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以贪治明 > 第362章 由婚服窥见的大明

第362章 由婚服窥见的大明(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马皇后见凤冠霞帔之静美,感念天下女子不易,特许民间婚嫁之时,女子用凤冠霞帔。

而后朱元璋或宠妻心切,或受其感,特许民间男子,在婚嫁当日,临时僭越,假穿官服的传说流传甚广。

但客观地讲,这种说法基本和神鬼志义的故事没啥区别,听了纯图一乐。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中,以龙凤为纹样的凤冠是皇室专属,绝对没可能下放民间使用。

真正放到民间的“凤冠”,不叫凤冠,而是翟冠。

翟冠与霞帔,才是真正的明代女子婚服,同样,这玩意也是命妇的礼服。

所以,女穿霞帔、男穿官服的明代婚礼,男女服饰在仪制上的本质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在大喜之日,临时享受高于自身等级的礼仪。

这种习俗叫做摄盛。

基本等同于,不管朝廷认不认,反正咱们民间都认这一套,最后朝廷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的法定规矩。

比较搞笑的是,朱八八同志在婚礼一事上的形象,不仅没有后世传说得那么伟大、体恤,反而有点像一个反派。

因为对大部分人而言,摄盛所穿的婚服,是特丫九品的官服。而这青绿的官服,品级越高越偏青,品级越低越发绿。

红配绿好不好看、艳俗不艳俗姑且不论,就说民间,自唐宋时起,百姓对红色寓意喜庆的认同,那绝不是绿油油的九品官服能碰瓷的。

于是乎,哪怕在国初,对服饰要求最严厉的时期。民间婚娶,偷摸用红色婚服的情况亦是屡见不鲜。

发展到今天,朝廷已经彻底对此摆烂了:爱用红色就用吧...

然后,此时的李斌就很尴尬了。

无论是按民俗,还是按摄盛的规矩来说,其结婚时的婚服都可以用、也必须用大红的绯色。

然后这婚服的样式,又是照比官服来的。

这会正硬着头皮凑聘礼的李斌哪舍得额外花这个钱,去置办一套不知道猴年马月后才能穿上的绯袍?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要问了:主包,主包,这李斌都是五品官了,且之前攒的家底也不少。哪怕投到了织造上,这一年不也有个两万余的收益吗?怎么连一套衣服都舍不得买?你是不是太夸张了?!

答:夸张不了一点!

毕竟,民间婚娶,只要颜色是红色就完了,对布料,大多没啥要求。

可对李斌,对王氏来说...

身份带来了收益,同样也带来了更多形象上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李斌这身衣裳,不仅得颜色对、形制对,料子也得对!

不然的话,那不是丢人现眼吗?

哪怕是选没有繁复织锦补子的公服,通常也得2到3匹绸缎,才能搞定。

在大明丝绸中心产区的江南,一匹顶级的缂丝,均价能到百两。

便是降级用中档的绫、罗,一匹也要5两银子。再加上,绯色绸,在富庶地区普遍紧俏,这个价格至少还得上浮百分之二十。再加上高级裁缝的劳务费...

这一套衣裳,若要新置,少则二、三十两,多则四百两且不封顶。

说实话,这个价格,李斌看了想骂人。

在这普遍月薪仅有二两银子左右的江南,啥家庭啊?一套衣服能干出去一个普通人十五年收入的总和?!

以前李斌只知道中式顶奢狠,但没想到会有这么狠。

要知道,这价格,还是相对工艺最简单、装饰最少的男装。换到女装上...

以王羽裳要用到的金绣云霞孔雀纹样霞帔(三、四品命妇标准)为例,那真是一件更比五件强。随随便便,上千两就没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