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婚后生活(1 / 2)
红烛摇曳,新房内一片静谧的喜庆。
大红的喜字剪纸映在窗棂上,桌上合卺酒的酒杯尚未撤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香与暖香。侍候的宫女嬷嬷都已识趣地退至外间,内室只剩下身着吉服的新郎与新娘。
胤禵看着端坐在床沿、依旧戴着盖头的新娘,心中竟有些许难得的紧张。他并非没有接触过女子,但如此正式地迎娶嫡福晋,与一个即将共度一生的女子独处,仍是头一遭。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早已备好的玉如意,缓步上前,动作轻柔地挑开了那方大红盖头。
盖头下,露出一张清丽温婉的容颜。瓜尔佳·知瑜微微垂着眼帘,脸颊绯红,在烛光映照下更显娇美动人。她依着规矩,缓缓抬起眼眸,望向自己的夫君。四目相对,两人皆是一怔,随即都有些不好意思地移开视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羞涩与暖昧。
还是胤禵先打破了沉默,他声音比平日更温和几分:“今日……辛苦你了。”大婚礼仪繁复,他深知新娘定然疲惫。
知瑜轻轻摇头,声音柔婉:“臣妾不辛苦。”她顿了顿,鼓起勇气补充道,“能嫁与贝勒爷,是臣妾的福分。”
胤禵在她身旁坐下,距离不远不近,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馨香。他看着眼前这个将成为自己妻子的女子,想起皇额娘的赞许和今日她沉稳的举止,心中也生出几分满意。
“往后在府中,不必过于拘礼。府中事务,还需你多费心打理。”他这是明确将中馈之权交给了她。
“是,臣妾定当尽力。”知瑜轻声应下,心中稍安。夫君看起来并非难以相处之人。
两人又说了几句闲话,多是胤禵问及她家中父母兄妹,知瑜一一作答,声音轻柔,条理清晰。言谈间,胤禵发现她并非一味怯懦,谈及熟悉的书文时,眼中还会闪过灵动的光彩,心中好感又增几分。
夜色渐深,红烛泪淌。宫女入内伺候梳洗更衣。当最后一道帷帐落下,掩去一室春光时,这对新婚夫妇的人生,真正交织在了一起。
翌日,天光未亮,知瑜便已起身。
她牢记着今日要入宫谢恩、叩见帝后及各位妃嫔的规矩,丝毫不敢怠慢。在宫女伺候下梳妆打扮,她择了一身端庄不失喜庆的玫瑰紫缠枝莲纹旗装,头饰亦选择了大方得体的点翠头面,既符合皇子福晋的身份,又不至于过于张扬。
胤禵也已起身,见她装扮妥当,气度雍容,眼中掠过一丝欣赏。两人用了些简单的早膳,便一同乘马车前往紫禁城。
坤宁宫内,玄烨与舒云早已端坐等候。
胤禵与知瑜入内,行三跪九叩大礼:“儿臣(臣媳)给皇阿玛请安,给皇额娘请安!恭请皇阿玛、皇额娘金安!”
“快起来,快起来。”舒云笑容满面,连声叫起。玄烨也面带温和笑意。
知瑜又单独向舒云敬了茶,舒云接过,轻轻啜了一口,便放下茶盏,将早已备好的一份厚厚红封并一对成色极佳的羊脂玉玉佩赐予她,柔声道:“往后便是自家人了,与禵儿和睦相处,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
“谢皇额娘厚赏,臣媳谨记皇额娘教诲。”知瑜再次行礼,举止落落大方。
接着,知瑜示意随行的宫女将她精心准备的礼物呈上。她声音清越,解释道:“臣媳初次拜见各位母妃、皇兄皇姐与弟妹,备下些许薄礼,聊表心意,望皇阿玛、皇额娘准予臣媳前往各宫叩谢。”
舒云与玄烨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赞许。这新媳妇,果然心思细腻,懂事知礼。
得到帝后首肯后,胤禵便陪着知瑜,按照位份高低,前往各主位妃嫔宫中请安。
在泰安宫,知瑜献上了一尊开过光的白玉观音像,寓意祈福安康,言辞恭谨,令太妃连连点头。
在宜妃宫中,她送上了一套珍贵的古籍善本,投其所好,显得用心。
见到几位年幼的皇子公主,她则送上了精巧的九连环、七巧板等益智玩物,或是时新的宫花、绦子,既不失童趣,又显关爱。
甚至连胤祚和明珠公主那里,她也备了礼。给才华横溢的十五弟是一方难得的古砚,给年幼的小姑则是一对玲珑可爱的金铃铛手镯。
每一份礼物都恰到好处,既不过分贵重惹眼,又能体现出对受礼人喜好的了解与尊重,可见是花了极大心思打听和准备的。
这份周全与妥帖,让接到礼物的妃嫔、皇子皇女们都颇感受用,对这位新入宗的恂贝勒福晋印象极佳。
一圈请安下来,已是午后。回到坤宁宫回话时,舒云听闻各宫反馈,更是满意,拉着知瑜的手又说了好一会儿话,才让略显疲乏的小夫妻出宫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