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人在水浒多子多福什么鬼 > 第328章 建炎帝VS靖难帝

第328章 建炎帝VS靖难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方天靖。

方天靖平静地看完国书,淡淡道:“金人此计,确实毒辣。不过太上皇乃我大宋君王,岂有拒而不纳之理?传令各军,严加戒备,以防金人诈退。同时准备仪仗,恭迎太上皇回銮。”

他才不怕太上皇回来,没有兵权的太上皇,就是没有爪牙的老虎儿子,不足为虑。

自己如果反对,反而会引发一些文官的不满,没有必要。

众人也没有再提及官家赵桓,他们清楚方天靖不提,谁也没有办法从金人手中把他抢回来。

当日下午,金军果然开始拔营北撤。

只见尘土飞扬,车马络绎不绝,装载着从东京掠夺的金银财宝、图籍礼器。

赵桓被囚在一辆囚车中,望着渐行渐远的东京城垣,泪流满面。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堂堂一国之君,竟会落得如此下场。此时后悔已经没有用了。

而赵佶则被安置在青城斋宫内,由一队金兵“守护”。

直到金军主力远去,这队金兵才解下他的镣铐,扬长而去。

“太上皇,金兵已退,请您起驾回宫。”

卢俊义率领一队燕军,恭敬地迎候在斋宫外。

就在赵佶准备返京的时候,一匹快马突然赶来,那人通过赵佶身边的宦官递上去一封书信后,赵佶便决定不走了。

不论卢俊义怎么劝说,他都是说要在青城再待一下。

卢俊义也不好强迫他,毕竟他还是名义上的太上皇。他只好在此等待。

与此同时,一匹快马驰入东京,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康王赵构在相州自称河北兵马大元帅,汇集十万勤王兵马,正朝东京而来。

“康王殿下已在五十里外安营。”

探马禀报道,“同行的还有高阳关路安抚使黄潜善,相州知府汪伯彦,磁州知府宗泽等人。”

方天靖眉头微皱。

赵构此时率兵前来,名义上是勤王,实际上打的主意尽人皆知。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金人退兵以后才来。

更麻烦的是,赵佶并没有随卢俊义返回东京,而是被赵构派的人接走。

宇文虚中轻叹一声,对方天靖低声说道:“太上皇这是要借康王之势,重掌大权啊。”

方天靖默然不语。

他早就料到赵佶回归会带来变数,但没想到局势变化得如此之快。

当晚,赵构派使者入城,呈上一封书信。

信中声称,太上皇决定暂驻城外,待朝局明朗后再行回宫。同时要求东京城内妥善安置勤王兵马。

“这是打算另立朝堂!”

刘光世怒道,“康王分明是仗着太上皇撑腰,想要分一杯羹!”

种师中却说道:“康王毕竟是皇室宗亲,手握重兵。若处理不当,恐生内乱。”

方天靖沉思良久,缓缓说道:“传令下去,开放万胜门门外的营区,供勤王兵马驻扎。同时奏请太子,派使者前往劳军。”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再派人去康王大营,恭请太上皇和康王明日入城议事。”

方天靖并没有等来康王赵构和太上皇。

康王赵构直接退到南京应天府,并在太上皇赵佶的支持下悍然称帝,改元建炎。

赵构发布的檄文措辞激烈,直指方天靖“挟太子以令诸侯,窥窃神器,实为国贼”,号召天下兵马“勤王救驾,清君侧,诛方逆”。

这一手,不仅将方天靖置于道义的烤火架上,更使得刚刚从金人铁蹄下喘息未定的大宋,骤然陷入了分裂和内战的边缘。

“元帅,赵构此檄,用心极其险恶!”

临时帅府内,刘光世愤然将抄录的檄文拍在桌上,“他这是要搅乱天下,让我们与各路兵马自相残杀!”

宇文虚中捻着胡须,眼神中也透露出忧虑。

“康王,不,建炎伪帝赵构,占据大义名分,毕竟有太上皇的支持。他的麾下聚集了黄潜善、汪伯彦、宗泽等人,实力不容小觑。更麻烦的是,太上皇这块招牌对那些心念旧主的官员士绅,极具蛊惑力。”

陈过庭也补充道:“如今局势,河东、河北西路仍在金人窥伺之下,他们巴不得我们与赵构斗个两败俱伤。而各地州府,面对两个朝廷也难以抉择。时间拖得越久,于我方越是不利。”

方天靖默默听着,放走太上皇和赵构本来就是他有意为之。不放走他们父子,自己直接一顿乱杀,难免背上乱臣贼子的恶名,对于收复天下只会起到副作用。

他要让天下对赵家父子彻底失望,到时候自己再收拾他们。

地图上,燕军控制的燕京路、河北东路、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大半个淮南东路,几乎将将赵构控制的南京应天府包围其中。想要拿下赵构手中的十万大军,并不是难事。

“名不正,则言不顺。”

方天靖终于开口,“赵构可以打着太上皇的旗号,我们手中的太子,更需要稳固的法统。仅仅一封钦宗皇帝的血书,恐怕不足以让天下人信服。”

他目光扫过在场核心十余人,卢俊义、朱武、吴用、宇文虚中、陈过庭、赵野、种师中、刘延庆、韩世忠等。

“我们必须尽快巩固现有朝廷的权威,让太子的地位无可撼动。”

朱武眼中精光一闪:“元帅之意是……”

“明日大朝,请朱皇后与太子临朝。”

方天靖说道,“我们需要一场足以定鼎乾坤的大议。”

第二天,紫宸殿。

年仅十岁的赵谌端坐于御座旁边,仁怀皇后朱琏垂帘于后。

虽然场面依旧显得有些儿戏,但殿中文武,以方天靖为首,宇文虚中、陈过庭等紧随,倒也气象森严。

方天靖出班,朗声奏道:“皇后娘娘,太子。逆构僭越,妄自称尊,分裂社稷,其行可诛,其心可戮!当务之急,在于固本培元,彰显正统,凝聚天下民心。臣有三策,伏请圣裁!”

“镇北王但奏无妨。”帘后传来朱皇后略显紧张的声音。

“其一,正名位。请太子即日遣使,告祭天地宗庙,即皇帝位,并昭告天下,改元‘靖难’,以示戡平国乱、克定祸乱之志!同时,尊皇后为皇太后,尊钦宗皇帝为太上皇,遥上尊号。如此,则名分大定,天下知所归往。”

此议一出,众臣皆微微颔首。

正式登基和改元,是确立新朝廷合法性的关键一步。

“其二,定制度。请设‘东京留守司’与‘天下兵马都督府’,统筹军政要务。留守司由宇文虚中、陈过庭等相公主持,负责政务、财政、民生。

都督府则由臣暂领,总揽全国军事,专责平叛御虏。另请起复老臣蔡京,以其威望经验,总领三省事务,稳定朝局。”

起用蔡京,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妙棋。

蔡京虽为旧党,名声不佳,但执政能力极强,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且与方天靖有合作之谊。

用他,可以迅速拉拢一批旧官僚,稳定朝廷运作,也能分担方天靖在政务上的压力,让他更专注于军事。

“其三,行威德。诏令已归附之各路,全力恢复生产,整顿防务。对方腊所部,正式诏安,令其镇守江南,防备赵构南窜,并保障漕运钱粮。

对尚未明确表态之州县,遣使宣慰,许以官爵,若冥顽不灵,依附逆构,则视为叛臣,发兵讨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