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人在水浒多子多福什么鬼 > 第321章 大胜之后不和谐

第321章 大胜之后不和谐(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大战结束的第二天午后,杭州城南方向,烟尘突起。

一支军容严整的精锐大军,终于抵达了杭州城下。

来的居然是圣公方腊,以及他从总坛带来的摩尼教核心力量。燕军都做好了再战的准备。

原来方腊带着摩尼教精锐终于扫清了攻打总坛的敌军,这才姗姗来迟。

这支大军中随行的,有方天靖的不少老熟人。

文武兼备的丞相娄敏中,手持劈风刀的南离大将军石宝,有跟鲁智深有几分相像的宝光如来邓元觉,还有其他一众摩尼教元老、将领。

他们一路疾行,心中焦急,唯恐杭州有失。

然而,当他们真正抵达战场外围时,看到的景象却让他们目瞪口呆。

战场尚未完全打扫完毕,绵延十数里的原野上,依旧残留着昨日惨烈厮杀的痕迹。

但更让他们震撼的,是那连绵不绝、秩序井然的燕军大营,以及营中那无数精神抖擞、甲胄鲜明的将士。

方腊骑在马上,望着眼前这支气象森严、远超自己麾下教众的庞大军队,心中真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欣慰自然是有的。

苏州之围已解,杭州之危已除,肆虐江南的淮西王庆被打得狼狈南逃,二儿子方天靖立下了不世之功,摩尼教的基业算是保住了。

但除了欣慰,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慨,甚至是一丝隐隐的忌惮与忧虑。

他想起了自己原本雄心勃勃,准备在攻取江南膏腴之地后便正式称帝,连年号都想好了,就叫“永乐”,取永享安乐、与民更始之意。

为此,他暗中命人制备仪仗,规划宫室,就待时机成熟。

可就是这个二儿子方天靖,不远千里,专门派了心腹之人,带着亲笔信赶来,信中恳切陈词,分析天下大势,力劝他“缓称王、广积粮、筑高墙”,切勿过早成为众矢之的。言辞犀利,直指要害。

当时他还有些不以为然,觉得儿子过于谨慎,甚至有些扫兴。

但如今回过头看,若非听了天靖的劝告,没有急于打出帝号,那么这次面对可能就不止童贯率领的朝廷禁军和王庆的淮西军了。

他方腊和摩尼教,必然成为天下公敌,承受最大的压力,能否撑到天靖率燕军南下救援,实在是个未知数。

恐怕真的如信中所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这小子真是长大了,有出息了。”

方腊在心中默默感叹,“怪不得他当年执意要北上,不愿待在总坛,原来心中早有沟壑,志在更大的天地。”

然而,这欣慰与自豪的背后,一个现实而棘手的问题,如同阴云般浮上了方腊的心头,让他开始犯难。

这么优秀、立下如此擎天保驾之大功、且手握重兵的儿子,不是长子,而是次子。

长子方天定,占着名分大义,是摩尼教法统上的继承人,留守杭州期间也算尽职尽责,苦守孤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但无论是威望、战功、还是如今掌控的实际力量,都与早已名震天下的弟弟相去甚远。

老二方天靖,实力雄厚,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如今又新降纳叛,实力更是膨胀到一个令人心惊的地步。

他虽然驰援江南也打着救援父兄的旗号,但其麾下那套独立的军政体系,那支只听命于他的百战燕军,以及他本人那如日中天的威望。

这一切,都让方腊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一山难容二虎啊!”

方腊在心中暗暗叹息,除非……

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但随即又被他自己按了下去。

废长立幼,自古便是取乱之道,摩尼教内部盘根错节,支持方天定的元老亦不在少数,岂是那么容易操作的?

方腊的目光变得深沉起来,他看了一眼身旁的丞相娄敏中,发现这位老成持重的臣子,也正望着远处的燕军大营,显然心中也有着同样的思量。

“走吧!”

方腊很快便收敛了心神,恢复了平日里的威严。

“进城,去见见我的两个好儿子。”

在石宝、邓元觉等悍将的护卫下,方腊率领大军向着杭州城门方向行去。

城门早已大开,方天定与方天靖兄弟二人率领手下一众将领,早已在城门外列队相迎。

方天定换上了一身崭新的锦袍,试图掩盖连日守城带来的憔悴。

他率先上前向父亲行礼,“父亲!儿子幸不辱命,杭州城守住了!”

他压根不提是弟弟方天靖带领大军才赶走了围城的淮西军和朝廷禁军。

方腊已经翻身下马,亲手扶起长子。

“天定,你能在王庆重围之下坚守这么久,已是大功一件!”

他也是一个老江湖,只是说长子守城的功劳,她可不想刺激刚刚立下大功的小儿子。

要知道,没有方天靖带领的燕军前来救援,整个摩尼教数十万大军和辛苦打下的城池都难以保全。

随即,他的目光转向了次子方天靖。

方天靖同样上前行礼,态度恭敬的喊道:“父亲。”

方腊仔细打量着这个让他心情复杂的二儿子。

虽然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大战,方天靖的眉宇间却不见多少疲态,似乎这种大战对他来说非常轻松。

方腊再看方天靖的身后站的数人,鲁智深、关胜、呼延灼、武松、山士奇等,个个气度不凡。

这些人见方腊目光扫来,也只是抱拳行礼,口称“圣公”。

他们的神态间虽没有一丝倨傲,却也没有多少热切,更多的是一种礼节性的尊重。

方腊心中那丝隐忧更甚,只好用力拍了拍方天靖的臂膀来缓解尴尬。

“天靖我儿!好啊!这一仗打得漂亮!”

方天靖微微一笑,“全赖父亲洪福,将士用命,天靖不敢居功。”

接下来,众人便簇拥着方腊进入杭州城。

在前往临时改作的圣公行辕路上,方腊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微妙的细节。

燕军将领都很自然地走在方天靖的身后,而方天定麾下的摩尼教将领则泾渭分明地走在另一侧,双方几乎没有任何言语交流。

甚至有的燕军将领目光对方天定都有一丝轻视,他们显然并未将这位“圣子”放在与方天靖同等的位置上。

这些燕军悍将甚至对他这位“圣公”本人,态度也堪称“冷淡”,除了必要的礼仪,并无多少亲近之意。

方天靖显然也察觉到了这种无形的对峙氛围。

但他知道即便自己不与大哥争抢,对方的敌意却一直都在,即便自己刚刚替他解了围城之困。

方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知道自己担忧的恐怕已经成真。

兄弟二人之间的间隙,竟然早已滋生,并且因为双方实力与威望的悬殊,而显得格外刺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