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户部太子爷(2 / 2)
一听李斌又在言语上撩拨自己,王琼倒是没动手,只是在桌下用膝盖狠狠往旁边一撇。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
眼瞅着自己的孙女婿如此机敏,王琼内心那是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满意。
什么不能完婚?
扯!
在亲眼见到李斌,并经过这些天的交流后,谁敢抢他王家的乘龙快婿,他王琼跟谁急!
“信信信,岳祖你也是,多大人了,还跟我一个孙辈计较。大气点!两浙都转运盐使司那边,有人不?给我拉拉桥呗?”
“你小子想干嘛?”
王琼眼睛微微眯起。
理过淮浙盐法、督过漕运、干过山东左右参政,并同样任过户部尚书的王琼。只是一看李斌撅屁股,就本能地意识到,这家伙没憋什么好屁。
要知道,大明六大盐运司:两淮、两浙、福建、长芦、河东、山东。其中两淮盐司,盐引岁额占全国总引数的31.13%;两浙盐司占比19.63%。
这哥俩加一块,几乎垄断了整个明帝国一半的盐业供给。
且漕运干线四大仓:淮安常盈仓、徐州广运仓、临清广积仓、德州德州仓。两个都在山东地界上。
换而言之,王琼的任职经历中,有相当一段时间,都是围绕着明帝国的经济动脉,京杭大运河展开的。
加上盐运司,由户部垂管。日常政务,山东清吏司负责;重大人事任命,户部部堂廷推,皇帝点头,吏部发诏。
在这种组织架构下,身边有个十二年前的老户部尚书,朝廷里有个现任的户部尚书师傅。
他李斌自称“户部太子爷”或许过分了,但那句话怎么说的?
在户部,你管我叫小李,我不挑你的理儿。可出了户部,到了两浙盐运司这?再往下放放,到了负责宁绍台等浙东盐场实物盐交割的绍兴批验所这...
你特么不管老子叫声爷,老子让你整个批验所都飞起来!
“岳祖装糊涂?”
“那秦时昌,为何三年支不到他本该支得的盐?”
王琼眯眯眼,李斌同样也在眯眯眼。
“鸣鹤场卖没卖私盐,在小子这不重要。但如秦时昌这种小商人,规规矩矩、本本分分地运粮赴边,又赴京师取引,最后折腾一大圈好不容易回到盐司,却领不到他本该拿到的盐...”
“这件事,对小子来说很重要!”
“之前某与杨阁老闲聊时,谈到过一词叫公信。在小子看来,维护官府之公信力,是吾等为官者最需要重视的问题。”
“公信一旦被破坏,那造成的伤害,绝不是一点私盐流入市场那么轻飘飘的。”
“常股盐,排队支给,或许他只是运气不好?排在他前面的,都是大商巨贾?”
王琼老神在在地摸着胡子,没肯定,但也没反对李斌的观点。
“有可能,明儿我会单独找他聊聊这个问题。”
“那就等你都了解清楚了,再来找老夫说这事吧。现在八字都没一撇,你急个甚?有那闲工夫,去把婚服试了。”
“嗨,费那劲干啥。岳祖之前的袍子借我用用就是了,你要是没带,我找内泉世伯问问,他应该带了...诶?!君子动口不动手...你...”
“老夫可没动手,动的是脚。让你胡咧咧,老夫的锦鸡袍,如今自己都不敢穿,轮得到你这个泼皮瞎穿?!”
“谁要你常服了,婚嫁丧娶!大事,穿公服啊,公服上又没补子。省时省力,还省钱,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