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苟秦 > 第554章 破秦之志

第554章 破秦之志(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554章破秦之志

古之函谷,基本隨著秦帝国的破灭而沦落,至汉魏时,地势变迁,交通改道,函谷东移。

而新设函谷,也只剩个名头了,军事作用更多体现在对洛阳的守备上,早已不是那个虎视六国、拒敌百万的天下强关了。

晋末之后,半壁江山沦落胡尘,北方的军政、经济重心更进一步向河北地区转移,洛阳也成废墟,函谷存在的意义就进一步被削弱了。

数十载的荒废,使得新函谷关也已成为一片兵墟,说起来,还是在苟秦统治的这几年间,由洛阳总管杜郁在函谷旧垣上,修建了一座驛站,方使其勉强恢復了些生气。

不过,隨著秦晋两军一路纠缠而东,抵至函谷,这个名不副实的城关又开始焕发新的生机的,一个再度载入歷史、让人铭记的机会,就在眼前。

只需要,秦晋这场大战在这片谷地间彻底爆发出来。

桓温引军退至函谷,已经有些不敢再大举东退了,秦军毕竟咬上来了,並且再往东,便进入伊洛盆地,在平坦开阔的原野间,秦骑的优势將得到成倍的放大。

至於秦军这边,在桓温停止撤军,摆出拼命姿態后,也果断收敛锋芒,这种时候,邓羌可不会与晋军硬碰硬,扬长避短才是聪明的做法!

对桓温的举措,邓羌是打心底高兴、欢迎,他不怕桓温展露锋芒,只怕桓温再狠下心,搞个断尾求生!

真让桓温把军队带回洛阳,哪怕那里已形同废墟,也不是目前的秦军所能轻易拿下来的了。

哪怕加上陈晃所率后军,不算战力、装备,追击秦军的数量也不足晋军一半,想要制胜,只能出奇,最大化利用秦军优势!

而秦军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仔细分析下来,实则只剩下骑兵了!秦骑的数目、战力,足以对晋骑形成碾压。

桓温北伐,可还是准备了一支骑兵的,若把苻生的氐骑加上,到目前为止,其中军犹有六千余骑。

只是北伐至此,桓温也发现了,仅这数千骑,也根本不够用。捨不得是一方面,与秦骑的战力素质比较,也足以形成代差。

而拋开骑兵,从其他方面考量,秦军都没有优势,装备啊、指挥啊、士气啊、意志啊.....都可以靠丰沛的兵力来弥补。

邓羌的心態,隨著东追的深入,变得越发小心谨慎起来,当桓温拉开阵势要干上一场后,他”

怂”得自然。

而桓温这边,虽然失望,但却也没有太多意外,毕竟秦將的狡猾与敏锐,他也算亲身见识过了。

双方的纠缠,到了函谷,已经进入一个敏感且关键的位置了。桓温不敢再大举东退,担心在平原上面对秦骑的破袭;邓羌也不敢把晋军放得更远,怕拉长自己战线,也顾虑洛阳晋军。

各怀忌惮,局面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僵持,一时间,只能各自积蓄力量,等待战机。

但显然,如果僵持下去,於秦军要更为有利,晋军毕竟是归师,他並不能再保证晋军的兵心士气长久稳定。

而秦军,却还能从关中、河东源源不断地获取支援,拖得越久,胜势越大。

认识到这一点后,不论是桓温,还是他的僚属將军们,都认为,王师需要主动寻求破局,不能任由秦骑恣意肆虐!

“以我荆州雄师,两次北伐,攻则进境顺利,势如破竹,然稍遇沮挫,每思撤还,皆受制於北虏骑兵!”

中军大帐內,几名荆州集团的核心僚属將领齐聚,桓温以一种冷静的口吻,慨嘆道:“骑兵,又是骑兵!

如欲北伐功成,收復旧地,还定天下,还需大力扩充骑兵啊!唯有以骑制骑,方可力挫虏寇啊!”

明明撤至半途,敌骑当前,形势困厄,桓温却仿佛已经在总结起此次北伐得失与经验教训来....

帐中的荆州文武们,一个个脸色阴沉,目光凝重,不管此前他们的政治立场如何、进军方略如何,此时他们的思想与自標是高度统一的:安全撤军,返回洛阳,返回江陵。

“而今秦贼紧咬不放,意欲假铁骑制利,拖垮我军,其心甚毒,为今之计,如何破之”威严的面孔上笼罩著一层阴鬱,桓温目光冷冽,环视一圈,沉沉地说来。

对此,满帐的沉默,还是年轻的参军郗超站了出来,拱手一揖,神情肃然道:“若太尉不嫌駑钝,在下有上中下三策!”

此言落,满帐的目光都聚集到这位气质昂扬的年轻人身上,包括桓温。旁的不提,在识人用人方面,桓太尉还是很有些能力的,在他的霸府中,也网罗了一大批能才贤士。

郗超算是比较得桓温欣赏的了,虽然年轻,但思路谋划,很有见地,不同凡俗,哪怕很多谋略,並不为桓温所喜,乃至与其衝突,依旧能够得到其包容。

当然了,郗超最不同反响的,大抵是他的出身了,太尉郗鉴之孙。

想当年,郗太尉可是匡扶东晋江山的重臣之一,从王敦到苏峻,皆有殊功,后来稳定东晋朝局,也是出力颇多。

而希鉴的遗泽,到了郗超这一代,仍然是享用不尽的,否则即便郗超再是少年英才,想在桓温的幕府获得一席之地,也是千难万难。

在眾人沉默之际,郗超突然站出来,放言“上中下”三策,桓温自然免不了惊奇,手一伸,示意道:“景兴有何良策,快请直言!”

说著,桓温还坐正了身体,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郗超则不慌不忙,从容道来:“下策,立刻捨弃所有輜重累赘,包括旗仗,乃至多余兵甲,全军即可东出,保持阵型,轻装而行,退往来洛阳。

只要再走七八十里,大军便可度过危机,然依此策,一旦进入平原地带,必然面临秦骑更加猛烈进攻、袭扰,即便我晋骑儿郎拼死牵制回护,只怕也难保全,在抵达洛阳之前,伤亡必定不小,稍有不测,即可酿成溃败...

对郗超的“下策”,桓温点著头,但眼皮子都没眨几下,显然也是不愿採纳的。

只见桓温淡淡说道:“数万人马车辆,保持阵型,七八十里行军,这是敞开了胸膛,任由贼骑袭杀。即便终能退回洛阳,死伤必重,外黄之耻,孤不想再经歷一次了!

此策,不可取!”

被桓温否定,郗超同样反应平淡,显然也没想著桓温会採用此策,如若这样,桓温就不会停下,与秦军相持於函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