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暗流微澜(1 / 1)
链州镇守使府邸\/李弘临时住所
夜色笼罩下的链州镇守使府邸,灯火通明。周崇山为李弘设下了接风宴,席面不算奢华,却也称得上丰盛,多是本地海产与时鲜。作陪的除了几位核心属官,还有几位在链州经营多年的本地大商贾,席间言笑晏晏,气氛看似热络。
周崇山亲自为李弘布菜,言辞恳切:“巡察使年轻有为,不辞辛劳亲临我这偏远之地,体察下情,实令周某与链州上下感佩。些许薄酒小菜,不成敬意,还望巡察使莫要推辞。”他言语间,一位属官适时捧上一个精致的木匣,打开后,里面是数枚品相极佳、光泽温润的金色珍珠,乃链州特产。
“此乃本地所产‘金珠’,虽不及东海明珠名贵,却也别具一格,权当链州一点心意,供巡察使把玩。”周崇山笑道。
李弘目光扫过那匣金珠,神色不变,抬手轻轻将木匣推回,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周镇守使美意,李某心领。然华胥律法,巡察使不得收受地方任何馈赠,此乃铁律。李某奉命巡察,旨在观风问俗,察吏安民,若受此物,恐有负元首、丞相重托,亦令李某心中难安。还请收回。”
他引述律法,言辞在理,既拒绝了贿赂,又全了对方颜面。周崇山脸上笑容微微一僵,随即恢复自然,哈哈一笑将木匣收回:“是周某考虑不周,唐突了,巡察使勿怪。来,饮酒,饮酒!”
宴席在略显微妙的气氛中继续。李弘浅尝辄止,更多时候是在观察席间众人的言谈举止,尤其是那几位商贾与官员之间的互动,看似随意,却透着一股心照不宣的熟稔。
次日,李弘便在临时住所的书房内,调阅了链州近三年的账目文书与仓库盘点记录。云霜静立一旁,看似在整理行程笔记,实则精神力高度集中,留意着屋外任何细微的动静。
李弘翻阅的速度不快,指尖划过一行行数字与条目。他先在军械损耗记录上停了下来。链州驻军日常训练、巡逻导致的兵器磨损、弹药消耗,记录在案的数量颇为可观,与周崇山汇报的驻军规模、训练强度大致匹配。然而,当他将记录与半年前一次例行仓库盘点的副册进行比对时,发现有几批制式弓弩的报损数量,与盘点时实际确认无法修复的数量,存在细微的差额。虽只是十几具的差距,混在庞大的基数里极不起眼,但李弘受过格物院的数理训练,对数字异常敏感,这不合常理的误差引起了他的注意。
紧接着,他又在民生款项的拨付记录上发现了问题。一笔由墨城下拨、用于改善港口区排水和道路硬化的专项款项,记录显示已全额拨付至链州工曹,但李弘回忆起昨日在市集所见,那条主要的货贸通道依旧坑洼不平,排水沟渠也未见大规模修缮的痕迹。他调出工曹后续的使用明细,发现款项支出的名目颇为笼统,多记为“人工”、“物料”,缺乏具体项目和验收记录,支付对象也多是几个反复出现的商号名称。
李弘合上卷宗,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这两处发现,单独看或许都能用“记录疏漏”或“执行延迟”来解释,但结合在一起,却隐隐勾勒出一条不太清晰的、可能存在的贪渎线索——虚报军械损耗,套取置换款项;挪用民生专款,中饱私囊。
他没有立刻声张,而是将发现疑点的卷宗页码默默记下。
与此同时,云霜借着外出“熟悉环境”的名义,悄然接触了潜伏在链州的墨羽外围成员。她并未直接询问账目之事,而是通过闲聊市井物价、打听那几个与官府往来密切的商号背景,侧面印证了李弘的发现。她得知,那几个商号背后,似乎与镇守使府中的某位钱粮主事关系匪浅,而港口区的那条路,确实年久失修,民怨颇深。
暗流,已在平静的表象下悄然涌动。李弘凭借学识与细心捕捉到了蛛丝马迹,而云霜则通过她的渠道,为这些疑点提供了来自阴影处的佐证。链州之行的第一次考验,已不再是观风望景,而是触及了真实权与利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