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扫元 > 第301章 战宁国毛胡显威

第301章 战宁国毛胡显威(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末将明白!定当谨慎行事!”

康茂才再次行礼,随即转身,大步流星而去。

他迅速点齐本部三千蕲春子弟兵,又拿着董抟霄的手令,找到军需官,几乎是“抢”出了那批宝贵的兵甲和随行粮草,当日便拔营出发,朝着东山坞口方向急进。

其部出营时已是下午,冬日天短,行军不到二十里,天色便迅速昏暗下来。

前方山道崎岖,夜色中难辨路径,且极易遭遇伏击。

康茂才虽然救急心切,却也不敢冒险夜行军,只得下令在一片背风的山坳处就地扎营,埋锅造饭,待次日天明再行赶路。

次日,天刚蒙蒙亮,康茂才所部便吃过了干粮拔营,继续沿着山道向东北方向疾行。士卒们背负着新领到的、还算像样的兵器,心中既有些许底气,又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的忐忑。

结果,队伍开出不到十里地,前方斥候便带回来一群丢盔弃甲、失魂落魄的溃兵!

这些人如同惊弓之鸟,看到康茂才的大队人马,非但没有靠拢,反而如同见了鬼一般,边跑边朝着他们声嘶力竭地大喊:

“别去了!汉军……汉军有神雷!寨子一下就垮了!寻元帅都死了!打不赢了,快逃啊!”

苗军长于山林,极擅山地作战,其所选择的立寨位置也确实不错。但寻朝佐本人对汉军装备的新式火器以及随之变化的战术了解太少,甚至可以说是茫然无知。

他依旧沿用旧法,营寨主要以单层土木结构为主,防御箭矢滚木尚可,却根本抵挡不住集中火力的火炮轰击。

胡大海用兵,粗中有细。

他率军抵达东山坞口附近后,并未急于进攻,而是亲自带人冒险抵近侦察,仔细勘察了元军营寨的布局和结构。发现了这座营寨侧翼防御相对薄弱,正是火炮发挥威力的绝佳目标。

当夜,胡大海便制定了一套极其大胆的突袭方案。

利用破晓前最黑暗,守军也最为困顿的时刻,他命人将四门轻型野战炮拆解后由力士肩扛手提,沿着陡峭的山坡,悄无声息地潜行至距离元军营寨侧翼寨墙不足五丈的极近距离!

在这个几乎可以忽略弹道、直瞄射击的距离上,四门火炮同时装填,引线点燃!

“轰!轰!轰!轰!”

四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如同晴天霹雳,猛然炸裂了黎明前的寂静!实心的铁弹丸带着死亡的呼啸,轻而易举地撕裂了单薄的土木寨墙,瞬间轰出了数个巨大的缺口,碎木与尘土冲天而起!

寨墙上的苗军哨兵,有的在巨响中被直接震晕,有的则被飞溅的木刺石块打得血肉模糊。沉睡的苗军士卒被这突如其来的“神雷”惊醒,脑子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杀——!”

不等元军反应过来,胡大海已身先士卒,挥舞着长枪,一马当先,从被轰开的缺口处猛冲而入!身后数千汉军精锐如同决堤的洪水,呐喊着涌进寨内。

营寨内部瞬间陷入了极度的混乱。少数反应过来的苗军军官,仓促间拉起几十人,试图结阵抵抗,但在有备而来、阵型严整的汉军面前,如同螳臂当车,瞬间便被淹没、砍倒。

主将寻朝佐从梦中惊醒,匆忙披挂,试图组织反击,却在乱军之中,迎面撞上了胡大海麾下的骁将陈通。两人交手仅一合,寻朝佐便被陈通一枪刺于马下!

主将阵亡,营寨被破,汉军又如狼似虎。及至天色大亮,残余的苗军终于看清了绝望的形势,抵抗意志彻底崩溃,或四散奔逃,或跪地请降。

胡大海留下一千人马打扫战场,看管俘虏,自己则亲率主力,沿着山道疾驰,直奔宁国县城方向而来,意图与城内的毛贵里应外合,彻底吃掉董抟霄这支元军!

