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1873年的5月(1 / 2)
伊斯梅尔这么说已经得到了阿里家族内部大部分的支持,相比于伊朗贵族,他们这些有点像乡下的土财主。
在运河区,那里的伊朗人都是穿着欧洲人才穿的西装,戴上丝绸礼帽,一幅英国绅士模样。随意出手就是农民一辈子都赚不上的钱。
周围的孩子们都向这些人乞讨,若是遇到善人,能够获得至少一个里亚尔。运气好的话还能更多。
一股嫉妒的情绪深入每一个贵族和地主的心里,加上如今的统一呼声,他们感到害怕,害怕自己失去如今的地位和财富。
当统一呼声一天比一天高后,他们终于决定要出重拳来制止行动。以艾哈迈德为首的几个大地主集结了2000人打算攻入开罗,废除伊斯梅尔帕夏的职位,然后宣布埃及独立。
但他们还没开始行动呢,叛乱内容就被伊朗安全局的间谍知道并送到运河区。当地军官组织1000名士兵迅速行动,逮捕大小头目25人,其中包括大穆夫提这个宗教人士。
伊斯梅尔帕夏早有准备,毕竟根据协议,军队和警察权利是最先交出去的。如今的他,已经和普通贵族没什么两样了。
之前那些奥斯曼改革还没有波及到埃及,是因为纳赛尔丁不想大规模动乱。现在和俄国战争爆发,那么对于北非这些地方就必须要加快控制。
当地的部落酋长、谢赫以及所有拥有大量土地的世袭贵族,将被授予帝国其他地区的、同等价值的土地或年金作为补偿,但必须离开埃及,迁往指定的新封地。同时,鼓励伊朗和奥斯曼核心地区的贵族、有功军官及商人迁往埃及,接收这些被腾空的土地和产业。
对没收的叛乱贵族土地,部分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埃及农民,部分转为国有农场或分配给迁入的新贵族。推行统一的、基于土地清查的现代税制,废除包税制和各种苛捐杂税,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并且巴格达政府将埃及纳入帝国铁路和电报网络建设规划。优先修建连接亚历山大港、开罗、运河区乃至通往巴勒斯坦的铁路线,并铺设贯穿尼罗河三角洲的电报网络,加强中央对埃及的控制和物资调配能力。
5月31日,伊斯梅尔帕夏,这位埃及最后的赫迪夫,在交出了所有权力后,被荣升进帝国上议院,举家迁往了巴格达。他成为了埃及旧时代终结的最后一个象征。
埃及赫迪夫国更改为10个省以及开罗一个直辖市,将由伊朗政府派遣人员来进行治理。至于突尼斯和昔兰尼加,等战争结束再说。纳赛尔丁的想法是,先把埃及稳住,保住苏伊士运河再说其他。
此时高加索的另外两条战线也传回了君士坦丁堡,当罗斯托夫斯基公爵的中路军在达尔雅尔峡谷撞得头破血流之际,由格里高利·戈利岑公爵指挥的俄军西路军,也沿着黑海沿岸的狭长平原发起了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