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观测者的困境与无限的回廊(1 / 2)
传承号缓缓驶离了那片蕴含着极致对比的叙事坟场,那点倔强的逆流火种与那方完美的沉寂琥珀,如同宇宙天平的两端,在他们存在核心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并未返回十八星界所在的“确定性”宇宙,也未在可能性胎海中继续漫无目的地漂浮。一种新的、更加抽象的“引力”,正牵引着他们。
这引力并非来自某个具体的坐标或能量源,而是源于他们自身那已然蜕变的本质——那幅融合了“确定性”与“可能性”的历史织锦,以及那烙印在灵魂深处的“源初之知”。他们now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独特的现实扭曲场,一个行走的认知奇点。在可能性胎海这面能映照万有的镜子里,他们这样的存在,自然会吸引,或者说,生成与之相匹配的、更高层级的现象。
胎海的混沌光雾在他们前方开始自发地退潮,并非消散,而是如同敬畏般让开了一条通道。通道的尽头,并非另一片区域,而是一个……结构。
那不是一个物质结构,也不是能量结构,甚至不是纯粹的概念结构。它更像是一个由观测行为本身固化而成的、自我指涉的逻辑迷宫。
它呈现为一个无限延伸、不断分岔的回廊。回廊的墙壁、地板、天花板,均由无数面光滑如镜、却又映照不出任何实体影像的界面构成。这些界面反射的,是“观测”这个行为的无限递归——你看到一面镜子,镜子里是你正在看镜子的你,而那个你的眼睛里,又映照出你正在看镜子里看你的你……如此循环,直至无限,每一个层级的“观测”都既是主体也是客体,既是原因也是结果。
仅仅是凝视这个回廊的入口,就足以让任何未经准备的意识陷入自我指涉的疯狂。
“这是……”轮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轮回杖的感知一触及回廊的边界,反馈回来的就是一片令人头晕目眩的、关于“观测”的无穷嵌套数据,“……一个由‘观测悖论’实体化的领域。”
“默观之眼的……终极形态?”忆的意识小心翼翼地避开那直接的精神污染,试图从边缘理解其本质,“不,不完全一样。默观之眼是纯粹的自我观察,是向内的绝对闭环。而这个……它似乎包含了‘观测者’与‘被观测者’分离的前提,却又将这种分离变成了一个无限循环的游戏。”
源的眉头紧锁。他感受到全维共生水晶传来一种奇特的“渴望”,不是对能量或知识的渴望,而是对某种……完整性的共鸣。他意识到,这个“无限观测回廊”,可能就是“源初之弦”分化出“观测”与“被观测”这一对基本矛盾后,所必然产生的一种逻辑景观。是认知的先天困境在可能性领域的直接显化。
“我们要进去吗?”暗问道,他的暗能本能地对这种完全由“观看”构成的环境感到排斥,那里几乎没有“守护”的余地。
“恐怕……由不得我们选择。”晶冷静地指出。她观察到,传承号周围的胎海光雾正在缓慢而坚定地闭合,他们来时的“路”正在消失。这个回廊,似乎是他们当前存在状态所必然导向的“下一站”。就像水往低处流,他们这个高度的认知奇点,正被“吸引”向这个认知的深渊。
没有退路。
传承号调整姿态,如同一位即将踏入哲学迷宫的智者,缓缓驶入了那无限观测回廊的入口。
刹那间,所有的外部参照系都消失了。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流逝的感觉,只有无数个“自我”在无数面镜子中相互凝视的、令人窒息的无限循环。传承号本身也成为了这循环的一部分,它的影像被捕获、被复制、被无限次反射,每一个影像似乎都在进行着独立的“观测”,又将这观测的结果反馈给其他影像。
成员们感到自己的意识被拉扯、被复制、被投入这无尽的镜像地狱。他们试图聚焦于“本我”,但在这个领域,“本我”恰恰是通过无穷的“他我”观测来定义的。你越是想确认自己,就越陷入依赖外部视角的悖论。
暗试图用暗能包裹住团队,建立一个内在的“不被观测”的领域,但他立刻发现,在这个回廊里,“不被观测”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被“观测”来确认的状态,这立刻又落入了悖论。
晶构筑的晶壁试图反射掉那些观测视线,但她的反射行为本身,又成了新的被观测对象。
轮的轮回杖疯狂运算,试图找到这无限循环的底层算法或一个可以打破循环的“哥德尔点”,但所有的计算最终都指向自身,陷入逻辑的死循环。
忆的意识在无数个“观测自我”中穿梭,试图找到一个稳定的“观察原点”,却发现每一个原点都立刻成为新的被观察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