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烽火锻山河 > 第251章 徐小眼制作精密零件

第251章 徐小眼制作精密零件(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太行山区的冬雪来得悄无声息,一夜之间,漫山遍野都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军工车间的屋顶和墙角也积起了白雪,寒风顺着门窗的缝隙灌进来,让人忍不住缩紧脖子。但车间里却是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工人们穿着单薄的棉衣,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自从《根据地军工生产手册》下发后,各根据地的军工生产热情高涨,独立团车间不仅要完成自身的生产任务,还得为其他根据地提供技术支持,订单排得满满当当。

然而,在这繁忙的生产背后,一个棘手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李铮和整个车间——轻机枪的枪机闭锁件供应不足。轻机枪作为前线部队的主要火力支援武器,需求量极大,但枪机闭锁件是核心精密零件,结构复杂,精度要求极高,之前一直依赖从日军手中缴获,一旦缴获中断,就会导致大量轻机枪无法组装,只能躺在仓库里积灰。

“李主任,又有五挺轻机枪组装到最后一步了,就差枪机闭锁件,库房里的缴获零件已经用完了,这可怎么办?”组装组的组长急急忙忙地跑到李铮面前,脸上满是焦急。

李铮皱着眉头,走到库房查看。只见五挺轻机枪的枪身已经组装完毕,就差枪机闭锁件没有安装,静静地摆放在货架上。旁边还堆着十几挺等待修复的轻机枪,其中有三挺就是因为枪机闭锁件损坏,无法修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总不能一直靠缴获过日子,必须想办法自己生产枪机闭锁件。”李铮语气坚定地说道。

但自主生产谈何容易。枪机闭锁件是轻机枪的核心部件,负责在射击时闭锁枪膛,承受火药燃气的巨大压力,不仅要求材料坚韧耐用,还对加工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误差不能超过0.3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之前车间也曾尝试过加工,但由于缺乏精密工具和技术,加工出的零件要么精度不够,装配后无法正常闭锁;要么强度不足,射击几次就会变形甚至断裂。

“李主任,要不我试试?”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传来。李铮回头一看,只见徐小眼站在身后,手里拿着一把刚打磨好的刀具,眼神中带着一丝坚定。徐小眼是车间里最顶尖的技工,一手钳工活炉火纯青,之前改进轻机枪冷却系统时,他加工的水冷套筒精度极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小眼,你有把握吗?这零件的精度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李铮有些犹豫,他知道这个任务的难度。

徐小眼点了点头:“之前是没有合适的工具,现在不一样了。”他指了指车间角落的一个木箱,“总部上次调拨物资时,给咱们送来了一套精密工具,里面有小型台钻、精密锉刀、千分尺,还有一套磨具,我研究了好几天,觉得用这些工具,再加上咱们自己炼的优质粗钢,应该能加工出来。”

李铮眼睛一亮,他差点忘了这套精密工具。上次总部为了支持手册编写后的技术推广,特意调拨了一批稀缺物资,其中就包括这套从日军仓库缴获的精密工具,一直存放在库房里,还没派上用场。“好!小眼,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需要什么支持,人手、材料、时间,你尽管开口,我全力配合你!”

当天下午,李铮就给徐小眼腾出了一间单独的工作间,作为精密零件加工区,又抽调了两名细心的年轻技工给她当助手。徐小眼首先从库房里取出那套精密工具,仔细擦拭干净,然后挑选材料——他选用了车间最新炼出的优质粗钢,这种钢含碳量均匀,质地坚韧,经过锻造和退火处理后,性能丝毫不逊色于缴获的钢材。

加工的第一步是锻造毛坯。徐小眼将粗钢锭放入加热炉中,加热到通红,然后迅速取出,放在铁砧上,用铁锤反复锻打。“枪机闭锁件的形状复杂,毛坯必须锻打得精准,否则后续加工难度会大大增加。”徐小眼一边锻打,一边对助手说道,“锻打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均匀,让金属组织更加致密,这样零件的强度才够。”

他挥舞着铁锤,汗水顺着脸颊滑落,落在滚烫的钢锭上,发出“滋滋”的声响,瞬间蒸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反复锻打,枪机闭锁件的毛坯终于成型,形状与设计图纸上的一致,只是尺寸略大,留足了后续加工的余量。

接下来是退火处理。徐小眼将锻好的毛坯放入退火炉中,缓慢加热到600c,然后保持这个温度三个小时,再让其自然冷却。“退火可以消除锻打产生的内应力,让钢材的硬度降低,便于后续加工,同时还能改善钢材的韧性,防止加工过程中出现裂纹。”徐小眼解释道。

退火后的毛坯硬度明显降低,徐小眼开始进行粗加工。他先用划线工具在毛坯上划出零件的轮廓和关键尺寸,然后用锉刀和锯子去除多余的材料。这是一个细致活,每一刀都要精准,不能有丝毫偏差。徐小眼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工件,手中的锉刀平稳地移动,铁屑均匀地脱落下来。两名助手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递工具、清理铁屑,不敢有丝毫打扰。

粗加工完成后,工件的形状已经基本成型,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精加工阶段,也是最考验技术的环节。徐小眼拿出千分尺,仔细测量工件的各项尺寸,然后用精密锉刀一点点地打磨。千分尺的精度可以达到0.01毫米,徐小眼每打磨一会儿,就用千分尺测量一次,确保尺寸在误差范围内。

“这里还差0.1毫米,再磨一点。”徐小眼一边测量,一边自言自语,手中的锉刀轻轻移动,力道控制得恰到好处。车间里静悄悄的,只能听到锉刀摩擦工件的“沙沙”声和千分尺测量时的轻微声响。李铮和吴天浩也经常来看望他,每次都只是站在门口,默默观察一会儿,然后轻轻离开,生怕打扰到他。

精加工进行到第三天时,意外发生了。徐小眼在打磨闭锁件的卡槽时,由于过于专注,力道稍微大了一点,导致卡槽的深度多了0.05毫米,虽然这个误差很小,但已经超出了允许的范围,这个工件报废了。

“唉!”徐小眼懊恼地叹了口气,把报废的工件扔在一边,脸上满是失落。两名助手也跟着皱起了眉头,三天的心血就这样白费了。

李铮正好来看望他,看到报废的工件和徐小眼失落的神情,连忙安慰道:“小眼,别灰心,这种精密零件的加工本来就不容易,报废一两个很正常。咱们还有时间,重新来就是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