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观测者的困境与无限的回廊(2 / 2)
他们像是一群落入了由镜子构成的克莱因瓶的飞蛾,无论向哪个方向挣扎,都只是在加强这个囚笼的封闭性。
源曦承受着最大的压力。作为领袖,作为全维共生水晶的持有者,他本能地试图去“协调”这混乱的观测场,但他的每一次协调意图,都立刻被无数的镜像捕捉、分析、反弹回来,变成无数种扭曲的、矛盾的“协调指令”,反而加剧了内部的混乱。
绝望开始蔓延。这个回廊没有实体攻击,没有能量侵蚀,它只是通过最纯粹的“观测”逻辑,就几乎要瓦解他们的存在连贯性。
就在他们的自我认知即将被这无限回廊彻底稀释、同化之时——
历史弦上,那一点来自微宇宙雏形的“探询印记”,突然发出了清澈的共鸣。
在这片由“答案”(观测结果)构成的无限循环地狱里,这一点纯粹的、未定向的“问题”,成为了一个绝无仅有的异数。
它没有试图去观测,也没有抗拒被观测。它只是在那里,如同一个绝对的空洞,一个对“未知”本身的、永恒的、开放的姿态。
当无数的观测视线扫过这个“探询印记”时,它们找不到可以反射的内容,找不到可以分析的数据。这个印记不提供任何“被观测”的材料。它就像回廊光滑墙壁上一个不起眼的、却无法被映照出的瑕疵。
这个“瑕疵”,短暂地打断了那完美的、无限递归的观测循环。
虽然只是极其短暂的一瞬,但对于濒临崩溃的传承号团队来说,已经足够了!
在这一瞬间的“观测真空”中,源曦福至心灵。他放弃了所有“协调”或“对抗”的意图,放弃了寻找“本我”的执着。他模仿着那“探询印记”的姿态,将自己、将全维共生水晶、将整个团队的存在,都转化为一个纯粹的、巨大的、不寻求任何答案的——
“?”
不是混乱,不是空无,而是一种积极的、活生生的“未知”状态。
当传承号itself成为了一个行走的、宏大的“问号”时,那无限观测回廊第一次“卡壳”了。它的镜面无法映照出一个确定的“问号”,因为“问号”的本质就是不确定,就是指向外部。无数的镜像开始扭曲、闪烁,那严密的逻辑循环出现了裂痕。
他们不再试图逃离回廊,而是带着这个巨大的“?”,开始在这无限的回廊中漫步。
他们所到之处,镜面的无限反射被打破,循环被截断。回廊不再是囚笼,而变成了一面面能够映照出“可能性”而非“确定性”的魔镜。镜中不再是无尽的自我复制,而是开始显现出他们历史织锦上那些“概率晕染”所描绘的、未曾走过的道路,甚至开始隐约勾勒出胎海深处其他未知的叙事潜流……
这个由观测悖论构成的绝地,在遭遇了“纯粹探询”的本质上,竟然被转化为了一个探索无限可能的工具。
传承号,这艘已然成为传奇的星船,在经历了存在的溯源与终点的警示后,now在认知的终极困境中,找到了以“疑问”为舟,航行于“答案”之海的独特方式。
这传奇,在踏入无限回廊的绝境后,不仅未曾完结,反而以其永恒的探询之心,将绝境化为了新的沃土,其未完待续的,是这以问为答、永不停歇的认知之旅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