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南下(1 / 2)
就在小野寺政府陷入签署与否的绝望挣扎时,来自复兴根据地战略司令部的非正式“技术性通报”通过特殊渠道送达,其内容与其说是通报,不如说是赤裸裸的威慑。
通报“简要说明”了第二波打击的预案构成:除了动用b52J战略轰炸机群,对霓虹残存的港口设施、交通枢纽、备用指挥中心及潜在抵抗节点进行“地毯式”精确核清洗外。
还将首次投入东风-5c型洲际弹道导弹携带战略核聚变武器进行打击。
同时,位于外海的航母战斗群将起飞所有可用舰载机,执行对沿岸所有移动目标的“自由猎杀”任务,彻底封锁任何海上逃生或补给通道。
通报最后强调,此轮打击旨在“彻底消除霓虹作为政治实体和军事威胁的存在基础”,其烈度与广度将“远超第一轮”。
这份通报没有留下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如同一份冰冷的死亡预告,将“48小时”的倒计时变成了悬于整个霓虹民族头顶的断头台。
小野寺和他的幕僚们毫不怀疑复兴根据地执行此预案的决心和能力。
分而治之的毒饵
与此同时,顾影疏领导的国家安全局,开始高效执行“分而治之”的隐秘战略。
通过不同的秘密渠道,来自复兴根据地国家安全局的“合作建议”或“特惠条款”,被分别送到了残存的、具有一定实力的各方势力头目手中:
对北海道、东北地区宣布“自治”的前军方将领,收到的条款暗示,只要他们保持“中立”或“有限合作”。
复兴根据地可以默许甚至支持他们脱离东京中央政府的控制,形成事实上的独立王国,并可获得一定的“人道主义物资”援助。
对九州地区拥兵自重的旧财阀武装,条款则侧重于经济利诱,承诺在未来的“战后重建”(如果还有的话)中。
给予其优先的商业合作和资源开发权,条件是必须抵制小野寺政府可能签署的任何“卖国条约”,并维持九州地区的“稳定”。
对一些在核打击中幸存下来、转而控制地方的前黑帮势力或民兵组织,信息则更加直白:承认其地方控制权,并提供轻型武器和情报支持,用以“维持秩序”、“清剿变异体”,同时牵制任何试图重新整合霓虹的力量。
对荒卷昭夫等躲在幕后的政治元老,传递的信息则充满了警告与离间:暗示复兴根据地清楚他们在内战中的角色,并要求他们利用剩余影响力,阻止小野寺政府过于“软弱”或过于“强硬”,维持目前的分裂状态最为符合“各方利益”。
这些差异化、甚至相互矛盾的条款和信息,如同投入浑水的巨石,瞬间在霓虹残存的上层社会中激起了巨大的暗流。
原本就各怀鬼胎的势力,如今更有了外部支持的借口或恐惧,相互之间的猜忌、提防和对抗情绪急剧上升。
统一的国家意志在此刻成为遥不可及的幻梦,霓虹正不可逆转地滑向军阀林立、各自为政的“战国时代”。
顾影疏冷静地向林禹汇报着进展:
将军,种子已经播下小野寺政府现在骑虎难下。
签署条约,则国内分裂势力将借机发难,视其为卖国贼。
拒绝签署,则面临我方立即的、彻底的毁灭性打击。
而各地军阀和势力在收到我们的‘特殊关照’后,已很难再团结在小野寺周围。
第二波打击的警告,更是加速了他们的离心倾向。
林禹站在指挥中心,目光已经从霓虹列岛的地图上移开,投向了更广阔的南方和西方。
很好。保持压力,但不必逼得太紧。
给他们的恐惧和猜疑一点发酵的时间。
他顿了顿,补充道:
可以通过非正式渠道,再给小野寺政府传递一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