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她留的种子,开出了刺(1 / 2)
春分第七日,赎籍台核心渗出第一滴灰金露珠。
那露珠如泪,悬于阵眼上方,微微颤动,映着地库幽光,仿佛内里藏着一只不肯闭合的眼睛。
下一瞬,它坠落,触地即凝——一方寸许高的微型石碑自地面升起,碑面刻着六个冷硬如刀削的字:
伪善者不得赦。
线清跪坐在阵前,指尖尚缠着未收回的命纹丝,此刻猛地一抖,丝线断裂,血珠滚落。
她却顾不上痛。
目光死死盯着那方小碑,心跳如鼓。
这不是系统生成的文字。
清明司所有判令皆由律算法自动生成,字体规整划一,而眼前这六字,笔锋凌厉,转折处带着一种近乎执念的顿挫——像极了沈青梧当年批阅案卷时的字迹。
她缓缓起身,绕行赎籍台三圈,命纹丝探入符文沟壑,逐一扫描命契算法流向。
很快,她瞳孔骤缩。
权重偏移了。
所有主动上报善行者的审核通过率,从往常的七成骤降至不足两成;而匿名行善者,竟被自动提级监评,甚至有三人被标记为“潜在律心候选”。
异常。
彻头彻尾的异常。
她翻开《清明总录》附则,逐页查验规则变更记录,纸页翻动声在寂静地库中格外清晰。
无一字更改,无一条增删。
可当她合上书册,余光扫过扉页——
“沈青梧”三字,正泛着极淡的微光,一闪,又一闪,如同呼吸。
线清屏住呼吸,伸手轻触那名字。
刹那间,一股寒流直贯脑海。
不是记忆,不是画面,而是一种意志的回响——冰冷、清醒、毫无慈悲。
“善,若为名利而行,便是罪。”
她猛然抽手,踉跄后退,额角冷汗涔涔而下。
这不是系统漏洞。这是审判机制的自我进化。
守律花籽入阵七日,已与赎籍台深度共鸣。
而那九粒种子中封存的沈青梧心境,正在以她生前最极端的方式——试炼人心。
就在此时,一名新晋官员被抬进了清明司。
礼部七品主事周延,昨夜突发癔症,梦中见一株灰金花自颅顶破骨而出,花瓣层层展开,每一片都是一张扭曲的亡者面孔。
他们齐声低语:“你偷的不是功德……是她的命。”他惊醒呕血,指节痉挛,竟自行写下千字认罪书,字字泣血,供述其虚报赈灾银千两,实则中饱私囊。
线清亲自查验其案卷,发现诡异之处:此人所报功绩,经初审系统核查,竟未触发任何警报。
流程合规,凭证齐全,连伪造的账册都几可乱真。
可偏偏,那一粒尚未启用的守律花籽——正是对应“赈灾善举”区域的监管权柄——在昨夜轻微震颤,释放出一丝幽芒,随即归于沉寂。
梦,是假的。
但审判,是真的。
线清站在地库深处,望着那枚静静躺在玉匣中的种子,终于明白——
沈青梧留下的,从来不是一套制度。
而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考验。
她不信人性能善,故设“心狱种”,以种子为引,凡借清明之名行私利者,魂魄将被残识侵染,梦魇缠身,直至精神崩解,自吐真相。
这不是超度,是反噬。
而在冥途尽头,断言盘坐于听律之墙前,突然睁眼。
墙面震动。
九道裂隙自内层浮现,如蛛网蔓延,其中一道已触及“代刑偿期”主律锚点——那是赎罪机制的核心支点,一旦撕裂,所有待赎之魂将脱离审判,阴阳秩序局部倾塌。
他抬手,以残臂引燃阳火,火焰顺经脉逆行而上,灼烧血肉,化作封印之力压向裂隙。
可就在裂痕愈合的瞬间,墙内浮现出一段被尘封的记忆:
沈青梧临终前,靠在断言肩头,气息微弱,却一字一句清晰如刀:
“若有人……借我律行私,便让花从他们心里长出来。”
原来她早有预谋。
她知道自己死后,清明司必被觊觎,律法必遭滥用。
于是她将最后一丝执念种入守律花籽,设下“心狱”——凡贪图她所立之法带来的权柄者,终将被这法反噬,成为律条行走的祭品。
断言苦笑,血从嘴角溢出。
“你连死后……都不肯给世人留半分侥幸。”
他抬手,将最后一块完好的皮肉割下,混入香灰,涂抹于主律锚点之上。
火光中,墙面裂隙缓缓闭合,灰金脉络重新交织,宛如新生。
与此同时,西苑守律花丛中,一片新叶悄然卷曲。
叶脉间,那原本平稳的一呼一吸,忽然停顿了一瞬。
仿佛某种意识,在遥远的虚空中,轻轻动了一下。
线清回到案前,提笔欲记此事,笔尖悬空,却迟迟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