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 第8章 玉器的“温润”与君子之德

第8章 玉器的“温润”与君子之德(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柜台里的灯光是暖黄的,像裹着层薄棉絮,照在那方和田玉上,玉的边缘泛着淡淡的光晕,倒比头顶的灯更耐看些。苏拉的指尖隔着玻璃罩蹭了蹭,仿佛能摸到玉身上那层说不出的软,不像家里的瓷碗,亮是亮,却冰得硌手。

“这玉咋不发光呢?”马克扒着柜台边,下巴快搁在玻璃上了。他前儿在西洋珠宝店见过钻石,灯光底下闪得人睁不开眼,像把星星碎末全粘在了上头,“要我说,还是钻石气派,一眼就能看出值钱。”

掌柜的是个戴老花镜的老头,正用麂皮布擦着块玉佩,布子在玉上滑过,沙沙的轻响像春风扫过麦田。“钻石是火,看着热闹,碰着硬东西就怕裂;这玉是水,看着温吞,却经得住磋磨。”他把玉佩举到光下,玉里头有些淡淡的絮状纹路,像初春河里没化尽的冰碴,“您瞅这绺子,看着是瑕疵,其实是玉在山里长了几万年,记下的风雨印子。”

苏拉忽然想起父亲的老伙计,那人总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说话声音不高,可谁有难处找他,从没说过个“不”字。有回村里的石碾子坏了,他蹲在太阳底下修了一整天,汗珠子顺着下巴滴,也没喊过一声累。“这玉看着,倒像他那人,不声不响的,可心里头暖和。”

马克伸手敲了敲玻璃,玉在里头轻轻晃了晃,光晕也跟着动,像水波纹。“可它真软乎乎的?我听说玉比石头硬多了,能划开玻璃呢。”他总觉得这玉憋着股劲儿,不像表面看着那么好欺负。

“硬在骨,软在皮。”掌柜的把玉佩放回绒布垫上,玉与布相触,发出极轻的“嗒”声,“就像庄稼人,手上全是硬茧,可心细着呢,能看出苗哪天长歪了,哪片地该浇水了。这玉的温润,不是没脾气,是把脾气藏在里头,不轻易露。”

柜台角落里摆着块没打磨的玉料,灰扑扑的像块普通石头,边缘却有处磨亮的地方,透着内里的青白。苏拉指着那处亮斑:“它本来就长这样?还是人把它磨成这样的?”

“三分靠天成,七分靠琢磨。”老头摘下老花镜,用布擦了擦镜片,“从山里挖出来时,它裹着石皮,得一点点磨,不能急,一使劲就崩了。就像人修性子,得慢慢熬,受点委屈,经点事儿,那股子温润劲儿才能透出来。”他说着,又拿起麂皮布,在玉上慢慢打圈,“您看这光,不刺眼,却能照见人影,就像君子说话,不咋咋呼呼,可每句都在理上。”

马克想起前阵子吵架的邻居,俩人嗓门一个比一个大,脸红脖子粗的,最后啥问题也没解决。要是像这玉似的,遇事不咋呼,是不是反倒能把事儿办得更顺?他越看这玉,越觉得它像个看透世事的老人,啥都明白,却不说破,只在那儿温温和和地待着。

夕阳斜斜地照进店里,把玉的影子拉得老长,落在柜台的木纹上,像谁用毛笔轻轻描了道线。苏拉忽然觉得,这玉的美,不在有多亮,有多贵,而在它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那些絮,那些绺,都是它的一部分,就像人脸上的皱纹,手上的伤疤,藏着的都是日子的痕迹。

掌柜的锁柜台时,玉在里头安静地躺着,光晕柔和,像等着谁来懂它。马克回头望了一眼,心里忽然踏实了些,好像那玉的温润顺着目光流进了心里,让他想起小时候奶奶用的玉簪,插在头发里,不晃眼,可谁都知道,那是奶奶最珍爱的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