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谢彪,谢无赖积分不够分红标准(2 / 2)
“乡亲们!这次囤冬煤,以自愿为原则,我就是统计个大概的数量,回头先由咱们村理事会垫钱,统一去相熟的煤窑买回来,运到村里小广场。
大家再根据自家报名的情况,过来付银子买走。
都听好了啊——这次统计了之后,理事会只统一采买这一次!
不报名的,或者报少了后来又想买的,到时候就得自己想办法去煤窑那边买、自己雇车拉回来,理事会可不再组织第二次了!好了,现在开始登记,要买的,过来排队!”
村民们如今早已养成了排队的习惯,谢长河话音一落,人群立刻动了起来,迅速在谢长河面前排成了一条长龙。
队伍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讨论和询问声:
“长河,这煤……咱家也没烧过,买多少合适啊?”
“是啊,三吨是多少?够烧多久?”
“我家就两口人,房子也不大,要不要买那么多?”
谢长河显然提前做足了功课,一边准备登记,一边高声解释:
“大家别急,听我说!这煤耐烧,比柴火经用,但咱们第一次用,保守点好。
一般来说,一个冬天,房子不大不小的,准备三吨差不多够用了,省着点烧还能有剩。
要是家里人多,房子大,或者想烧得暖和点,那就多买点,四吨、五吨都行!
买回去的煤堆,记得上面要盖好油布或者草席,防雪防潮,不然湿了不好烧!”
经过他这一解释,大家心里都有了底,登记现场顿时热闹起来,此起彼伏的报数声响起:
“我家!登记三吨!”
“长河哥,给我家也记上,三吨!”
“我们家人口多,要四吨!”
“我先要三吨试试看吧!”
“我家也三吨!”……
谢长河在小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
小广场上另一边,李月兰却没有去凑这个热闹,他们家昨晚就已经和谢长河打好了招呼,预订的数量只多不少,足够这个冬天烧得暖暖和和。
更何况,别人家或许用不起那金贵的黑金木炭,对他们家来说却不算什么。
这个冬天,有大柴、煤块和木炭三重保障,简直就是取暖自由。
看着排队登记买煤块的村民,李月兰和谢里正一边闲聊着,一边慢悠悠地朝着“谢氏野菜大观园”走去。
十月,园子里许多水灵灵的蔬菜得赶在霜冻之前全部采收完毕,该囤的囤,该腌的腌,这可是眼下最要紧的活计之一。
此时,空间的书房里,谢秋芝正在琢磨大书桌上的那幅《先贤授业图》。
这幅古画受损的程度比她预想的更为严重。
画心多处断裂,丝绢脆化,最棘手的是大片大片的霉斑与水渍,几乎覆盖了原画近三分之一的内容,使得画中先贤的衣袂、弟子的面容乃至背景的松石亭台都模糊难辨,色彩黯淡失神。
修复它,不仅是对画艺的极致挑战,更是对一段即将湮灭的历史文化的抢救。
只是这画,确实太破旧了,谢秋芝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