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鸣鹤盐场案(1 / 2)
李府前院的花厅内,高港如坐针毡。
慈溪县发来的申文,被他随手放在小几的茶杯旁。那是既无心思品茶,又没心思想案。
高港满脑子都在想,刚刚门子的那句“不得收受府衙官之茶水银”...
这是示好?还是,下马威,表示要跟他们宁波府划清界限?
在此之前,因出身不同,高港和李斌的交集并不多。加上李斌之前又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每日不是打着下乡视察屯田的名义出城溜达,就是直接请假跑出去讲学。
便是在府衙里,都鲜少能见到李斌的人影。
对李斌性格的不了解,让高港短时间内很难分析出李斌的真实意图。
好在,高港的煎熬并不持久。
手边的茶杯中,热气还在升腾。李斌的身影便自仪门后出现,他提着便服的下摆,一路小跑而至。
惊得高港连忙起身迎了上去:
“哎哟,佐府大人,您慢点,当心脚下。”
“无妨无妨,陆之驾临,蓬荜生辉啊!不怕陆之笑话,刚刚听下人说陆之造访寒舍,某还愣了一下。心说陆之这大忙人,怎得有空寻上门了...半年多了吧?这还是陆之第一次登门,晚上别走了,留在府上,一同用个便饭,共叙同僚之情。”
“唉,惭愧,惭愧!过去港总怕冒昧登门,扰了佐府要事,却不想这样一来,冷了佐府一腔热血。是港之过,今晚,港自罚三杯!”
客套完后,高港转头就对着跟来的亲随吩咐道:
“没听见佐府大人留饭吗?还愣着干什么?你赶紧的,去打两壶十洲春来。莫去街上找那些糊弄人的货,直接去陆氏酒坊。”
象征性地拦了一下,表示府上有酒后,李斌倒是没多在这种小事上纠缠。
当本家族叔李三巡报称,高港是以慈溪县公务请示的名义来找自己时,李斌就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来意。
自己摆出热情的姿态,就是一种“不计前嫌”的回应。同理,高港此时的大呼小叫,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亦是在告诉自己:
他,高港,懂行!领情!
今日你李斌高抬贵手的人情,咱记下了。
“听陆之说,慈溪县那边有案子,不能自决?什么案子啊,还要劳烦你这位推官亲自跑一趟?”
在步入正堂的路上,继续就着风月闲话客套了几句后,待到宾主落座。
两人也谈起了正事。
本来吧,李斌以为,高港所谓的找自己请示,只是一个借口。请示执法工作如何开展是假,表达归顺的态度是真。
毕竟,封建王朝本身见官的案子就不多。各类纠纷,十之八九都是乡老里甲以宗法为纲,自行解决。
剩下见了官的案子,以高港这位府推官的权限,除了不能复核流刑和死刑的执行外。
古代五刑“笞、杖、徒、流、死”,其中三大项,他都有权批复行刑。
而一般能判到流刑的案子,都是什么鬼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