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骂你就受着!真清算天下人,我推翻你大明!(2 / 2)
朱元璋胸膛剧烈起伏,那双曾睥睨天下的眼睛死死盯着丹陛下闭目待死的新分身,以及那顶被二次弃于地上的乌纱帽。
他死死看着这一切,杀意,几乎如同实质的寒潮,一波波从他身上涌出,几乎要冻结整个奉天殿。
殿前侍卫的手紧紧握着刀柄,只待陛下一个眼神,便要将分身这狂徒剁成肉泥。
然而,时间一点点过去。
那预想中的“拖出去,砍了”的咆哮并未出现?
朱元璋的目光居然先从分身脸上移开,下意识的看向了一侧按照个人职责,正在奋笔疾书的史官身上。
那些史官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职责里,笔下记录的不是即将发生的血腥杀戮,而是刚才那番石破天惊、足以载入青史的诤言!?
“住手!”
朱元璋猛地叫停,也确实瞬间就叫住了。
史官浑身一颤,笔尖悬在半空,愕然抬头,脸上血色尽褪。
所有大臣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陛下终究还是不容此等言论留存于世!
可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人,包括叶言,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公心之论必然没用,但朱元璋听懂了另一点,那句——是因为元朝失了民心,是因为天下活不下去的人,太多了,多到足以淹没任何强大到极致的王朝!
就是这句话!
极其通俗易懂,没有任何深度的直白论述结论。
也正是华夏圣人曾经说过的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必失天下!
朱元璋死死盯着那史官,脸上的肌肉都在颤抖,他仿佛目光穿透那本摊开的史册,看到千百年后后人评说今日的场景。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命令史官抹去刚才的记录,但话到嘴边,却怎样都说不出来。
记,不记?
记了,今日之事就进了必然传世的史书中。
不记,这件事,真的藏得住吗?
他朱元璋为何不能放弃清算,不能借此干脆纳谏,彰显洪武皇帝的仁德?
简单的算计逻辑下,这是他朱元璋能意识到的最大收益结果。
朱元璋沉默许久,那是考虑明白了,所以最后才猛地一挥手,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又道——
“……继续记!”
!!!
这三个字,如同三道惊雷,劈在了所有朝臣的头顶!
徐达猛地抬头,胡惟庸瞳孔骤缩,汪广洋直接瘫软下去……所有人都用一种近乎惊骇的目光看向龙椅上的皇帝。
陛下竟然准许史官记录下这番足以动摇国本、直斥君非的言论?!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洪武皇帝默认了这些话有其道理?
意味着连陛下自己,都无法反驳那“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的论断?
意味着他朱元璋怕了?
怕后世史笔如铁,洪武皇帝怕遗臭万年?!
朱元璋最后盯紧台下这位官吏,他洪武官场为何有这等厉害的官吏,此前却不声不响?
他也查过李魁、王彦、于正……所有的分身,记载中都很正常,毕竟分身可以给分身当亲戚,关系什么,履历什么在系统的篡改下,那是极为正常的。
而且都没有用概念性的能力,比如修改所有人的记忆……单纯凭借原本历史朱元璋在这个时期采用十年的举荐制,分身不是被从元末被提拔的,就是举荐上来的。
这帮人,当他洪武的官吏真是厉害啊!
老朱看了分身一会,最终却收回目光,也没有再看任何人,乃是有些空洞地望着大殿的穹顶,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
他当然还愤怒,愤怒到恨不得将眼前这个狂徒千刀万剐!
但他更恐惧……恐惧那分身口中冰冷的预言成真,恐惧他朱元璋的名字,会和元顺帝一样,成为后世史书中因失民心而亡国的反面典型!
而且开国皇帝,一朝就导致人家百姓集体造反?
他是第二个王莽吗?
再去报复百姓?
天下大乱,则不久矣!
杀一个言官容易,堵天下悠悠之口难!
若不让如实记载史书,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懂!
良久,朱元璋终于缓缓低下头,目光重新聚焦在那依旧闭目待死的分身上……
他终于开口,也只说了一句,是带着妥协意味的……
“你的脑袋……咱先留着了。”
“你的话……朕,听到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顶乌纱帽,又扫过满殿噤若寒蝉的文武百官,最后,用一种近乎咬牙切齿的语调,一字一句地宣布了那个截然不同的决定——
“投献一事……容后再议吧!”
“退朝!”
说完,他不再看任何人,猛地起身,拂袖而去!
奉天殿内,死一般的寂静持续了许久许久。
那顶被弃于地上的乌纱帽,在冰冷的金砖上,金丝边都静静地反射着微光……
叶言这次赢了!
不是赢在逼朱元璋立刻改革,而是赢在……在这位开国皇帝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敬畏”的种子。
那是千百年来圣贤总结的真理,现代人深知的要对民心有敬畏上!
叶言啊。
‘狗日的老朱,我这次骂你,你就得受着,你要是牛逼,你就再去清算天下百姓给我看看,我就看看这大明百姓怎么推翻的你大明,老子也不介意这波直接就当上大叶的皇帝。’
嗯,叶言真被气到了,朱元璋要是再执迷不悟,我改你妈的大明!
我不管能不能回去了,我特么直接整出个新国家来,老子一辈子忙活治国,也不能让你这样胡来。
一句话,这波真清洗下去了,清洗官吏还没事,那清洗天下人……多少人活不下去?
那造反大明,大明完蛋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我叶言还能傻乎乎的还帮你解决民怨去?
我有病啊!
算咯,那样的话,我脑瓜子就别裤腰带上,老子直接去顺手推舟吧!
俗称——累了,毁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