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2 / 2)
辛毗,你还想让我跟他化干戈为玉帛,跟他一起挽救社稷?
你当我是三岁小孩,这么好骗吗!
刘备这番怒斥揭穿了袁绍的真面目,把辛毗说得哑口无言。
辛毗吓得直发抖,绞尽脑汁想着怎么辩解。
不用再说了!
刘备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猛地一挥手:
你回去告诉袁绍父子,我刘备自然会匡扶汉室江山!
过不了多久我就要打进冀州,先灭了他们袁家,再去讨伐曹操那个奸贼,重振大汉基业!
刘备这番霸气的宣言,等于给袁绍下了**判决书。
辛毗听得目瞪口呆,怎么也没想到现在的刘备竟然如此狂妄!
居然想凭一己之力,同时对付袁家和曹家!
玄德公......
来人,把这个奸细给我轰出去!
刘备厉声喝令,打断了他的话。
侍卫们一拥而上,把辛毗往外赶。
辛毗无可奈何,只能灰溜溜地被赶出大堂。
就在他颜面尽失,准备悻悻离开时。
朱桓快步走进大堂,朗声禀报:
启禀主公,我们在漯阴的粮草已经有五十万斛了。
最近还有三十万斛粮草要运到漯阴粮仓。
按照您的命令,末将正要带五千兵马去接管漯阴防务......
辛毗只听到这里,就被侍卫们轰了出去。
他只得狼狈地仓皇逃去。
车驾再次从东门驶出时,先前运粮的队伍仍在不断进城。
长长的粮队沿着漯水西岸蜿蜒而来,望不到尽头。
辛毗心中,那个被强压下的念头又一次浮现。
大耳贼狂妄自大,看来绝不会接受我们的求和。
若他执意开战,仅凭二公子八千士兵,根本守不住平原城。
就算加上颜良的三千精骑,最多也只能多撑几日,改变不了结局。
看来只能孤注一掷,用险招取胜了...
辛毗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随即催动车驾,匆匆向北疾驰。
...
黄河北岸,平原城内。
甄宓,河北第一**。
以我袁家继承人的身份,倒也配得上她。
就不知辛毗此行能否说服那大耳贼议和,让我能安心操办这桩婚事...
袁熙在厅中来回踱步,喃喃自语。
脚步声响起,辛毗风尘仆仆地踏入大厅。
佐治,你可算回来了!
如何?那大耳贼可同意议和?
袁熙快步上前,急切地追问。
辛毗长叹一声,摇了摇头:
那大耳贼猖狂至极,不仅拒绝议和,还大放厥词要先灭袁氏,再除曹贼,妄想以一己之力复兴汉室!
辛毗苦着脸,将出使经过和自己被赶出的屈辱细细道来。
袁熙脸上的期待渐渐凝固,身子僵直地跌坐下去。
刘大耳这是要把我们袁家逼上绝路,要我们父子性命~~
袁熙逐渐握紧拳头,失望的面容泛起愤恨。
我早说过,刘备已今非昔比。
当初他只有荆扬二州时,就敢向我父亲宣战,先发制人攻打徐州。
如今他坐拥四州,拥兵十万直逼黄河,岂是你辛毗三言两语就能劝退的?
颜良语带讥讽,旋即抱拳道:
二公子,莫再幻想,当务之急是死守黄河,与刘备决一死战!
袁熙浑身一颤,猛然醒悟。
你说得容易!就凭眼下这点兵力,如何抵挡刘备九万大军?
当初我大哥统领八万兵马,尚且被刘备打得全军覆没,我与你们又岂是刘备对手!
袁熙一席话,顿使颜良慷慨激昂的气势为之一滞。
他倒颇有自知之明,不似袁谭、袁尚那般狂妄,深知绝非刘备敌手。
颜良闻言,一时语塞,僵立当场。
要不......我们干脆向那大耳贼投降吧。
若肯归顺,他应当会饶我等性命?
惶惑之际,袁熙竟萌生降意。
辛毗与颜良俱是骇然变色。
辛毗当即沉下脸,厉声喝止:
二公子糊涂!岂能存此念头?
那大耳贼心狠手辣,大公子、三公子皆死于其手。
他分明是要诛尽袁氏满门,赶尽杀绝!
你以为投降就能活命?
袁熙惊得冷汗涔涔,却仍哭丧着脸道:
降是死,不降又敌不过刘备,横竖都是死局。
你们倒是说说,我该如何是好?
颜良默然不语,束手无策。
辛毗眼中却掠过一丝暗芒,拱手献计:
二公子,眼下唯有背水一战,方有一线生机!
我有一策,只需颜将军率三千精骑,便可叫大耳贼九万大军不战自溃!
此言一出,袁熙与颜良皆为之一振。
袁熙猛然起身,急切追问:辛先生可有好主意?
辛毗缓了口气,压低嗓音道:率骑兵强渡黄河,突袭漯阴城,火烧刘备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