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源生之种,希望之苗(1 / 2)
那一点在死寂规则中倔强闪烁的微绿“趋势”,如同投入林核心湖的一颗石子,激起了无尽的涟漪。他意识到,自己可能触摸到了某种远超当前力量层级界限的、近乎“创世”范畴的规则奥秘。
这不再是简单的能量转化或规则修复,而是赋予规则以“倾向”,以“意义”。
他将这个由自身意志混合对“存在”的理解,通过规则编译创造出的、蕴含“生之趋势”的规则结构,命名为——“源生之种”。
它太微弱,太稚嫩,无法独立存在于秩序孤岛之外那狂暴的规则乱流中,甚至需要林核持续注入微弱的秩序源能才能维持其不灭。但它代表的意义,却重若千钧。
林核没有急于求成,去尝试创造更强大的“源生之种”,或是将其应用于大规模净化。他明白,这初生的火苗需要呵护,更需要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原理。他开始了更加系统、也更加危险的研究。
他利用秩序孤岛的模拟环境,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源生之种”内部的规则经纬比例,观察其“生之趋势”的强弱变化;他尝试引入不同类型的规则碎片污染,观察“源生之种”是会被侵蚀,还是会如同之前生命织法那般,将其缓慢“包容”与“转化”;他甚至大胆地模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来自“寂灭之潮”接口的冰冷意志,试探这初生之“生”,能否在绝对的“终结”意韵面前保持存在。
实验过程充满了不可预知性。数次,“源生之种”在污染冲击下崩溃,反噬的力量让林核神魂剧震。更有一次,在模拟寂灭意志的冲击下,“源生之种”几乎瞬间湮灭,连带林核自身都仿佛要被那纯粹的“无”所吞噬,幸亏编译者之手与混沌奇点及时爆发,才勉强稳住。
但高风险也带来了高回报。通过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和细微的调整,林核对“源生之种”的理解飞速加深。
他发现,“源生之种”的稳定性,与其内部蕴含的“存在意志”的纯粹与坚定程度直接相关。这份意志,并非盲目的乐观或固执,而是源于对“过程”本身的信任,对“变化”的接纳,是对抗绝对“终结”的最根本力量。
他还发现,“源生之种”对规则碎片的“转化”效率,远高于之前任何净化手段。它不是消灭,而是“同化”,将“终结”的规则信息,重新编织进“存在”的循环之中,使其成为新生的一部分。这就像是……将死亡本身,化为了生命的养料。
这个发现让林核看到了彻底解决规则污染的全新可能。
然而,最大的挑战在于规模和精神负荷。创造并维持一个如此微观的“源生之种”,对林核的精神力和规则掌控力都是巨大的考验。若要将其应用于像腐叶沼泽甚至更大范围的净化,以他一人之力,无异于杯水车薪。
“需要……一个‘母体’。”林核凝视着掌心那团微弱却顽强的绿芒,若有所思,“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甚至能缓慢增殖‘源生之种’的规则结构……”
这个想法极为大胆。这意味着他要创造一个具备特定“生命”特征的规则造物,一个活的、能成长的“秩序之源”。
他将目光投向了中央方碑顶端的多棱面晶体,那里面蕴含着近乎无限的规则知识和宇宙缩影。又看了看自己手腕上,那枚由铁木部落赠予的、蕴含古老“稳固”规则的古树皮护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