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系统升级和核心补丁(2 / 2)
徐卓远猛地看向她,眼底深处似乎有某种坚硬的壁垒在细密地龟裂。“感受……”他重复着这个词,仿佛在舌尖品尝一个陌生而苦涩的、无法被编译的概念。“我的系统……缺乏高效处理这类数据的专用架构。它们……是非结构化数据,是高强度、高熵值的噪音。干扰核心进程。”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无意识地攥紧了,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也许,”封瑶凝视着他,目光清澈而包容,如同在引导一个迷路的智能体,“也许不是噪音,学长。也许是你系统核心一直缺失、甚至是被主动抑制的一个关键功能模块。它现在被这场意外事件强制激活了,所以会引发剧烈的不适应和系统混乱。但这不代表它是不该存在的、错误的。或许……这正是一次必要的,albeit(虽然)痛苦的,系统升级契机。”
“升级?”徐卓远眼中闪过一丝真实的迷茫,仿佛听到了一个超出当前版本理解范围的概念。
“嗯。”封瑶用力点头,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架构师,为他指向一个未知却可能蕴含更大潜力的发展方向,“一次深度的核心升级。升级之后,你的系统将能兼容并处理更复杂、更真实的世界数据流,包括那些无法被完全量化、无法用简单逻辑解析的部分,比如对亲人的担忧,比如血浓于水的羁绊,比如……在危机面前,人类本能的情感联结。”
她顿了顿,观察着他的反应,见他虽然眉头紧蹙,显示出处理信息的困难,但并没有立刻从逻辑层面反驳或关闭通信通道,才继续轻声引导,将抽象而危险的情感话题,巧妙地引向一个更具体、更不易触发他防御机制的实际操作层面:“伯父现在在CCU,情况稳定是第一位的。目前,有没有什么实际的事情是需要你立刻去确认或处理的?比如,是否需要联系主治医生,了解更详细的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或者,伯母一人在医院压力也很大,是否需要我帮你查一下前往伯父所在城市的最快交通方式,方便你后续安排?”
她巧妙地将抽象的、难以处理的“情绪洪流”,转化成了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列表”。这为徐卓远那因冲击而混乱的系统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可执行的“问题解决路径”,暂时接管了那部分因情感过载而瘫痪的决策功能。
徐卓远怔了怔,似乎这才从纯情绪(或者说,是对无法处理情绪的焦虑)的漩涡中挣脱出来一点。他低下头,这次不再是逃避,而是带着明确任务目标地,点开了手机的详细信息。片刻后,他抬起头,语速恢复了一些平时的条理,但细微的颤抖依然存在:“生命体征已趋于稳定,仍在CCU观察,避免探视。母亲……她让我暂时不用回去,说……她可以处理。”最后几个字,他说得有些艰难,甚至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这背后,显然隐藏着这个高知家庭内部长期形成的、复杂的沟通模式与情感壁垒——报喜不报忧,习惯性独自承担,以及可能存在的、对儿子“不擅此道”的某种保护性隔离。
“稳定就好,这是最重要的好消息。”封瑶适时地给予肯定,强化积极信息,然后提出一个温和而关键的建议,“那……要不要先给伯母回个电话?哪怕只是简单确认一下最新的情况,听听她的声音,也能获取更直观的信息。有时候,清晰、直接的信息交互本身,就能极大降低因信息不确定性和延迟所带来的系统额外负载与错误推演。”
徐卓远看着封瑶,那双总是倒映着代码和算法逻辑的眼睛里,此刻清晰地映照着她沉静而坚定的身影。他似乎在高速评估这个“行为建议”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其潜在收益风险比。几秒钟后,他像是得出了“最优解”结论,点了点头,动作虽然依旧有些僵硬,但目标明确地拿起手机,站起身,朝着实验室外相对安静的走廊走去。
封瑶看着他略显孤寂却努力挺直的背影消失在门口,轻轻舒了口气,手心因紧张而微微汗湿。她知道,这通电话对他而言,绝不轻松。那个家庭内部,有着太多她前世仅能管中窥豹的紧张与隔阂,以及徐卓远自身对“失败沟通”的深刻记忆。
