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红楼双姝记 > 第129章 智取铺子巧破局

第129章 智取铺子巧破局(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无论望舒心中如何记挂安平郡主南来之事,眼下她也无法立时干预,只得暂且交给兄长林如海去与东平王爷周旋解释。

她吩咐下去,待郡主行程临近,需派可靠人手在城门处等候接应,快马是十日行程,但郡主一行人多,应该在十二到十五日之间。

秋纹未曾见过郡主,此事只能交由从北地带来的丫鬟负责。

还需备下一辆舒适宽敞的马车,郡主这般年纪长途骑马,只怕筋骨早已不堪重负。

望舒将接应事宜交由稳重的汀荷留意,自己则强打精神,投入到其他亟待开拓的事务中去。

郡主一来,王煜返回北地之事便更显紧迫。

只是不知商队出发时,郡主能否抵达。

煜哥儿断不能与郡主同行,一则孩子不自在,二则郡主此番南下,恐要在扬州盘桓许久,甚至可能转道回京,与煜哥儿的行程全然不合。

郡主定然不会放心让煜哥儿独自随商队北归,即便有赵猛护送也不行,这可是王家的嫡孙。

再者,尹老夫人那边联姻的心思未歇,若再加上个郡主从中掺和,只怕更为棘手。

望舒几乎可以肯定,郡主定会极为喜爱尹子熙那跳脱鲜活的性子,两人堪称“臭味相投”。

若尹老夫人借郡主之势强行定下亲事,以郡主那说一不二的霸道性子,加之其族长夫人与堂祖母的双重身份,望舒自问难以抗衡。

因此,必须在郡主抵达前,让商队携王煜出发。

她需请二舅柳禄加紧采购回程物资。

计算着商队庞大的货流量,望舒萌生在码头自建一处大型仓库的念头。

依照现行规矩,买地自建更为划算。

她设想建一座两层库房,务必做好防潮通风。

如此,既可出租部分牟利,自家亦可存放货物,那些未能及时销出的物品便可暂存楼上,总好过如今零散堆放在各铺,既占地方又不便管理。

仓库外围还可搭建棚户,租赁给摊贩售卖吃食,聚拢人气。

将此想法与二舅商议,柳禄赞道:

“此计可行。只是一旦置办下这等产业,你日后怕是要长久扎根扬州了。

码头仓库乃商家必争之地,若无官面上可靠的关系维系,难以安稳。

你若决意北归,需得将此间事务安置妥当,还需与官府打好关系方可。”

望舒沉吟道:“此事确需从长计议,容我稍后与兄长细商。

二舅,采购之事还请您多费心,尽量在五六日内备齐,商队争取十日内出发。

我想让煜哥儿随队回去,赵队长会带队护卫,人多也安全些。

时间仓促,着实辛苦二舅了。”她语带歉意。

柳禄并未追问内情,爽快应下:

“我必尽快办妥。另外,与柳家姻亲会面商谈合作之事,也需尽早定下时日,我好在中间帮你们立好契书,明晰权责,避免日后纷争。”

“多谢二舅周全。”望舒感激道,“那就定在后日吧。今日诸事繁杂,我也有些乏了,二舅还需回去张罗采购。您看如何?”

“好,就后日。”柳禄答应得干脆,“是在府上,还是在外间酒楼?”

望舒略一思忖:“定在外面吧,明月楼的雅间清净,便定在那里。烦请二舅代为安排。”

送走柳禄,望舒思及仓库之事,觉得还是应先与兄长通个气,若能赶在年前敲定便好。

煜哥儿一旦回去,待到年底,她心中不免生出回北地过年的念头。

然后再一想到要与儿子说明归期,便阵阵心疼。

这孩子自出生便难得安宁,此番回去,定要为他多备些物品,吃的、玩的、用的,务必要让他明白,母亲是疼他、念着他的,莫要让他心中留下芥蒂。

望舒于女红一道着实不精,原主便不喜此道,她穿越而来更不曾碰过。

虽说做手术也需缝合,但那与飞针走线全然不是一回事。

饶是如此,她仍想为儿子亲手绣一张擦汗的帕子,这大约是女红中最简单的了。

选个最简单的花样描上,照葫芦画瓢,总能勉强成形吧?

这几日,暗中布下的情报网偶有消息传来。

望舒特别留意到城东一桩市井传闻:

一户自外地迁来的商户,家中老父病重垂危,尚存一息,膝下三子一女竟已当着老父的面争抢起家产来。

三个儿子为铺面宅邸吵得不可开交,却无人提及老父身后丧葬事宜。

唯一那位外嫁的女儿在病榻前尽心侍奉,变卖自己的嫁妆贴补药资,于家产却分文不得。

望舒看中的,正是这兄弟几人皆嫌弃的一处铺面。

也不知那老父当年作何想,竟在以清净著称的无涯学堂附近开了间布庄,生意一直清淡,位于城东相对偏僻处。

三个儿子皆视此铺为“风水败笔”,年年亏损,唯恐分到自己名下,徒增负担。

望舒不欲高价求购,便思量着能否通过那家的女婿,设法拿下这处铺子。

那家女婿倒算个厚道人,平日妻子贴补娘家,只要不过分,他便睁只眼闭只眼。

此番见妻子填进去许多,唯恐后续丧葬费用这个无底洞也要落到自家头上,不仅花费巨大,且沾惹晦气,故而心中忧虑。

望舒悄然前往那家宅邸附近查看后,唤来赵猛,命他找来负责市井消息的丁三与丁六。

此事需二人联手方可。

她面授机宜:

令丁三扮作游方道士,去给那家老大下套;

让丁六前去说服那家女婿,双方联手做局,诱使那三兄弟自以为占了便宜。

让女婿出面承担丧葬费用,他们则能分到变卖“晦气”铺面的现银,无需再为此争执。

而望舒,则以低于市价一半的价格拿下这铺子,再私下贴补些银钱给那女婿,此事却不能让那家女儿知晓,因其过于老实,守不住秘密。

此计虽显老套,却往往管用,关键便在于“风水”二字。

先由那女婿向其妻吹风,言明需寻一处风水宝地安葬老父,这“宝地”则由丁三扮演的道士来指定。

望舒这边早已物色好一处偏远、不适宜耕种,却山环水绕、看似能旺子孙的坡地。

如此,那三兄弟为求自身运势,必会同意。

而这“风水宝地”的费用,自然由那女婿“承担”。

同时,再借丁三之口,坐实那布庄铺面风水不佳,且有克主之嫌——瞧那老父未及五十便病入膏肓便是明证。

那三兄弟素来看不惯这妹婿,乐得将“晦气”铺子甩卖给他,既能分钱,又可坑这“冤大头”一把。

待交易完成,望舒再从那女婿手中接过铺子的房契。此中关窍,在于必须提前与那女婿立下绝不可泄露的契约。

赵猛在一旁听得眉头紧锁,终是忍不住开口:

“东家,此举是否有些不妥?”

他自幼受的教育,使其对这等涉及孝道、带有算计色彩的行事颇感抵触。

望舒知他心思,反问道:“赵队长,若我们置之不理,你且说说,这一圈人里,最终谁最倒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