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文坛泰斗(1 / 2)
自从守备府李将军送来金匾后,白玉堂的门槛几乎被前来就诊的人踏破。
甚至街坊邻里、商贾士绅,还有知府衙门都派人送了贺礼。
婉儿却让武断把金匾收进库房,依旧只在门口挂那块素布幌子。
“小姐,这可是李将军送的金匾,不挂怕是会驳他的面子吧!”武断很是不解。
婉儿正在看书,头也不抬道:“切记树大招风,再说医馆是以医术立足的,不能借官员的名号来博人眼球。”
阿苦小声对武断说:“小姐肯定是被前些日子的事吓着了。”
武断点头:“还是谨慎些好,金陵这地方表面看着太平,实则暗流不断。”
果然,没过几天,就有麻烦找上门来。
这日来了个老儒生,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衫,由一个小书童搀着。
只见那老先生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不停在咳。
“大夫,求您看看我家先生。”书童带着哭腔,“我们已经找了好多大夫了,都说没救了!”
婉儿忙让老先生坐下,先给他查看。
她手指一搭上脉,顿感他脉象浮细无力,又让他张口,发现他舌苔灰腻。
最后再细问他的症状,说是咳的痰里带血,每日午后发热,每天夜里盗汗。
“这是肺痨晚期。”婉儿心中暗惊。
不过她面上并未表现出惊异,只轻声问:“老先生这病有多久了?”
老儒生苦笑着摇头:“三年了,本以为能撑着写完我的《南游杂记》,现在看来,怕是没那福运啦!”
说话间,他又剧烈地咳嗽起来,将帕子从嘴上拿下,发现上面已是鲜红一坨。
见状,书童扑通跪下道:“周大夫,求您救救我家先生,他是好人,教我们这些穷孩子读书从来不收一文”
婉儿连忙搀起书童,对老儒生道:“老先生这病虽重,但还能治,只是需要按时服药,外兼卧床静养。”
说着,婉儿提笔给他写了个方子,又取出她自制的润肺膏递给老儒生:“老先生将这药膏服用三日,同时按我的方子用药,看看效果再说。”
老儒生虽接过了药,却面露难色,欲言又止。
一旁书童小声道:“周大夫,咱们咱们没钱”
老儒生叹了口气,挣扎着立起身:“哎!老朽无能,要不这药我们就不拿了。”
“无妨!”婉儿将药推回去,笑道:“老先生治病要紧,至于费用白玉堂先给您担着。”
老儒生连连摆手:“这这怎么行?”
“怎么不行?”婉儿笑道:“老先生教穷孩子读书不收钱,我给老先生治病自然也不能收钱,权当替孩子们交学费了。”
老儒生愣住了,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这真是医者仁心,医者仁心啊”
他喃喃自语,面带愧色地收下了药。
几天后,老儒生再来复诊,婉儿看他气色已好了许多。
“周大夫真是神医!”他面带喜悦,“自从吃了您的药,我咳嗽变轻了,夜里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婉儿一笑:“老先生谬赞,我哪里是神医,分明是您功德无量。”
说笑间,她又根据老儒生的症状调整了药方,嘱咐他继续调理。
临了,老儒生从怀中取出一本书册,双手递给婉儿:“老朽顾炎臣,没什么可报答您的,这是老朽的拙作《南游杂记》手稿,万望周大夫能笑纳。”
“此时恰好陈明远进来,闻言大吃一惊道:“您就是江南文坛泰斗顾炎臣老先生?”
顾炎臣谦和地笑道:“泰斗不敢当,比别人略读过些书而已。”
直到此时婉儿才知道,原来这位病弱的老儒生竟是名满江南的顾炎臣。
只因她在京城时已听说过他的名号,连天保皇帝都曾想召他入京为官,却被他婉拒了。
“原来是顾老先生,婉儿这厢有礼了。”她连忙向顾炎臣施礼道万福。
顾炎臣连忙还礼道:“该施礼的是老朽,周大夫妙手回春救了老朽一命,让老朽得以继续教授孩子们读书,老朽这一拜是替孩子们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