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杨柳依依送归棹(1 / 2)
次日寅末卯初,天光尚未大亮,一层薄薄的青灰色晨曦笼罩着宅院,望舒便已起身。
心中装着事,睡眠也浅。
她亲自去了厨房,看着厨娘们张罗一顿丰盛又便于克化的早食。
热腾腾的肉粥、精巧的灌汤包子、几样清爽小菜,又另备了许多耐存放、易携带的肉脯、炊饼和用油纸包好的点心,给路上充饥。
她这边刚安排妥当,便听下人来报,云行简已经到了。
望舒迎出去,只见少年一身利落的青色劲装,更衬得身姿挺拔。
他只带了一个同样骑马随行的小厮,主仆二人皆是风尘仆仆却精神奕奕,显是心中期待已久。
很快,东平王也收拾停当出来了。
虽面色仍带着些病态的苍白,眼神却比平日精神些许,透着一股要出门撒欢的劲头。
御医紧随其后,一脸忧心忡忡,怀里抱着、肩上挎着好几个药箱药囊。
仿佛不是去郊游,而是要去出征。
王煜和林承璋更是兴奋难耐,穿着合身的骑射服,围着王爷问东问西。
望舒将这一行人送至二门外,看着他们翻身上马。
王爷骑的是一匹神骏的乌云盖雪,三个少年则依言骑乘性情温顺的幼驹。
马蹄嘚嘚,踏碎了清晨的宁静,一行人影在薄雾与渐亮的晨光中,渐渐远去。
望舒站在门口,直到连马蹄声都听不见了,才轻轻吁出一口气,转身回府。
这一番早起张罗,竟也觉得有些乏了。
她吩咐汀荷:“我回房歇半个时辰,时辰到了务必唤我。”
趁着王爷和孩子们都不在,她正好去文嬷嬷那里一趟,看看新买的小丫头小厮们调教得如何了。
到了药铺,里面已是人来人往。
望舒从北地带过来学习的几个女医学徒,正在文嬷嬷和春禾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接待病患。
抓药、记录、轻声询问病情,态度认真,举止沉稳,颇得前来就诊的妇人姑娘们的称赞。
男患者那边,春禾的诊案前也排着队,他年纪虽轻,但医术扎实,待人温和,已积累了不少口碑。
望舒没有惊动忙碌的众人,自有熟识的仆妇迎上来。
悄无声息地引着她从侧边楼梯上了二楼,进了文嬷嬷平日里休息兼处理事务的静室。
等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文嬷嬷才得空上来,额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
望舒亲自给她倒了杯温茶,嬷嬷接过,也不客气,饮了半盏,才笑道:
“东家这一大早过来,必是有事。可是为了那些新来的小丫头小厮?”
望舒点头,将心中所虑和盘托出:
“嬷嬷慧眼。其一,正是想问问那些新人训练得如何了,大约何时能派上用场?
其二,想劳烦嬷嬷中午趁着王爷不在,再悄悄去府上为我兄长复诊一次。
其三……”
她略顿了顿,声音减轻些许:
“是想请教嬷嬷,该如何在扬州这地的牙行伢婆之中,布下我们自己的人脉眼线?”
文嬷嬷放下茶盏,沉吟着逐一回答:
“东家这一来就是三桩大事。
那些新人,若只是急着做些洒扫、跑腿的粗使活计,再有个七八日,勉强可用。
但若要他们识得眉眼高低,懂得内宅规矩,能放到身边或是重要位置上使唤。
这至少需得精心调教三个月,方能堪用。”
“至于林大人的复诊,”嬷嬷看了看窗外的日头。
“老身中午可以走这一遭。
只是不宜从正门入,东家需安排林大人也从后门进府,直接在零落院会诊最为稳妥。
今日便不在府上用饭了,诊完即回。”
说到第三件事,文嬷嬷的神色凝重了些,她缓缓摇头:
“这第三桩,老身此刻却无法给东家一个确切的答案。
牙行水浑,各家背景、行事风格、背后靠山皆不相同。
非亲身接触、仔细观察比较,难以窥其堂奥。
东家若真下定决心要做此事,需得预备出两个月的光景。
每旬抽出那么一两天,亲自或派绝对可靠的核心之人,以不同的名义,去几家主要的牙行走走看看。
与他们打交道,观察其人员往来、言谈举止。
去完之后,你我再细细商议感悟。
届时,该如何入手,如何布局,东家心中自然会有计较。
此事,纸上谈兵无用,需得实地蹚水,方能知深浅。”
望舒听得仔细,知道此事急不得,便道:
“多谢嬷嬷指点迷津。
这第三件事,且容我先将手头紧要事务安排妥当,再制定详细计划。
现下,我先回去准备兄长中午复诊之事,还需设法让兄长中午得空回来一趟。”
她辞别文嬷嬷,又急匆匆返回府中,立刻派人去盐漕御史衙门给林如海送信。
中午时分,林如海依约从衙门后角门悄悄回府,望舒已在零落院等候。
卢先生与文嬷嬷联手为林如海仔细诊了脉,又查看了舌苔、气色,细细询问了近日饮食起居与身体感受。
诊毕,卢先生捻须沉吟片刻,对望舒道:
“东家,林大人近来还算遵从医嘱,病情略有起色,脏腑衰败之势得以延缓。
然沉疴略久,既如今已能承受金针度穴之术,激发自身生机。
便需尽快在一个月内安排一次针灸,之后每月行针一次,连续三个月。
视情况再调整为七日一次。
此事,需东家这边确保环境稳妥,万无一失。”
望舒心有喜意,知道这是关键一步,立刻应下:“先生放心,我必尽快安排妥当。”
文嬷嬷也接口道:
“药膳方子也需稍作调整。
从今日起,逐步减少药量,让林大人的肠胃慢慢适应自然食物的滋养。
林大人可适量饮用些温热的果子酒,一日不超过一两,有助于活血行气。
但烈性酒水是万万碰不得的。”
林如海闻言,一直紧绷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轻松与期盼:
“听二位先生之意,如海这身子,可是有康复之望了?”
卢先生语气严谨,却不乏鼓励:
“按眼下情势推演,确有向好之机。
但林大人切不可掉以轻心,在身体未真正康复之前,一切饮食起居,仍需严格遵循医嘱。
尤其是文嬷嬷开具的食谱,不可逾越。”
望舒与林如海一同向卢先生和文嬷嬷郑重道谢。
望舒心中更是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喜悦,兄长的命运,难道真的能被扭转了吗?
只要兄长能好起来,不仅能撑起林家门户,日后亲自去荣国府接回黛玉,也多了十足的底气。
文嬷嬷让春禾当场写下新的十日药膳食谱,每日一张,上面详细注明了药材的递减分量与食材搭配。
嘱咐十日后,需再次请卢先生复诊,根据情况重新调整方子。
送走文嬷嬷,望舒心下稍安,又想起一事,悄声问卢先生:
“先生,安平郡主早年可曾认得文嬷嬷?”
卢先生微微摇头:
“东家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