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由婚服窥见的大明(2 / 2)
这特么还没算人家脑袋上要带的翟冠...
翟冠这玩意真是烧钱领域的绝世高手!
烧到什么程度?
就这么说吧,号称小中华的朝鲜王室,基本照搬明制與服,却唯独没把凤冠、翟冠给搬过去。
风闻其中的原因,就是材料价格太贵,且技术复杂。就是咬牙买齐了材料,朝鲜工匠的手艺也造不出来。
对这些物件的存在,李斌有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也有对这种贫富差距大到近乎割裂的现状,所产生的悲凉之感。
随着婚期将近,各种婚礼开销的名目、核算也渐渐明晰。
抛开王羽裳这一身价值不低于四五千两银子的婚服不谈,单是婚宴的席面。均价一两银子一只的烧鹅,桌桌皆备。
不算其他菜品,单是“鹅”这一个菜的花销,预计三十桌的席面,就能轻松干掉时下一个江南织工一年多的总收入。
最恐怖的是,这不是个例。
当李斌身在此局中,为了所谓的规矩、脸面不得不咬着牙、硬着头皮花去这些钱的那一刻,就意味着这种生活状态,就是这大明朝统治阶级、食利阶级的日常。
只有当大家都是这么过日子时,你不这么过,你才会成为另类,成为被诽议的对象。
以海瑞,海青天为例。
人巡抚应天时,颁布的《督抚条约》中,说得很清楚:“本院到处下程,止鸡、肉、鱼、小瓶酒等件,不用鹅及金酒,物价贵地方,费银不过三钱,物价贱地方,费银二钱。”
瞧见了吗?
海瑞不是不吃肉,他只是不吃鹅肉、不喝高档黄酒这种在明代较为奢侈的食物。
但其公务吃喝的花销,依然算不上少。
三钱也好,二钱也罢,其一顿饭的餐标,能顶一个普通江南织工三天的工钱!
搁后世,海大人这一顿饭的餐标,合个300到450块,不算过分吧?
就这,人海大人都还搏了个清廉楷模、廉政先锋的称号...
堪称明代统治阶级中的廉洁代表,生活品质低到异常的“笔架山”。
由此可见,那些“正常”的大明官僚,是个什么水平?
那些贪官,又是什么水平?
嗯,反正李斌截至目前,被弹劾过不少次,但从没有哪一次,是被弹劾贪腐的...
在以王琼为代表的山西士族到宁波,并融入自己的生活以前。
不算人情往来,月均生活开销百两上下的李府,已经是李斌对大明品质生活想象力的极限了。
二十多号下人的工资一去,剩下五十多两银子不说顿顿大鱼大肉吧。起码主家肉食不断,下人们隔个两三天也能吃顿荤腥。
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张、李二氏的下人称赞主家仁义、豪气的李斌,直到这时,才隐约窥见了真正的大明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而这,亦是李斌在听闻秦时昌案后,对绍兴批验所的所作所为,感到出离愤怒的原因:
吃香喝辣,在这时代背景下,谁也管不了。
但你吃了喝了,还不做事,甚至乱办事...
人开中纳粮,真金白银花了;千里迢迢运粮赴边的路也跑了;甚至手续都办齐了,然后你批验所拖着“尾款”不结算?还特么一拖拖三年?!
有几个普通商贩能经得起这么拖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