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1 / 2)
准提道人洞若观火:怎么,疑我有诈?本座堂堂圣人,何须戏弄凡人?说罢一把拉住伯邑考,转瞬腾云直上九霄。
你见过的仙人,可有这般手段?准提道人问道。
伯邑考俯瞰脚下万丈高空,惊骇万分:上仙恕罪!请带下去!稀薄的空气令他呼吸困难。
莫急。准提冷哼,随手一指,远处山峰轰然崩塌。这般神通令伯邑考震撼不已。
只要你出兵讨伐人皇,余下之事交予本座。
这番经历彻底改变了伯邑考的认知。他原以为仙人不过会些腾云驾雾的小术,岂料竟有移山倒海之能。既得如此强援,还有何可犹豫?
明白了。伯邑考坚定道。
眼前一花,他已回到庭院,准提道人踪影全无。正恍惚间,忽与匆匆赶来的姬发撞个满怀。
兄长,出大事了!姬发神色激动。
见到弟弟这般模样,伯邑考确信方才并非梦境。
姬发,邑考,你们意欲何为!
两人彻夜长谈后决定即刻行动,次日便调集大军。至于其他诸侯国和西夷部落,早已不在考量范围之内。有准提道人与接引道人在背后支持,根本无需借助外力。
父王,讨伐朝歌的时机已到,请您留守西岐静候佳音!
西伯侯满面愁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他措手不及。伯邑考与姬发竟毫无征兆地做出如此决断,这般急切究竟为何?
当今人皇帝辛治国清明,深得民心,你们这般大逆不道,是要与天下人为敌啊!
父王,儿臣们不愿永远屈居人下。即便时机未至,如今已是箭在弦上。我们心意已决,望父王体谅!
说罢,姬发便率领大军向朝歌城进发。
西伯侯,两位公子此举何意?姜子牙也察觉到异常。没有阐教相助,仅凭凡人士卒如何对抗人皇帝辛?这无异于自取。可二人执意出兵,连他都未能提前知晓半分。
这与往日大相径庭。上次西夷部落进犯陈塘关时,伯邑考还曾征求他的意见,最终采纳了他的按兵不动之策。
萧焱与林冬也聚拢过来。他们同样无法理解伯邑考与姬发的决定。先前大明王曾救过西伯侯与姬发性命,如今大明王在朝歌为官,这般贸然进兵岂非恩将仇报?实在令人费解,恍若中了邪术。
西伯侯,此事必有蹊跷,两位公子定是受人蛊惑,否则不会如此鲁莽!
西伯侯虽认同此说,却已无力阻拦。他老泪纵横,竟屈膝跪地。
诸位仙长驾临西岐,姬昌从未有所请求。今日恳请仙长出手,保全我这两个孩儿的性命!
姜子牙面露难色。近日万世功德录之事闹得沸沸扬扬,阐教上下几乎忘却封神之事。某种程度上,如今的阐教根本不愿推动封神量劫,只盼这场大战能拖则拖。偏偏此时突发变故,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
这......元始天尊尚未降下法旨,贫道也不敢擅自行动啊。
这时传来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西伯侯,指望阐教是靠不住的。放心,我陆压道人定会护你两位公子周全。
说话的正是散仙陆压道人。先前被萧焱设计来到西岐,他一直耿耿于怀。没想到昊鹏上帝竟始终站在截教那边。他口口声声要为天庭效力,到头来却要与截教为敌,实在荒谬。好在西岐这些时日颇为清闲,西伯侯更是待如上宾。
陆压道人这个逍遥自在的散仙,竟在人世间寻到了久违的归属感。
说来也怪,堂堂陆压道人会在凡尘中找到慰藉。或许真是时移世易,又或许他本就是个孤寂之人。
西伯侯闻言泪如雨下,不住叩首致谢。萧焱与林冬连忙上前搀扶。
西伯侯不必担忧,令郎亦是受害者,我二人自当协助陆压暗中护佑。萧焱处事圆滑,不愿抢了陆压的风头。自知晓陆压身世后,他便心生怜悯。世人只知他是昆仑山修炼成精的离火之精,却不知他实为妖帝帝俊之子,如今有家难归,只得在洪荒漂泊。
诸位仙长大恩,姬昌无以为报,愿死后追随左右,直至魂飞魄散。凡人魂魄除入地府轮回,亦可滞留人间,但终将失去转世之机。为保爱子,姬昌甘愿如此。
西伯侯此言差矣。你若魂归故里,当受昊鹏上帝接引,登三十三重天享天人之福,何苦自毁前程?萧焱此言只为宽慰,实则凡人成仙谈何容易。西伯侯魂魄多半会被后土娘娘引入人间道。
见西伯侯情绪渐稳,萧焱、林冬随陆压离开西岐,追上征讨朝歌的大军。姜子牙亦未久留,此事须即刻禀报元始天尊。
却说姜子牙匆匆赶赴阐教。他心中困惑:教统遭窃,师尊却闭门不出;往日重视的封神量劫,如今也只下令按兵不动。作为由白熊修炼化形、蒙元始天尊收入门下的,姜子牙对师尊始终心怀敬畏。
玉虚宫中,元始天尊背身而立。听完姜子牙禀报西伯侯二子未求援便直取朝歌之事,沉吟道:此事必有蹊跷,想必又是西方教那两个老儿在暗中作祟。
姜子牙奉命离开后,空旷的玉虚宫中仅剩元始天尊独自伫立。他目光如炬,低声自语:本座一再退让,尔等莫要得寸进尺。既然你们执意开启封神之劫,今日便做个了断!此刻他已无暇顾及与孔宣的约定,决心要与准提、接引两位道人清算旧账。
朝歌城内,急促的战报打破了朝堂的宁静。启禀大王,西岐叛军由伯邑考、姬发率领,正向朝歌进发!帝辛闻言眉头紧锁,满朝文武皆惊。比干出列谏言:此事蹊跷,西伯侯素来忠心,岂会纵子谋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