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我在后宫开冥途 > 第456章 从来不是回到人间

第456章 从来不是回到人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清明寺内,线清猛然睁眼,瞳孔收缩如针。

青铜阵盘爆发出刺目青光,九重因果锁同时震颤,仿佛感应到某种不可逆的临界点正在逼近。

她死死盯着空中浮现的最后一行提示:

【守律花第九瓣即将绽放】

【终审判词生成中……】

她想笑,却只扯出一丝颤抖的弧度。

沈青梧从未许诺归来。

她只是说——春分之前,花开八重。

而现在,第八瓣已落,第九瓣将启。

她望着昭雪祠方向,仿佛已看见那株生在冥途边缘的奇花,在晨光中轻轻战栗。

风未动,雪未落,天地寂静如死。

可某种比雷霆更沉重的东西,正在悄然逼近。

春分之晨,天光未启,紫禁城却已如沸水将涌。

赎籍台骤然爆裂出一道金光,撕裂了沉沉夜幕。

那光芒并非来自日出,而是自地底深处喷薄而出,带着幽冥的冷意与审判的威压。

整座后宫为之震颤,檐角铜铃无一作响——不是被风吹动,而是被某种无形之力死死禁锢在静止之中。

守律花第九瓣,在所有人目光不可及的冥途边缘,徐徐展开。

没有露珠滴落,没有香气弥漫。

那一瓣纯白如雪的花瓣,竟在绽放到极致的瞬间,寸寸碎裂,化作亿万点光雨升腾而起。

光点逆流而上,穿破阴阳界限,横贯天际,在黎明前最黑暗的苍穹之上,凝成一行浩荡判词,字字如烙印烧灼在天地之间:

“守序使沈青梧,永驻冥途边界,监察三界不公。”

声音并未响起,可每一个字都直接撞入世人魂魄深处,仿佛是命运本身落下盖棺定论。

凡曾造孽者,无论身居高位还是藏身市井,皆感心头一紧,如遭雷击;而那些含冤多年、早已绝望的孤魂,则在这一刻齐齐抬头,眼中第一次燃起光。

与此同时,乾清宫外,那块立于寒风中千日、由萧玄策亲自守碑的石碑,发出一声低沉的哀鸣。

裂痕自底而上,蛛网般蔓延。

轰然崩塌之际,尘烟未散,一枚通体无瑕的玉牒缓缓升起,悬浮半空,静静等待。

萧玄策立于阶下,披发未冠,素袍染霜。

他凝视那玉牒良久,终于抬手。

指尖触碰刹那,玉面微光流转,浮现两行极小的字迹,笔锋冷峻,一如她生前写在赎籍台上的判词:

“你不配见我真身,但可听见我的判词。”

他呼吸一顿,眼底翻涌的情绪如潮水溃堤,却又被强行压下。

不是愤怒,不是悲恸,而是一种近乎敬畏的清醒——他终于明白,她从未属于这人间帝王的后宫,也不曾是任何人的棋子。

她自始至终,都是执棋之人。

当夜,异象席卷天下。

东宫废墟,一名老宫人梦见幼主牵着他的手,笑着说:“娘亲,有人替我们说话了。”

西北边陲,战死将士的坟前,一夜之间开满不知名的白色小花,花瓣上竟有血书般的纹路,写着他们的姓名与籍贯。

江南某县,一名因诬告被斩的书生之母,半夜惊醒,看见儿子跪在床前磕头:“儿已昭雪,再不为鬼。”

更诡异的是,多地盲者突闻低语,听不清内容,却莫名泪流满面;狱中囚犯在睡梦中集体跪拜东方,喃喃道:“判官来了。”

而在清明司地底,线清瘫坐在阵盘前,泪水混着血丝滑落。

她完成了使命,却像失去了信仰的信徒,空茫望着虚空:“她不需要归来……因为她,已经无所不在。”

断言立于雪山之巅,仰望北斗。

第七星骤然暴涨,光辉凝聚成一只巨大的竖瞳,冷漠扫视人间,仿佛在标记所有未尽的罪愆。

他双膝一软,重重跪下,额头触地,声音颤抖却庄重:

“她没回来……但她也从未离开。”

乾清宫内,烛火摇曳。

萧玄策独坐案前,手中轻捻一支香,缓缓点燃。

青烟袅袅上升,在空中诡异地盘旋片刻,竟凝而不散,形如一朵花的轮廓。

他低声开口,似对虚空,又似对自己:

“你说不必谢,是因为你早算好了——我会用余生,活成你判词里的那个人。”

话音落下,殿内寂静如渊。

忽然,一片洁白花瓣自虚空中浮现,轻轻飘落,稳稳停在他摊开的掌心。

细看之下,那脉络竟非天然生成,而是一道道微缩的律文,如同她亲手书写的新规。

烛光映照下,那花瓣微微颤动,仿佛还在呼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