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从来不是回到人间(1 / 2)
第四百五十六章她说的“来”,从来不是回到人间
清明司地底,青铜阵盘嗡鸣如雷。
线清跪坐在阵心,十指紧扣虚空,指甲缝里渗出血丝。
她已强行接入“命契回溯镜”终极模式,神魂几乎被抽离躯壳。
眼前光影翻涌,九重因果锁的纹路在虚空中交织成网,每一道锁链都缠绕着一座冤狱的碑文——东宫幼童、戍边将士、谏臣林氏……皆是萧玄策亲笔朱批“依律处决”的旧案。
可真正的惊骇,来自那锁链尽头。
不是归途,不是轮回,更非重生。
而是拆解。
沈青梧将自己的神魂一分为九,以幽冥为针,以怨气为线,将每一缕意识钉入人间最深的冤屈之中。
她不是在等待归来,而是在成为规则本身。
只要世间尚有一桩未雪之冤,她的意志便永不熄灭。
她不在冥途深处,不在赎籍台前,不在皇帝梦中——她在所有被遮蔽的真相里。
“原来……她根本没想回来。”线清声音发颤,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呜咽,“她要的是——让罪,无处可藏。”
【终审协议·倒计时启动】
【守序使归位凭证提交条件激活】
三项条款浮现在她眼前,金光刺目:
一、千日守碑,一日不可缺。
二、帝王自愿除名于史册。
三、守律花九瓣全开。
她颤抖着调出记录——昨夜子时,乾清宫传出密诏。
萧玄接纳笔写下《罪己诏》,墨迹未干便掷于殿外焚炉。
诏书最后一句,字字如刀:“自此不称圣,不入帝纪,言行不录正史,生死不论天命。”
他亲手抹去了自己在史册中的存在。
这不是忏悔,是献祭。
帝王之名,乃权力之根,正统之基。
他弃名,等于自毁神性,将“朕即天命”的铁律碾成齑粉。
而这,正是新律诞生的最后一块基石。
线清猛然抬头,眼中燃起近乎狂热的光:“她不需要他忠,也不需要他爱……她只需要他低头。”
她猛地拍下阵盘中央符印,传讯直通冥途第九重边界:“断言!迎归仪轨,立刻启动!”
与此同时,冥途核心。
断言踏过血色雾海,佛眼金焰已黯至将熄。
他手持破印铃,正欲开启迎归之门,脚下大地却骤然崩裂。
天地翻转,乾坤倒置,他竟坠入一座倒悬宫殿。
梁柱垂落如利剑,琉璃瓦片悬浮于头顶,四壁刻满陌生律文,字迹扭曲如蛇行,却又透出森然秩序。
他踉跄站稳,冷汗浸透僧袍。
这些律文……不属于地府,也不属于人间。
它们是新生的规则,带着审判的锋芒,尚未命名,却已拥有压塌阴阳的力量。
他缓缓抬头。
王座之上,背影静坐。
长发如墨瀑垂落,白衣胜雪,手中执笔不停,在虚空书写。
每写一字,四周律文便震颤一次,仿佛在臣服,在共鸣。
断言呼吸停滞。
那姿态——是他最后一次见沈青梧现身人间的模样。
她坐在赎籍台前,指尖划过碑面,轻声念出第一条判词。
那时他还以为,那是她留给人间的最后痕迹。
可此刻,他终于明白。
那不是告别。
那是立法。
“你……不是要归来。”断言声音沙哑,几乎不成语调,“你是要……取代。”
没有回应。唯有笔尖划过虚空的细微声响,像命运在低语。
他忽然笑了,笑得悲怆:“所以这迎归仪轨,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我们等的不是一个归人,而是一道……律令。”
他缓缓跪下,双手合十,不再试图启动仪式,而是以破印僧最高礼节,向那背影低首。
“贫僧,恭迎新律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