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红楼双姝记 > 第145章 访学士细谋书铺

第145章 访学士细谋书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翌日清晨,望舒仔细梳妆毕,先去西厢房向安平郡主请了安,禀明欲往学士府一行。

郡主精神尚可,只叮嘱她早去早回,家里有老还有小呢。

到了学士府,尹老夫人早已在花厅等候,见了望舒便拉着她坐下,未语先笑:

“听说你府上如今可是又来了位娇客,真真个贵客盈门,好生热闹呐!”

望舒亦含笑回道:

“老夫人快别取笑我了,不过是亲戚暂住,凑个热闹罢了。

哪比得上您这府里,儿孙绕膝,三代同堂,其乐融融,将来必定是四世同堂,福泽绵长的。”

“承你吉言。”尹老夫人笑眯眯地受了这祝福,转而问道。

“你府上想必现正忙着待客,这急匆匆赶过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望舒也不绕弯子,直言来意:

“不瞒老夫人,我打算在城东开一间租书铺子。

只是您也知道,我离家多年,又是外嫁之身,于这扬州城中经营书铺的人脉、门路,实在是一窍不通。

这挑选、训导掌柜伙计之事,更是毫无头绪。”

老夫人闻言,有些奇怪:

“此事何不寻林御史相助?

他在扬州为官多年,同窗、同僚甚多,寻个可靠之人应非难事。”

望舒轻轻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与自立:

“兄长政务繁忙,那一摊子事已是千头万绪,我怎好再拿这等俗务去烦他?

再者,这也是他给我出的‘考题’,盼我能独当一面。

若事事倚仗他,岂不显得我太过无能?

况且,寻他帮忙,少不得又要让他欠下人情,反倒不美。”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恳切:

“我便想着,府上老爷子桃李满天下,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乡野。

不知可有哪位门生,或因时运不济,或因性情狷介,暂不得志,却又品行端方、熟知典籍的?

若能请得这样一位来帮我坐镇书铺,那是再好不过。

我自知才疏学浅,看些闲书杂记尚可,若要甄别典籍版本、估量书价、应对文人雅客,只怕力有未逮。

稍有不慎,还可能闹出笑话,甚至惹来祸事。

因此,厚颜想请老夫人和大学士帮我掌掌眼,荐两三位合适的人选。”

“哟?”老夫人这下更惊讶了。

“一个租书铺子,竟要两三个人手?你这铺子打算开多大阵仗?”

望舒神色认真起来,将自己的构想细细道来:

“老夫人,此事并非只为盈利。

我在北地时,见过许多贫苦人家,即便节衣缩食,也盼着能供养出一两个读书人,改变门庭。

我便想着,在咱们文风鼎盛的扬州,或许也能为那些寒门学子略尽绵力,帮他们省些购书的开销。”

她眼中带着憧憬:

“这租书铺子,首要便是方便那些清贫的读书人。

让他们买卖书籍,恐伤其自尊,也非我所愿。

但若是抄书、租书,则无碍。

读书人重颜面,私下互相租借恐难实行,但若由书铺出面,统一收书、出租,便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那些因购书而致家道更加艰难的人家,也可将藏书暂放于铺中出租。

换些银钱贴补家用,待日后宽裕,书还是自家的。

如此,既周转了银钱,又保全了书籍,更惠及了更多学子。”

“好孩子,难为你有这般善心,思虑得又如此周全!”

尹老夫人听罢,脸上露出赞许之色,当即拍板。

“这事包在我身上,回头我便与我们家老爷子说道。

你且说说,对这掌柜和伙计,具体有何要求?

你这东家,又能提供些什么?”

望舒见老夫人应允,心中一定,便将条件一一道来:

“这掌柜,首要便是能审书、懂书,品行端方,有耐心与读书人打交道。

因这铺子初始一两年,怕是难有盈利,故而股利分红暂且不提。

我打算每月给掌柜五两银子的月钱,逢年过节的节礼,则视铺子经营状况再定。

掌柜需得住在铺子附近方便照看,若暂无住处,铺子后罩房可以安置。

我那铺面尚未正式过户,若对方对住宿有何具体要求,也可提出,我尽量满足。”

“至于店中的小工,”她继续道。

“我原想着铺子就在擢秀书院对面,若能寻些书院中家境实在艰难、又愿意勤工俭学的学子。

若有肯轮流来店里做些抄书、整理、接待的轻省活计,倒是一举两得。

他们既可赚些膏火银,又不耽误功课。

此事或许还需劳烦大学士,看看书院中是否有合适的学子推荐。

当然,也可等掌柜定下后,由掌柜来拟定具体的用工章程和合作方式。”

一口气说了这许多,望舒觉得口干舌燥,端起手边的茶杯,也顾不得仪态,连饮了几口。

尹老夫人听得仔细,频频点头:

“小工倒是不难寻,麻烦的是这掌柜人选,需得知根知底,又肯屈就。

这事我还真得让我们家老爷子好好思量一番,他定然乐意帮你这个忙!”

老夫人说着便笑了起来。

“你是不知,他退下来这些年,早就闲得发慌,恨不得去哪个书院当夫子教学呢!

还不是怕被那些繁琐人事缠住,才按捺下来。

他呀,就喜欢那些真正爱读书的后生,平日里说起这个,那股子酸儒劲儿就上来了。”

老夫人话里虽是抱怨调侃,眉梢眼角却洋溢着一种因理解、支持对方而生出的满足与幸福感。

她像是想起了什么趣事,对望舒道:

“我还曾打趣他,当初怎不娶个书香门第的千金,日日陪你吟诗作对、红袖添香,岂不风雅?你猜他如何回我?”

望舒见老夫人谈兴甚浓,也配合地露出好奇之色:

“大学士与老夫人鹣鲽情深,扬州城谁人不知?

这缘故,我可猜不出来。想必是大学士独具慧眼,就认定老夫人您了。”

老夫人闻言,开怀笑道:

“他当时便说,‘诗词歌赋那是酒足饭饱后的消遣,有我便够了。

至于一家子能否吃饱穿暖、和睦顺遂,却需得一位贤妻掌舵才行,那不就得你嘛。’”

说完,她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起来,连侍立在她身后的心腹嬷嬷也掩口轻笑。

望舒亦莞尔。这话虽直白得近乎粗俗,却透着大智慧与大实在。

足见尹大学士并非那等只知风花雪月的迂腐文人,而是个真正通透、懂得生活本质的人。

由他推荐的人选,想必不会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