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吴郡的婚事(2 / 2)
“德谋兄(程普字),你说……这吴郡陆氏,诗礼传家,门第清贵,其女定然是知书达理,仪态万方。我……我一介武夫,虽蒙伯符信赖,委以重任,但与这等世家女相处,只怕……只怕难以找到共通之言?”孙河停下脚步,对着前来探访的程普,袒露了心中的些许不安。
程普闻言,抚须笑了笑,眼中带着过来人的了然与打趣:“舜卿(假设孙河表字),何须妄自菲薄!你乃主公族兄,年少有为,军功在身,前途无量!这婚事,乃是主公与周郎安定江东的大计关键一环!你娶的不仅是一位淑女,更是代表了吴郡士族对我孙氏政权的认可!往后,咱们在这江东立足,根基便更加稳固!至于共通之言?”程普哈哈一笑,“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便是!夫妻之道,贵在和睦,未必需要终日谈诗论赋。你只需以诚相待,以礼相守,陆氏女既明事理,自然会敬你为夫主。”
恰好周瑜也前来商议婚事细节,听到二人对话,接口温言道:“舜卿将军不必多虑。陆氏既已应允,必会悉心教导女公子如何为人妻室。将军英武果决,乃栋梁之材,陆氏女能嫁与将军,亦是其幸。婚后,将军只需秉持本色,尊重爱重,便是全了这场姻亲的体面,也让我淮泗子弟与江东俊彦看到,两家合则两利的大好前景。此后,将军在江东,便更添一份天然的根基与助力。”
孙河深吸一口气,将心中那点不安压下,重重地点了点头,目光变得坚定:“公瑾兄,德谋兄,我明白了!为了伯符的大业,为了我孙氏基业能在江东深深扎根,这婚事,我必欣然接受,并会妥善待之,绝不负主公厚望,亦不辱没我孙氏门风!”
……
婚礼在吴郡隆重举行。虽因战事初定,未至极尽奢华,但规制严谨,礼仪周全,从纳采、问名到亲迎,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充分显示了对陆氏这门江东望族的尊重,也彰显了孙策集团对此次联姻的高度重视。
孙策亲自出席,以主君兼族弟的双重身份为孙河主婚,更是将这场联姻的政治意义提升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淮泗将领们几乎悉数到场,吴郡顾、张、朱等大族也纷纷派出核心人物前来观礼,场面盛大而隆重,宾客盈门,觥筹交错,一派和谐气象。
新娘陆婉身着繁复华美的嫁衣,在众多侍女的簇拥搀扶下,步态从容,举止优雅得体,仪态端庄大方,虽以纨扇遮面,但那份自骨子里透出的世家女子良好教养与沉静气质,已然令人心折。孙河则穿着特意赶制的庄重礼服,身姿挺拔,努力收敛起军旅中的杀伐之气,眉宇间虽略带紧张,却也透着一股真诚与对未来生活的郑重期待。
当赞礼官高唱“交拜礼成”之时,满堂宾朋贺喜之声如潮水般涌起。
在这场盛大婚礼的欢声笑语与喜庆祥和之下,是孙氏政权与江东本土最大士族集团之间,基于现实利益与长远发展达成的深刻默契与战略联合。过往的隔阂与旧怨不会立刻烟消云散,未来的摩擦与博弈也依然存在,但一根最直接、最牢固的纽带,已经就此牢牢系上,为未来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瑜与张昭站在不远处的廊下,看着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幕,相视一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如释重负与对未来的期盼。
“这最关键的第一步,总算是稳稳地踏出去了。”张昭捋着胡须,低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是啊,”周瑜目光深邃,望向远处喧闹的人群,以及更广阔的江东天地,“联姻只是开始,是搭建起的桥梁。接下来,便是要让往来于这桥梁之上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络绎不绝,要让淮泗的根须与江东的土壤真正交织在一起,生出坚韧的血肉,融为一体。这,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你我,以及所有有志之士的智慧与不懈努力。”
江东的根基,就在这一场场看似喜庆热闹、实则蕴含深意的婚事中,以及那一份份授予江东本土子弟的任命状里,被一砖一瓦地,悄然夯实。一个属于孙策的,融合了淮泗武勇与江东文脉的新时代,在血与火的征战之后,正以一种更复杂、更稳固、也更富有生命力的方式,徐徐展开其波澜壮阔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