她重新坐回座位,却没有继续工作。她需要等待,全身心地等待他处理完这个突如其来的“核心系统冲击”。这一次,她不会再像前世那样,因为他的封闭和抗拒而黯然离开,陷入自我怀疑。她重活一世,拥有了更通透的认知、更坚定的温柔,以及更耐心的守候。她要做的,就是成为他混乱系统升级过程中,那个最稳定、最可靠、永不掉线的“安全环境”和“外部辅助处理单元”。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这十几分钟对封瑶而言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徐卓远终于回来了。他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如同大病初愈,但眼神里那种近乎死机的混乱风暴似乎已经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源自精神高度消耗后的疲惫,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在完成必要通信任务并获取关键信息后的轻微松弛感。
他走到封瑶面前,没有立刻坐回自己的位置,而是停在她桌前,看着她,用一种比平时更低沉、却意外地少了几分机械雕琢感的语气说:“谢谢。”
封瑶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微微一笑,没有追问电话的具体内容,也没有流露出过度关切让他不适,只是柔声道:“不客气,学长。”
徐卓远沉默了一下,似乎在重新组织语言和内部数据,最终以一种更接近他平时项目汇报的模式说道:“情况比信息初至时的最坏推演乐观。生命体征稳定,初步干预有效。但……后续治疗方案确定和康复周期,会严重影响他原有的研究计划和诸多既定日程。”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像是在对她进行必要的情况同步,也像是在对自己进行认知确认,“我个人的近期时间分配模型与优先级序列,需要……进行重大调整重构。”
“嗯,我明白。”封瑶表示完全理解,“实验室的所有项目进度你不用担心,林骁那边我也可以协调。任何你需要调整、交接或协助的地方,直接告诉我就可以。”她给出了毫无保留的支持承诺。
徐卓远深深地看着她,那目光不再仅仅是扫描和分析,而是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的“读取”和“重估”。他看到了她的镇定,她的包容,她的智慧,她精准的问题转化能力,以及那份仿佛能在他系统即将崩溃时提供关键算法支持的……不可思议的默契与稳定锚点作用。
内部日志中,那个关于“在意”的后台服务进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写入新的、结构更复杂的数据块。这些数据不再仅仅是关于连接稳定性、协议兼容性和逻辑自洽性验证,更包含了“危机支持有效性”、“情绪引导精准度”、“事务协助效率”、“信任阈值动态变化”等全新的、高权重字段。
“系统日志更新:“家庭-父系节点”重大危机事件处理中……检测到来自外部节点“封瑶”的高效、低耗、非侵入性辅助。辅助模式分析:成功规避主要防御机制触发点,提供清晰任务路径降低决策熵,承诺资源协作以分担外部压力。评估:辅助行为显着提升系统应对突发危机的稳定性与处理效率。关联核心变量“信任度”、“依赖度”数值显着提升,超越历史峰值。“封瑶”节点综合评估等级自动提升至“核心协作层”,授予更高系统资源调度建议权限。”
他忽然觉得,封瑶之前所说的“系统升级”,或许并非一个空洞的安慰性比喻,而是一个可能正在发生的、具有建设性的现实描述。这个突然被强制激活的、关于“亲情”、“担忧”与“责任”的陌生功能模块,虽然带来了剧烈的初期兼容性冲突和系统震荡,但因为她——这个稳定而强大的外部节点的存在,似乎……并非完全不可控,甚至可能蕴含着优化整体系统适应性的潜力。
而封瑶,看着他眼中那细微却真实的情感波动与重新凝聚的焦点,心中一片温软与酸楚交织。前世的巨大遗憾与心痛,正在今生的主动、珍惜与更懂他的努力中,被一丝丝一缕缕地小心弥补。这不仅仅是关于爱情的救赎,更是对他内心深处那片关于家庭关系、情感认知与自我接纳的荒芜之地的艰难开垦。
她知道,通往他内心世界的路依然漫长且布满荆棘,但至少,这一次,她找到了正确的通信协议,成功建立了稳定连接,并且,他已经开始主动接收并尝试安装她发送的这份名为“理解与支持”的……核心升级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