依相偎的两人身上。宫灯将他们相拥的身影拉长,投映在光洁的地面上,仿佛预示着,未来的岁月,无论风雨,他们都将继续如此,携手同行,直至白首。
凤仪宫的梧桐,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叶片沙沙作响,仿佛在吟唱着一曲关于抉择、关于深情、关于归属的永恒赞歌。而这只来自异世的凤凰,终于在这片她倾注了心血与真情的土地上,找到了最终的巢穴,再无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