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 > 第393章 皇后临产在即

第393章 皇后临产在即(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张嫣静静躺在床榻上,目光空茫,神情黯然。朱由校看在眼里,心中也一阵酸楚。他轻轻握住她的手,柔声说道:

“日子还长,不必忧心眼前。朕正值壮年,将来儿女成群也未可知。”

“或许到时连捧宝珠的人都不够用呢。”

听罢此言,张嫣脸上浮起一丝笑意,心绪渐渐平复,不多时便在倦意中沉沉睡去。

朱由校随即召来王朝辅,命其传令内阁草拟诏书,向天下宣告此事。

消息传开,朝中文武却无人欢欣鼓舞。那些忠于先帝的臣子更是心头沉重,暗自叹息,神色颓然。

与此同时,周顺昌、陈良训等人齐聚一堂,在江南势力的核心密议下一步动向。

陈良训早已修书寄予同乡旧友,料定不久之后便有佳音抵达。至于杨洪那般贪财好利之徒,他们自有手段加以控制。

在他看来,杨洪已如掌中之物,早晚为己所用。

一旦掌控此人,便可借其牵线,联络那些对朝廷心存异志的蒙古部族。届时里应外合,大事可图。

只要局势按计划推进,大同、宣府两镇必将陷入动荡不安。

他们深知朱由校性情刚烈,若边关告急,必不会袖手旁观。

朝中再有人顺势鼓噪,奉承其雄才大略,定能诱使其再度御驾亲征。

而只要他离开京师,无论带兵多少,他们都决心倾尽全力,让他永不能归来。

今日聚首,正是因皇后诞下公主一事而起。

依他们推测,若事成之后需立新君,则最有名分者,非即将受封的朱由检莫属。

因此必须提前铺路,至少要赢得他的信任与好感。

然而眼下难题在于,如何与深居简出的朱由检建立联系。

去年皇帝始北征之际,东林一派也曾试图接触,费尽周折却连其影子都未能见着。

虽与东林非同一路人,但彼此皆出自南地,人脉交错,些许往事自然有所耳闻。

“无需烦忧,时机将至。届时我们可正大光明行事,再不用躲藏遮掩。”

陈良训不仅行事果敢,心思也颇为缜密。

他所指的时间点,正是朱由检即将完婚之际。

“我们该思虑的,是如何抢先一步布局。”

“听闻此人深受儒学熏陶,与皇兄性情迥异,这正是我们可以借力之处,务必善加运用。”

一番议论后,众人皆认为时机已然成熟。

对于朱由检其人,他们多少有所耳闻,只要策略得当,要使其受控并非难事。

设想虽好,但局势往往不如人愿。

他们全然不知,朱由校早已另有图谋。

朱由检成亲之日,亦是他动身离京、前往封地之时。

朱由校不会容许一位可能动摇根基的人长久留于身边。

若非为了断绝某些人的妄想,他本不必如此早早安排。

更何况,原本寄望甚深的皇后未能诞下子嗣,此事更需加快推进。

于是,在王妃人选敲定之后,朱由校立即启动后续事宜。

朱由检面对三位姿容出众的女子,神情却并无半分喜悦或期待。

目光略显空茫,仿佛心不在焉。

朱由校并不催促,只在一旁静静饮茶,静候其决断。

这是他的终身大事,也是人生中少有的自主时刻,朱由校不愿干涉,任其从容抉择。

许久之后,朱由检终于指向一位姓周的女子。

朱由校随即下旨:三日后举行婚礼,同日册封其为王。

此事早在数月前便已列入计划,各项筹备早已就绪。

短短三日足矣完成所有安排。

诏书一经颁布,并未引起朝野波动。

毕竟此事早有风声,百官心中皆有预料。

陈良训等人得知消息后,脸上悄然浮现笑意。

他们等待这一刻已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