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悠之慎之(1 / 2)
第291章悠之慎之
太常刘弘走进嘉德殿行礼,余光警见一旁的卢植和刘焉,顿时清楚肯定是有要事。
“太常卿免礼。”说罢,刘辩又让刘弘坐下。
“太常卿以为清查公田侵占一事如何”刘辩也没有直接让刘弘去做这件事,万一人家不愿意,刘辩也得重新换人,有些事强求不得。
“朝廷的决策如此,自然是要尽力推行,儘可能安抚地方流民,免得他日再生祸患。”刘弘的態度是同意此事,但是没有多上心,这又不是他太常的职责,陛下也没有將此事交付给他负责,那他关心这里面的事情做什么
不过他对贾翊能不能完成此事倒是有点质疑,陛下的支持的確能让贾翊压制下许多不服,但是贾翊入朝时间太短了,许多事情不是靠强压就能完成。再给贾翊十年甚至五年时间,让贾翊真正的成为朝廷重臣,刘弘相信贾翊能够完美的完成此事,但是现在的贾翊不行。
地方层面错综复杂的关係很容易给贾翊下绊子,只要贾翊中了一件,那接下来就会有更多的陷阱等著贾翊去踩,贾翊若是及时抽身还能道一声来日方长,若是真的坚定不移推行清查一事,那贾翊能够保住性命都得是天子死保的结果。
“眼下发生了一点小变化,朝廷可能要对清查公田侵占一事做出些许调整—”卢植咳了一声,代替刘辩说出了叫刘弘过来的原因。
刘弘一脸惊的看了一圈三人,做事这么不靠谱的吗司空跳反是小事朝会之上三公代表朝臣同意了此事,大家没办法表达不同意见,结果转头就说司空对此事不同意。有了司空带头,这件事朝会那边都会有不同的结果,更別说將此事推行下去。
“所以—”刘弘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好端端的叫他过来干嘛
“我与太尉商议一番,觉得由司隶校尉一人负责此事不是很妥当,此等国家大事必须得由几名朝廷重臣联合负责”刘焉说出了叫刘弘过来的原因,表示这件事是他和卢植做的主,陛下那边还没有做决定,现在是询问你的意见,你能不能担起这份责任
刘弘也算宦海浮沉多年,自然明白刘焉话语里的意思,贾翊背不了这么大的锅,必须得有一个足够分量的人来背锅,他刘弘就是这个有足够分量的人。
刘弘突然感觉一阵牙疼,他都六十三了,让一个老头背这么大的锅合適吗不怕把他这个老头压垮吗
“司空那边无可挽回”刘弘还想抢救一下自己的晚节,只要司空回心转意,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关中还有两个多月就得开始清查,短时间內想要转变司空的想法基本不大可能。”
刘辩接过话茬,他不觉得一般手段能在短时间內转变萧瑗的想法,而萧瑗又是司空,有些手段又不能对萧瑗使用,即便是刘宏也没有在三公任上干过三公,都得找理由罢免才能动。
三公更替频繁也是一件麻烦事,刘宏在位时局势不太安稳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三公更替太过频繁,二十年中一共有四十三人担任过三公,平均每半年就会罢免一位三公,这里面的动盪可想而知。
“喉。”刘弘嘆了一口气,看来他得背锅了。
刘弘静静的思量起来,这件事不是很好办,虽然他还没有干过;这件事也不是很难办,毕竟只是清查侵占公田,还没有正式开始度田,难度还没有那么大。
刘辩三人也没有催促刘弘,这件事只能是让人心甘情愿地去做,强压著人去负责此事无疑是水中捞月,萧瑗已经给了刘辩一个教训,真正负责此事的人绝对不能再出萧璦这样的疏漏。
“陛下,清查公田一事会持续多长时间”刘弘抬起头看向刘辩。
“原本是两年,如今看来,三年时间能够完成已经不错。”刘辩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现在再宽限一年时间。
要是三年时间都无法让此事完结,还能在那边扯皮,那度田一事也就是无稽之谈。
“臣愿意接下此差事,清查公田完成后臣亦致仕,还请陛下允准。”刘弘认真说道。
至於其他的事情刘弘並没有多说,陛下是个实在人,干不出过河拆桥的事情,这件事也关係到朝廷未来的发展,他刘弘肯定不能拒绝。
“多谢太常卿。”刘辩肃声说道,老头们除了倔一点,其他都挺好的,也给了他很多宽容,许多难办的事情也都能让老头们干下去,刘弘也是其中一个老头。
“臣之责矣,不敢当陛下之谢。陛下日后还是要悠之慎之,不要让此间事务重演。”
刘弘也告诫了一句刘辩,下次看人看准点,萧璦这样关键时刻跳反这种事情儘量不要再次重演。
对於刘辩看错人的事情,刘弘也不觉得是什么问题,陛下毕竟还年轻,吃点亏也属正常。只是陛下终究还是要警醒一点,不能屡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次数多了也没人能够填坑。
刘辩没有说话,这个教训他吃下了。
刘弘也没再说什么,直接就清查公田一事开始跟三人討论起来,他也是第一次负责此事,还需要就一些大方向上的问题询问一下,確定一下清查公田侵占一事的指標。
有了指標才能確定事情进展的如何有没有彻底完成此事如何通过朝廷的验收不然光是派人去做,最后验收的时候发现事情还没有完成,那无疑就是在浪费人力物力。
这只是一个初步方案,之后这件事还要召集贾翊等人一同参会,確定新的执行方案。
该商量的都商量完,卢植也就带著二人起身告退,刘辩也起身送了一下三个老头。
“好事不找我,坏事就落到我头上”离开嘉德殿,刘弘也没有惯著刘焉,直接把他推出来背锅,这是人能想出来的办法
“太常卿应该感到高兴啊,这是陛下对太常的信任,换做其他人,陛下可不会理会一下...”刘焉笑呵呵的说道,完全没有在意刘弘的埋怨。
“萧司空那边—”刘弘也没有继续纠缠,直接说起了萧璦的事情。
“人心隔肚皮,人家愿意怎么想是人家的事,强求不得。”卢植慢悠悠的说道,打断了刘弘的话语。
这个时候再去討论萧瑗的事情已经没有意义,清查公田侵占一事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事情办好,萧瑗怎么想都无所谓。
“也是。”刘弘沉默几息,隨后说道。
“杨文先那边怎么处理”刘焉问道。
“杨文先,怎么还有他的事”刘弘有些不解的说道。
“我举荐你负责此事,太尉举荐杨文先充当你的副手,陛下不是很想让杨文先参与此事。”刘焉解释了一句。
刘弘是第一重保险,司隶地区的大臣是第二道保险,光靠刘弘一个人抗还是有些吃力,肯定还得有人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