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2 / 2)
帝辛心中困惑,自问已修正前过,勤政爱民。当初释放伯邑考与西伯侯本是仁政,岂料竟成祸端。正当他忧心战火荼毒百姓之际,殿前猛将恶来声若洪雷:末将早觉西伯侯诸子心怀叵测!今既来犯,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这位以凡人之躯跻身朝堂的悍将,此刻战意昂扬。但帝辛深知,此番战事非比寻常西岐背后必有仙家推手。想到迟迟未归的闻仲,眼中闪过一丝焦虑,转而询问孔宣对策。
孔宣心中惊疑不定,元始天尊为何突然背约?他压下疑虑道:臣愿为先锋,拒敌于朝歌城外。此言一出,截教众仙官纷纷响应。这些修士虽不知孔雀大明王真实身份,却皆知这位少师乃截教倚仗。
孔宣主动请战,实则想试探阐教是否有所动作。若敌军仅是凡人,他反倒不便出手。这场战事该如何收场?
甚好,请孔少师代孤出征,将西岐军阻于朝歌城外五十里平原。孔宣领命后独自出城。
恶来满脸错愕。此人竟想单枪匹马对抗千军万马?先锋官也不是这般当法。
帝辛看出他的疑虑:孔少师乃得道仙人,神通广大,爱卿不必担忧。恶来闻言顿觉惭愧,当即请命同往。
帝爽快应允,仅留五万精兵守城,余部皆交恶来调遣。
待大军开拔,帝辛暗自思量:西岐不过诸侯小邦,纵有张奎、邬文化等猛将坐镇,何足为惧?伯邑考兄弟仓促起兵,想必未得诸侯响应。西夷之乱已由闻仲平定,更不足虑。
唯一令帝辛困惑的是西岐的倚仗。莫非有仙人助阵?若真如此,这场仙凡之争恐非他能左右。
静候孔少师佳音吧。帝辛喃喃道。
出城前,孔宣欲寻赵公明同行,却只在司工府遇见多宝道人。想来赵公明随闻仲赴陈塘关未归。但闻仲素来稳重,何以迟迟不返朝歌?
掐指一算,孔宣恍然:原来如此,万世功德录现世,难怪闻仲滞留天庭。
想到自己被卷入截阐两教纷争,而赵公明却逍遥自在,孔宣不禁苦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转念又想,平日没少戏弄赵公明,此番权当代他善后。心意既定,孔宣一步踏出,已凌空立于西岐军阵之上。
竟无阐教门人?孔宣眉头微蹙,最坏的情况终究还是出现了。
看来此次并非元始天尊爽约,而是西方教两位圣人在背后作祟。
孔宣凝神探查四周,试图找出那两个老道的身影。即便实力不及,也要先给他们一个警告天庭的机缘可不是那么容易获取的。
搜寻未果,倒是引来了萧焱和林冬。
大明王,别来无恙。萧焱热络地上前问候。
孔宣略一点头,问道:二位可知其中蹊跷?
萧焱与林冬相视摇头。
西伯侯的两位公子擅自出兵,未曾与父亲商议。
确实反常,若不谨慎应对,恐成祸患。
我奉帝辛之命为先锋,务必将西岐大军阻于朝歌城外五十里。孔宣说罢,化作流光掠向行军队伍最前方。
伯邑考与姬发忽见仙人降临,皆是一惊。孔宣声如洪钟,响彻三军:止步前行,违者必究!
大军应声而止。凡人对仙家之言,岂敢不从?
伯邑考正自踌躇,忽闻准提道人传音入密:尽管进军,他不敢伤及凡人。
得此保证,伯邑考当即喝令:全军前进,抗命者斩!
军令如山,士兵们在生死抉择间,终究选择了服从主帅。见伯邑考策马先行安然无恙,大军复又开拔。
孔宣暗自恼火:好个狡猾的老道!既然无法阻拦凡人军队,唯有先找出准提与接引。眼下只能静候帝辛派兵增援。
大明王何不以五色神光扰乱行军?萧焱二人献策道。他们虽受托保护伯邑考兄弟,却也不愿见生灵涂炭。
孔宣恍然,当即现出孔雀真身。遮天蔽日的羽翼轻振,五色光华流转,刺得西岐将士目不能视,行军顿时陷入停滞......
西岐大军被巨大的神兽孔雀震慑,无人敢再前进半步。伯邑考焦急地喊道:上仙,请速速相助!
面对仙神之威,凡人之力显得如此渺小。孔宣仅凭五色神光就将西岐大军困在原地,未施其他法术。可恶的孔宣!准提道人终于现身。
为何阻我?安坐天庭当你的大明王不好吗?孔宣收起神光,化作人形。准提现身,他的目的已然达成。
我并非干涉你的事务,只是提醒你莫要觊觎天庭造化。你可以算计任何人,但若打昊鹏上帝的主意,绝不容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