听完东山坞口寨溃兵断断续续的描述,康茂才麾下的三千蕲春兵顿时慌了神,队伍中弥漫起恐慌的情绪。有心腹家将趁机凑到康茂才马前,压低声音急切地劝道:

“都元帅!汉军如此凶猛,连寻朝佐都被斩了,咱们这些人马,甲胄不全,如何能是对手?趁现在汉军还没合围,快走吧!”

康茂才脸色阴沉如水,目光锐利地扫过前方烟尘初起的山道,猛地一摆手,沉声道:

“走?来不及了!”

只见南面山道转弯处,一股烟尘已然扬起,汉军前锋已经逼近!

康茂才心中瞬间明镜似的:此地距离宁国县城太近,自己这三千人一旦不战而溃,将后方完全暴露给汉军,正在攻城的董抟霄主力必然遭受内外夹击,下场只有一个——全军覆没!

而董抟霄军中,还有三千蕲春子弟兵!若是这一战将六千老家底全部打光,他康茂才就真的成了无根之萍,彻底失去了在这乱世中纵横捭阖,博取富贵的最后本钱!

“不能退!唯有向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

“全军听令!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就地列阵!长枪手在前,弓弩手次之,刀盾手护住两翼!敢有临阵脱逃、扰乱军阵者——立斩不赦!”

康茂才的声音如同寒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众将士见他如此神态,虽然心中恐惧万分,但多年积威之下,无人敢公然违抗,只得硬着头皮,在一片混乱中匆忙调整队形,试图结成一个防御圆阵。

另一边,胡大海正率得胜之师疾行,远远便看到一部元军约三千人,竟敢当道列阵,试图阻拦,心中不免有些好奇。

他迅疾下令部队列阵,并准备调集随军的轻型火炮,先轰散对方阵型,再行冲杀,却突然见到元军阵中,数名亲兵护拥着一员将领,打马而出。

那将领手中并未持兵器,反而高举着一面白旗,缓缓向汉军阵前走来。

胡大海示意麾下暂缓行动,警惕地注视着来人。

只见那元将在距离汉军阵前百步之处勒住战马,翻身下马,独自一人步行上前,对着汉军阵中拱了拱手,朗声道:

“阵前可是胡大海将军?末将康茂才,现为淮西宣慰使、都元帅,有要事相商!”

胡大海示意亲兵放他近前,沉声问道:

“两军交战,你孤身前来,所为何事?”

康茂才深吸一口气,声音清晰而恳切:

“胡将军!两军交战,各为其主,此乃军人之本分。今日之势,明眼人都知道!大汉已据十余路府,兵精粮足,民心所向,更能力抗大元举国之兵而屡战屡胜,此非人力,实乃天命所归!”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胡大海的神色,继续道:

“茂才虽出身草莽,见识浅薄,却也深知天命不可违,大势不可逆之理!今日愿弃暗投明,阵前倒戈,并为将军前驱,领路破董抟霄!

只求战后,将军能念在末将微末之功,代为引荐于汉王驾前,给末将及麾下儿郎一条为国效力的明路!”

“哈哈哈!”

胡大海先是一愣,随即发出一阵豪迈的大笑。万万没料到,战局竟会发生如此戏剧性的转折。

他性格直爽,也深知若能兵不血刃收编这支元军,并利用康茂才赚开董抟霄的营寨或制造混乱,无疑能大大减少己方伤亡,更快地取得全胜。

“好!康元帅深明大义,弃暗投明,乃智者之举!俺老胡是个粗人,不懂那些弯弯绕,但说话算话!今日你若能助我大破董抟霄,我老胡定当亲自为你向汉王请功,为你引荐!

汉王求贤若渴,似你这等豪杰,必得重用!”

