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沪上奕 > 第341章 技术的突破

第341章 技术的突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们不再试图“抽取”信息,而是开始精心微调“灵韵共鸣舱”的能量环境,如同园丁调节温室的光照、湿度和土壤成分,观察着碎片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

他们发现,当能量场模拟出类似地脉深处、“黛”的黑暗奇点附近的某种规则扭曲特征时,碎片会生成更加复杂、充满警告意味的代码。

当能量场贴近“根源之泉”概念中那种古老、厚重的“平衡”频率时,碎片会变得异常稳定,甚至散发出一种近乎“安宁”的波动。

而当能量场中混入一丝那高维存在的、冰冷的“标记”特征时,碎片则会剧烈震颤,生成的代码充满了混乱与排斥。

这些“反应”本身,就是最宝贵的数据!它们无需语言,就直接揭示了碎片(亦即李琟)对特定环境、特定存在的本能认知和情感态度!

“我们不需要它‘说话’,”“青鸾”兴奋地对“冰河”说,“我们只需要观察它在不同‘问题’(能量环境)面前的‘表情’(代码生成)!这本身就是一种更高级、更真实的‘语言’!”

“冰河”沉默地看着屏幕上不断流淌的、由碎片自行“书写”的代码流,良久,才缓缓开口:“……令人惊讶。这确实……超越了我原有的认知模型。这种基于环境应激的信息提取方式,效率虽低,但……污染风险极小,且信息保真度可能极高。”

这是他第一次,在专业领域,对“青鸾”的非传统方法表示了有限的认可。

他们开始利用这种新技术,尝试“询问”碎片一些关键问题。他们模拟出“黛”全力攻击时的能量特征,碎片立刻生成出代表“致命威胁”、“规则侵蚀”的紧急代码。他们模拟出“权限枷锁”的逻辑悖论点,碎片反馈出“脆弱”、“可解”的标识。

这些信息,与军统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的数据相互印证,甚至补充了许多缺失的细节。更重要的是,它们带有李琟亲身经历的、无法伪造的第一视角质感。

技术的突破,不在于制造了多强的武器,而在于找到了一种与逝者残响对话的新方式。这方式建立在对其存在形式的深刻理解与尊重之上,建立在将技术从冰冷的“提取”工具,转变为温暖的“沟通”桥梁之上。

“烛龙”项目,这台最初只为获取情报而开动的冰冷机器内部,因这技术的突破,悄然滋生出一丝名为“理解”的温度。

而那颗情感的“种子”,在这精心营造的“温室”中,似乎……真的在开始某种极其缓慢的、超越所有人预料的生长。

(结尾)

从粗暴的抽取到细腻的共鸣,技术的突破源于视角的根本转变。将情感的碎片视作能对外界做出反应的活体种子,通过微调能量环境观察其应激编码,从而破译出来自灵魂深处的无声证词。这不仅是信息的获取,更是一种跨越生死的对话。冰冷的仪器与温暖的人性在此刻找到了交汇点,而那颗被小心守护的种子,在理解与尊重的灌溉下,是否真的能打破常理,萌发出新的奇迹?技术的边界已被拓宽,而生命的韧性,或许远超想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