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好望惊涛(2 / 2)
幸存的舰队缓缓驶近这片象征着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所有人都涌上甲板,默然望着这壮丽而危险的奇观。
郑和的声音虽然沙哑,却清晰地传遍每一艘船:“此地,乃通往西洋之门户,我等以血肉之躯,承天威之试,方得见此通路。便命名其为——**‘好望角’**!愿我大明此后舟楫往来,皆存好望,通达四海!”
没有欢呼,只有一片肃穆的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个名字是用生命与勇气换来的。郑和随即下令,在角上最高处的岩崖,建立一座简易却坚固的灯塔基座,并留下一个小队的士兵与无线电小组,设立永久性的补给与通讯站点。
十日后,灯塔的基座初步建成,高高的天线再次架起。所有船员,包括郑和,都紧张地围在无线电室门外。这一次通讯的成败,意味着大明帝国的神经,是否真能触及这世界的尽头。
无线电员头戴耳机,手指因紧张而微微颤抖,他一遍遍敲击着电键,发出代表“大明永兴,舰队安好,已过好望角”的预定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只有耳机中传来的、宇宙背景噪音般的沙沙声。
两个时辰后,就在众人心沉谷底之时,无线电员猛地坐直了身体,双眼圆睁!
“来了!是…是广州的回应!延迟…延迟约两个时辰!”
他颤抖着记录下断断续续的电码,并将其翻译:“…天…子…欣…慰…林…公…言…橡…胶…防…震…效…果…如…何…”
电文内容虽因延迟和干扰支离破碎,但其中蕴含的意义却重若千钧!它不仅证明了跨洲际通讯的可行性,更意味着,他们在这天涯海角的每一个发现、每一次历险,都与那个远在数万里之外的帝国中枢,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郑和走出船舱,再次遥望那片曾欲吞噬他们的海洋,此刻却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磷光。他摸了摸怀中那枚已有些变形的橡胶试制品,对身边的徐光启说道:
“告诉林先生,橡胶于风暴中,已救我一舰性命。工业之种,已然生根。”
“好望角之后,便是全新的西洋。大明的星槎,将在这万里航程上,永不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