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来自‘民主’道理的感染力,马皇后听懂了,老朱能听懂不?(2 / 2)
“哼,咱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懒惰!奸猾!企图逃避王法!罚他们加倍服役!咱就要让天下人看看,欺瞒朕,投机取巧,是个什么下场!”
“唯有如此,杀一儆百,才能以儆效尤!让后来者知道,咱朱元璋的法度,不是儿戏!这,才是真正稳固江山、收取民心的正道!”
看看,这逻辑多么洪武,朱标都听的心神巨震。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在父亲这套基于绝对权威和恐惧统治的逻辑面前,说什么都掰扯。
那国家不废了吗?
朱标甚至在思索半天后,目光……目光罕见的求助般看向他的母后。
马皇后,此时可算听明白了一切。
这朱元璋巨大反应下的发泄言论,补全了朱标避重就轻讲述中缺少的内容。
她也终于放下了筷子,轻轻地叹了口气。
这位历史贤后也并没有立刻反驳自己暴怒的丈夫,而是又先盛了一小碗汤,默默地推到朱元璋面前。
“重八啊!”马皇后的语气都极为无奈,可依旧恨温和,“你的话,有些道理。皇帝不能被底下人联起手来欺瞒,这确是根本。”
朱元璋有些意外地看了妻子一眼,似乎没想到她会肯定自己……朱标眼神中出现了失望,难道官吏死谏都改变了自己这个独裁的爹吗?
母后居然不管不顾,大明不完蛋了吗?
马皇后能不管吗?
她是肯定后,马上也话锋一转道:“可是重八啊,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说其他的……可你想过没有,你这般杀伐果断,清算下去,牵连无数,杀的、罚的,终究大多还是那些活不下去的穷苦百姓而已。”
她也起身,走到大殿门口,指向外边,仿佛指向那些她必须针对的那些人。
“你就说,那些真正坐享其成的官绅豪强,根基深厚,总能找到脱身之法吧”
“到头来,血染红了刑场,可官吏死了几个?你这种清算多少本就是为了活命才投献的百姓,他们又死了几个?”
叶言当时用分身听的一愣,不是,老马你是真有点厉害吧?
总能找到更对的地方去劝说你这个倒霉的丈夫?
对咯!
马皇后说的对了,老朱这一刻豁然转身看向她,似乎才想到这一点,这是叶言没提及的,朱标这种皇室子弟也看不到的民生....那是真正经历过底层人才会意识到的事。
“所以啊,重八你冷静冷静,你想一想,百姓才是最惨的,百姓在你这套政策下,那不越发离心离德,心中积怨更深?他们也不会恨那些巧取豪夺的富户,只会恨你这皇帝手段酷烈,不给他们活路。”
“你这般收上来的,不是民心,是惧心。惧心能维持一时,能维持一世吗?秦朝严刑峻法,二世而亡,不就是前车之鉴?”
“可是……”老朱还想辩解。
“重八,行了!”马皇后的声音却依旧温和,也拉着他回到餐桌上,“你先坐下,喝口汤,再好好听我说完。”
“妹子……”
朱元璋对马皇后终究是不同的,他喘着粗气,但还是依言坐了下来,端起碗,却又不喝,只是在哪里看着对方……
马皇后没有再直接评论对错,而是看向朱标,问道:“标儿,那个小官……他最后,把官帽捡起来又放下,说怕将来无言面对天下苍生?”
朱标连忙点头:“是,母后。儿臣看来,此人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实是……心存死志,以死明谏。”
马皇后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朱元璋:“重八,你当年在老家,看着爹娘兄长饿死,看着元朝的官差欺压乡里的时候,你心里,恨的到底是什么?”
朱元璋一愣,没想到妻子会问这个,下意识答道:“恨元狗无道!恨官吏贪暴!恨这世道不让穷人活!”
“是啊,对啊——!”马皇后立刻重重点头,幽幽道,“你恨的是不让穷人活的那个‘世道’,是那些‘元狗’和‘贪官’。那你想想,今天那些‘自愿’投献的百姓,他们恨的到底是什么?他们怕的又到底是什么呢?”
不等朱元璋回答,马皇后继续缓缓说道:
“他们怕的,恐怕不是你这个皇帝,而是那些能随时让他们家破人亡的‘徭役’,是那些层层加码的‘盘剥’。他们找官绅投献,就像是……就像是溺水的人,看到一根稻草,明知道可能不稳,也要拼命抓住,只为了能喘一口气。”
“你刚才说,你制定律法,严惩贪腐,都是为了江山百姓。这话,我信。可底下那些小民,他们看不到那么远,他们只看到眼前的苛政,只感受到了你给的切肤之痛……”
马皇后伸出手,轻轻按在朱元璋另一个紧握的拳头上。
“重八,你想着是杀鸡儆猴,可实际上……百姓能看到的只是我们大明的开国皇帝太小气,不容人,你啊,不如好好想一想,你趁此机会干脆公告天下,此事必是要被禁止,但你朱元璋明白大家的难处,不但不追究,反而去整治,你想一想,这是不是更好的处理方法?”
