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邙山水涨(2 / 2)
突然。
轰!!!
一声巨响从地底传来,桌椅板凳一阵剧烈摇晃,连殿梁上都震落下些许灰尘。
两人先是一惊,然后迅速地平复了心情。
皇宫内的护卫们训练有素地冲了出来,迅速护卫在四周。从站位方位到防御角度都布置得滴水不漏,整个过程从容不迫。
就连那些胆小的内侍也都轻车熟路地找到合适的地方蹲下,双手抱头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怎么说呢,仅仅有条。
说来也是悲哀,这三年来洛阳居民的心里耐受能力确实比之前好了很多。
这些达官显贵就更不用说了,毕竟经历的「大场面」实在太多。
尤其是近几个月,北方的风波越来越大,什么荧惑守心,什么日夜出...大家悬著的心也是起起落落落落落的。
此时感应到地底震动后,度过了刚开始的短暂慌乱,很快就平静了下来,甚至还开始互相探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也算是有些脱敏了。
当然和钱塘百姓比不了。
据说钱塘的家乡父老最近最不适应的,反而是天气竟然变好了,很久没打过雷了。
说回皇宫。
很快就有正式军情送到:邙山之内有水声回荡,震耳欲聋,疑似地底有异动。而且根据多方探查,这水声正在...移动?
晋帝疲惫的声音在殿中响起,带著几分沙哑:「宣三公,太常,国师,司隶校尉,太常寺陵令,都水使者和水部郎中等官员入宫。」
他顿了顿,揉了揉依旧发红的眼睛:「还有...算了。」
原本想把太史令也抬来,但琢磨了一下,觉得还没到需要祭献的程度。
毕竟目前已知的信息显示,邙山之下似乎只是地下水泛滥,怎么治理跟引导才是最关键的。
等到一众官员全部到齐后,太常最先出列发言。
这位掌管宗庙礼仪的重要官员位列九卿之首,负责祭祀天地、宗庙、社稷等礼仪,兼管文化教育及陵县行政。
这陵县行政指的就是管理皇帝陵墓、寝庙所在县邑的行政事务,算是职能对口。
太常发言时内心也是颇为烦躁。
他早有预感迟早会有破事找到自己头上,只是没想到一出现就是如此棘手的问题。
邙山之中埋葬的皇室贵族以及各路名人不计其数,属于天下间有数的「眠龙之地」。
这片风水宝地堪称一步一古墓,处处是陵寝,就算是太常也很难全面管理。
若是要开挖引水,总是避免不了和那些世家大族打交道。
你家祖坟往左挪三寸,他家陵寝得往右移五尺...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和阻力,想一想就让人头大。
太常正说得口于舌燥,暗自盘算著该如何推掉这个烫手山芋时,很快就有人给他解围了。
「痛煞我也!!!」
晋帝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整个人从龙椅上弹起,随即重重地倒在了榻上,脸色煞白如纸,额头上瞬间布满了冷汗。
这一下是真的乱了。
立刻就有太医上前为皇帝诊断,但手指刚搭上脉门就脸色大变。
这脉象忽疾忽徐,时有时无,根本诊断不出个所以然来!老太医慌得手都在发抖,额头上冷汗直冒。
这几年太医本就是高危职业,皇帝隔三差五就犯些稀奇古怪的病症。
幸好有太史令在前面顶著,才没让太医院出人命。
但今天...不会要开一个先河吧?
想著想著,老太医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
可面对著那么多朝廷大员的注视,他总得给个结果,开个方子。
可是这症状...
清热去火的方子?
不合适呀。补中益气的方子?更不对劲。
幸运的是,又有人跑出来解围了。
殿中司马督留著冷汗冲了进来,慌里慌张的还在门槛上摔了个跟头。
他手中高举著一支插著鸟羽的木简,这是加急军情的标志!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这又是怎么了?
晋帝强撑著睁开眼,看了一眼那支木简。
随后浑身剧震,两眼一翻就彻底晕了过去,木简也「啪嗒」一声滚落到了群臣的脚下。
所有人为了避嫌都下意识地转过头去,但所有人的眼角余光也都隐晦地撇了一眼木简上的内容。
高原陵....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