康茂才闻言,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他此前在蕲州,是为了保全身家性命,不得不与徐寿辉死战。

但辗转来到江浙,亲眼目睹了蒙元官场的腐败,军队的混乱以及汉军的蓬勃朝气与强大战力后,他早已明白,这个曾经庞大的帝国,已然日薄西山。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是愚忠。

在生存和前途面前,向强大的汉军投降,他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此人行事极为果决,见胡大海慨然应允,立刻返回本阵,迅速安排接下来的军务。

康茂才命令部队调转方向,改为面向宁国县,并向几名心腹将领低声交代“识时务者为俊杰”“为弟兄们谋条生路”云云。

随后,他将指挥权暂交副手,自己仅带两名亲随前往胡大海军中,充当人质,以示诚意。

胡大海见康茂才如此光棍,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他当即下令,以康茂才部三千降军为前导,自己的拔山左卫精锐紧随其后,两部合兵一处,不再停留,迅速朝着宁国县城扑去!

宁国县城下,董抟霄听斥候回报康茂才去而复返,就意识到情况不妙。但他还没来得及将攻城的部队完全收拢整顿,就接连收到斥候的急报:

“报——!康茂才所部去而复返,已至五里外!”

“报——!康茂才部阵型不整,似有异常!”

“报——!康茂才部后方出现汉军旗号,是胡大海!”

一连串的坏消息,如同重锤,狠狠砸在董抟霄的心头。

“康茂才……竟真敢降贼!”

董抟霄惊怒交加之下,他几乎吐出血来。

而其麾下缺少绝对忠诚的本部人马进行弹压的致命问题,在此刻彻底爆发——他想分兵阻击叛军,却发现各部将领眼神闪烁,士卒惶惶不安,根本无人愿意去执行这个危险的任务!

更要命的是,攻城部队仓促撤退,本就队形散乱,士气低落,此刻又被这突如其来的背后一击搞得人心惶惶。

“快!放弃营地,全军向西突围!快!”董抟霄嘶声力竭地大喊,试图做最后的努力。

然而,已经太晚了。

胡大海靠近宁国县城后,就不给董抟霄任何调整部署的时间,立即命令熟悉元军营地方位和虚实的康茂才,率领其部降军,发起奔袭,抢先攻占了董抟霄后方防守空虚的大营!

与此同时,宁国县城头一直密切关注城外战局的毛贵,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千载难逢的战机!

他毫不犹豫,立刻下令打开城门,亲率养精蓄锐已久的守城主力,倾巢而出,如同猛虎下山,从正面狠狠撞向正在慌乱撤退、试图重新集结的元军!

后路被断,营寨易手,叛军倒戈,坚城出兵……

四面楚歌,军心彻底崩溃!

元军士卒再也顾不得军官的呵斥与阻拦,发一声喊,丢下兵器旗帜,如同无头苍蝇般,向着四面八方亡命逃窜。撤退瞬间演变成了无法遏制的大溃败!

董抟霄在亲兵的死命护卫下,还想竭力收拢部分部队,稳住阵脚。

但兵败如山倒,个人的勇武和威望在雪崩般的溃逃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很快便被汹涌的溃兵人流裹挟着,身不由己地向后败退。

乱军之中,一支汉军骑兵如同利刃般切入,直取中军帅旗所在。为首一员汉军骁将,正是毛贵本人!他一眼便看到了被亲兵簇拥着、仍在试图挣扎的董抟霄。

“董抟霄!纳命来!”

毛贵大喝一声,拍马舞枪,直冲过去。

董抟霄的亲兵拼死上前阻挡,却被如狼似虎的汉军骑兵纷纷砍倒。眨眼之间,毛贵已冲破阻拦,冲到董抟霄马前,手中长长枪化作一道凌厉的寒光,奋力刺来!

“噗——!”

血光迸溅!

这位曾屡立战功,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的元廷名将,终究未能逃脱命运的制裁,被毛贵当场阵斩于宁国县城外的荒原之上!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