对啊,不就是这个道理。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妹子,他终究是对自己这个发妻,这个在自己最难的时候,他被自己上司赏识,还愿意跟自己吃苦,吃到立国的发妻……那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也唯有对方的话,他真的能听进去,也是华夏人特有的共患难夫妻之间才有的关系。
他表情立马变了变,自己妻子说的哪里有错?
百姓根本看不到更远的未来,杀鸡儆猴,不如说是在欺负百姓,让他们觉得干脆活不下去了。
“如果那样……”
“如果那样啊。”马皇后松开按在老朱拳头上的手,笑着看向他,“你这个洪武爷才真的比那元顺帝强,你也更有度量……而且,你心里装着天下,这没错。可这天下,终究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那个小官说的话是难听,什么天下人的天下……可理儿,是不是也有那么一点点道理?”
“而且……”
古代人何尝听过比水能载舟更厉害的民心言论?
马皇后都听明白了,叶言新分身的言论,她还特意转头问了朱标一下,让对方复述一遍。
这之后。
马皇后都沉吟片刻,她缓缓重复着朱标复述的那句话:“……这天下,从来就不是元朝的天下,更不会永远是朱家的天下……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她轻声念着,朱元璋皱紧眉头,不耐地想要打断这种在他看来有些“文绉绉”又“大逆不道”的论调:“妹子,休要听那狂徒胡言!这等言论,惑乱人心!”
马皇后却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她抬起头,看向朱元璋,眼神清澈而郑重,甚至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震撼。
“重八啊,你熟读史书,也常听宋濂先生他们讲经说法。唐太宗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孔孟先贤也常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道理,我们都听过,也觉得是圣人之言,是治国的大道理。”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为认真:“可今日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话,听着比那些圣人之言,更直接,更透亮,也……更让人心惊,对不对?”
朱元璋哼了一声:“不过就是狂悖之言,哗众取宠!”
“不,重八,你要细想。”马皇后轻笑着,却很郑重的告诫她的丈夫,“你看,圣人们说水与舟,是说君民关系,提醒君王要善待百姓。说民贵君轻,是告诫君王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些话,都是从君王的角度,教君王‘应该’怎么做。”
“可这句话……”马皇后指着殿外,仿佛指向那个已然被押下去的分身,“它跳出了这个圈子!它不是说君王该怎么做,它是在说一个冷冰冰的事实!它不是说天下‘应该’是天下人的,它是在说,天下,‘本来就是’天下人的!”
马皇后的呼吸微微急促了一些,她作为一个经历过元末乱世、见证过民心向背如何决定王朝兴衰的聪明女子,此刻被这句话深深击中了。
“元朝的天下,是不是天下人的?它失了民心,所以亡了。你朱元璋能打下这天下,是不是因为天下人愿意跟着你,反对元朝?如果天下人铁了心要保元朝,你就算有通天的本事,能成功吗?”
她一连串的反问,让朱元璋一时语塞。
“这句话,它把君王从高高在上的裁决者位置上,拉了下来啊。它告诉每一个坐在龙椅上的人,你这位置稳不稳,不在于你有多厉害,不在于你的刀有多快,而在于这天下亿兆黎民,愿不愿意让你坐在这里!”
朱标当时都突然身体一震,不是,我妈这个角度更厉害了啊?
叶言本体当时透过分身的双眼,那眼睛都瞪大了。
老马居然听懂了?
是啊!
这才是来自现代的民主理论特有的感染力,马皇后她不是封建统治者,她的角度……反倒是让她能明白此话的真正意思?
没错!
马皇后说到这里,当时都连连点头。
“啧!这话它也比‘水能载舟’更残酷,也更真实。水能载舟,水还是被动的……可这句话里的‘天下人’,他们是有力量的,是能主动选择‘载’还是‘覆’的!他们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可一旦到了活不下去的时候……”
她没有再说下去,但朱元璋和朱标都明白那未尽之语——那就是元末红巾军烽火燎原的景象,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巨变。
这位女子最终看向老朱,她笑道:
“重八,那个小官,或许言语狂悖,行事激烈,但他敢说出这句话,敢用性命去赌这句话……这份见识,这份胆魄,连我这个深宫妇人都觉得心惊,继而,竟有一丝敬佩。”
“他这不是在诅咒大明,他是在用最极端的方式,喊出一个被无数人忽略、或者说不敢直视的真相。他在提醒你,也在提醒标儿,提醒后世所有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别忘了,你们脚下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是谁。”
“你今日可以杀他,可以禁止这句话流传……但你若真按你刚刚说的去做了。”
她看了看现在属于大明的偏殿,她笑了,笑的居然有些恐惧。
“重八,你说这句话背后的道理,它能被杀掉吗?能被禁掉吗?不能啊。”
她指向四周的一切。
“如果百姓因此记恨咱们的大明,他们这股力量再度集结……我父亲建立的红巾军,未来未必不能有黄巾军,你说我们现在有的这一切,会不会因为你的一念之差,拱手……送给天下人呢?”
牛逼了!
老马真的明白了,这特么再闹下去,这一切不就是还给人民,等着人民选出的下一个领袖来接手吗?
老朱……
他不能说接受了这套理论,而是他妻子说的……还特么有点道理了?!
绝不能那么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