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 > 第393章 皇后临产在即

第393章 皇后临产在即(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思绪稍转,奴儿哈赤便低声叹道:

“没想到这年轻皇帝竟有这般胆识,在如此紧要关头仍执意整顿朝纲,毫不退缩。”

“连他在位数十年的祖父都未曾有过这般举动,可见年少之人,确有锐气。”

随即他又郑重告诫左右:

“今后切莫小看明朝这位小皇帝,此人比起先帝,手段更为凌厉。”

“若掉以轻心,必遭重创。”

奴儿哈赤已不再以年岁衡量对手。

毕竟在这少年手中所受的挫败已然不少,若非胸怀韬略,又岂能统合女真各部?

麾下诸将亦有所悟,过去的确过于轻视南朝。

黄台吉早有预言:只要熊廷弼尚在,便不可有半分懈怠。可惜当时无人听从。

此时他继续剖析局势:

“我大金未来的方向,或许该有所调整。既然一时无法攻破辽沈,吞并明境城池。”

“不如联合科尔沁部,西进征服那些分散弱小的蒙古部落。”

“林丹汗如今势衰力竭,犹如丧家之犬,正是我大金挺进草原的良机。”

“欲求强盛,必须深入漠南,吞并诸部,扩充人口与物资,厚积国力。”

“一旦掌控漠南,日后便可自由穿梭草原,跨越长城,袭扰明朝边地,掠取其所拥之人畜财货,使我大金日益壮大。”

“草原各部可联合起来,归入我大金麾下,一同抵御明朝大军。”

“奴才早已思虑周全,即便明朝再度兴兵来犯,建州难守,我们也能够全身而退,直入草原腹地。”

“在那辽阔之地休养生息,重整旗鼓,方能立于不败之境。”

“唯有如此,我大金日后才有资格与明朝分庭抗礼。若始终困守一隅,终将走入绝路。”

......

京师紫禁城内,宫灯高悬。

大明皇室即将迎来一场举国瞩目的盛事——皇后张嫣临产在即。

不只是皇帝朱由校日夜牵挂,朝中大小官员也纷纷搁置政务,心思皆系于此。

民间听闻风声的百姓,这几日焚香祷告者不计其数。

诞下皇子,乃关乎社稷根本的大事。一旦得男,必为嗣君,天下所望。

就连那些暗中图谋不轨、意图动摇皇权的江南官宦,也希望此胎为子。

东林一脉虽势微言轻,却也开始盘算未来的朝局走向。

保皇诸臣更是满怀期待,唯愿母子平安,龙嗣降世。

无论何党何派,心中所盼竟出奇一致:只求皇后产下皇嗣。

于国是根基,于己亦有裨益。

朱由校自然也不例外,他渴望有个血脉承继江山。

若有儿子落地,大明国本可定,宗庙有继。纵使自己遭遇不测,

历史也将改写,不会再出现那位名为崇祯的帝王。

然而天意难测,张嫣最终诞下的,并非皇子,而是公主。

当宫女颤巍巍走出产房禀报时,声音微弱,神情惶然。

朱由校心头一沉,仿佛命运又对他冷眼相待。

片刻怅然之后,他敛起情绪,缓步走向寝殿探视皇后。

彼时张嫣卧于榻上,面色苍白,眼神黯淡。

她怎会不想诞下一位太子?

奈何天不予愿,身不由己。

虽从未听皇帝明言责备,但她看得清楚——

陛下渴盼子嗣,实为稳固江山,延续皇统。

无子,则皇位悬空,危机四伏。

前有景泰旧事,血淋淋地刻在史册之上,稍知往事者无不警醒。

他因膝下无子,又身染重疾,命悬一线,这才让英宗皇帝得以重返帝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