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烽火锻山河 > 第250章 编写《根据地军工生产手册》

第250章 编写《根据地军工生产手册》(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总部的命令像一剂强心针,让独立团军工车间的所有人都充满了干劲。李铮将车间的生产任务进行了重新调配,抽调出一半的技术骨干专门负责手册编写,同时要求剩余人员加班加点完成生产任务,确保编写手册和日常生产两不误。一间原本用于存放原料的大库房被清理出来,改成了临时编写办公室,里面摆放着十几张简陋的木桌和长凳,墙上挂满了图纸和表格,地上堆着厚厚的笔记本和资料,整个办公室弥漫着一股油墨和纸张的气息。

“同志们,编写《根据地军工生产手册》是总部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对整个抗战事业的责任。”李铮站在办公室中央,对着编写团队的成员们说道,“这份手册不仅要记录我们的技术和经验,更要让其他根据地的同志能照着做、用得上,所以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准确无误。现在,我来分配一下具体任务。”

李铮拿起一份事先拟定好的分工清单,继续说道:“吴博士,你负责整体框架的设计和技术审核,确保手册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陈婉儿同志,负责‘弹药制作’和‘化工原料提取’章节,包括烟雾弹、手榴弹、火药制作以及土法提取硫磺、硝酸等内容;徐小眼同志,负责‘零件加工’和‘武器组装’章节,重点记录轻机枪、步枪等武器的零件加工工艺、精度要求和模块化组装流程;王大山同志,负责‘设备维护’和‘动力系统’章节,包括柴油机、机床、水车的维护方法和电力供应的相关经验;另外,抽调两名老技工负责‘土法炼钢’章节,两名负责‘技工培训’章节,我来负责统筹协调和最终审核。大家有问题吗?”

“没有!”众人齐声回答,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任务分配完毕后,编写工作正式开始。办公室里立刻响起了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尔传来几声低声的讨论。陈婉儿坐在桌子前,面前摊着厚厚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她研发烟雾弹、改进榴弹时的每一个实验数据和操作步骤。她一边回忆,一边认真书写,时不时停下来,拿出之前的实验记录核对数据。

“婉儿同志,你这里写的烟雾弹原料配比是硫磺35%、硝石35%、锯末20%、木屑灰5%、黏土5%,这个比例在不同湿度环境下需要调整吗?”旁边负责协助她的技工问道。

陈婉儿抬起头,想了想说道:“这个问题提得好。不同地区的湿度不同,锯末和黏土的吸水性也不一样,湿度大的地方,黏土的比例可以适当增加1%-2%,防止发烟剂受潮;湿度小的地方,可以减少黏土比例,保证燃烧效果。我这就加上这个注意事项。”她立刻在笔记本上补充了相关内容,还特意用红笔做了标记。

另一边,徐小眼正趴在桌子上绘制轻机枪枪机闭锁件的加工图纸。这个零件的精度要求很高,误差不能超过0.3毫米,他必须把每一个加工步骤、使用的工具、测量的方法都详细记录下来。“这个闭锁件的加工,首先要选用优质的粗钢,经过锻造、退火后再进行车削,车削时要分三次进给,每次进给量不能超过0.5毫米,否则会影响零件的精度。”徐小眼一边绘图,一边自言自语,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吴天浩则在仔细审阅着“土法炼钢”章节的初稿。当看到“水选法精选矿石”的描述时,他皱起了眉头:“这里只写了将矿石粉碎后放入水中分离杂质,不够详细。应该补充矿石粉碎的粒度要求,最好是粉碎到粒径不超过5毫米,还有水流的速度、分离的时间,这些都要写清楚,否则其他根据地的同志操作起来可能达不到效果。”他立刻找到负责编写这一章的老技工,一起修改完善。

编写工作看似顺利,但很快就遇到了难题。在编写“技工培训”章节时,负责的两名老技工犯了难。他们有着丰富的实操经验,但文化水平不高,很多操作技巧只能意会,无法言传。“比如这个锉削零件,要掌握好力度和角度,才能保证平面平整,但怎么把这个力度和角度写出来呢?”一名老技工挠着头说道。

李铮得知情况后,立刻赶了过来。“这个问题我来想办法。”李铮说道,“我们可以把操作技巧分成几个关键点,比如锉削时手腕要稳,力度要均匀,每锉三下就要检查一次平面度,用直角尺测量角度,这样既具体又实用。另外,你们可以结合培训学员时的案例,比如某个学员刚开始锉削时力度太大,导致零件变形,后来怎么纠正的,这样其他同志看了更容易理解。”

在李铮的指导下,两名老技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终于把“技工培训”章节编写了出来,内容既包含了理论知识,又有实操技巧和案例分析,非常实用。

随着编写工作的推进,时间也越来越紧迫。总部要求一个月内完成手册,而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天,还有部分章节没有完成,而且各章节之间的衔接还需要调整。李铮决定带领大家加班加点,每天只休息四个小时,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车间里的灯光每天都亮到深夜,编写团队的成员们个个眼睛布满了血丝,手上磨出了茧子,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陈婉儿为了赶进度,每天只吃两顿饭,有时候实在困得不行,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醒来后继续工作。徐小眼的手因为长时间绘图,酸痛难忍,他就用热水泡一泡,搓一搓,然后继续坚持。

就在编写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时,前线传来了紧急消息:某根据地的军工车间因为缺乏技术指导,炼钢时发生了炉体坍塌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而且生产的弹药质量不合格,在战斗中出现了哑弹情况,严重影响了作战效果。总部再次来电,催促手册尽快完成,以便早日下发各根据地。

“同志们,前线的战友们在等着我们的手册,我们一定要加快进度,不能让他们再因为技术问题遭受损失!”李铮在动员会上说道,语气沉重而坚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