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 第412章 薪火相传

第412章 薪火相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宛城的春日,空气里混杂着新翻泥土的腥气与草木萌发的清新。曾经因战事而略显萧条的郡府,如今被一种忙碌却有序的气氛笼罩。进出的不再是顶盔贯甲的军士,而是抱着厚厚卷宗、步履匆匆的文吏。

蔡琰坐在偏厅改成的值房内,面前摊开着一份关于南阳郡南部某县请求增拨春耕粮种的文书。她并未立即批复,而是从另一摞册子中抽出一本,快速翻阅比对了一下该县去年秋收后上报的仓廪存余与户数变动。指尖在一行数字上轻轻一点,她发现了一丝微小的出入。

“去请陈主簿来。”她侧头对侍立在旁的年轻文书吩咐道,声音平和。

很快,一个约莫三十岁出头,穿着青色吏服,面容尚带几分书生气的男子快步走入,躬身行礼:“如夫人。”

“不必多礼。”蔡琰将两份文书推到他面前,“你看看此处。去岁该县上报存粮,与今春请求拨付的种子量,按新增垦田与回流户数折算,似乎略有盈余未能对上。虽数目不大,但账目不清,日后必生弊端。你带两个人,按我教你们的‘四柱清算法’,重新核验该县去岁至今所有粮谷出入,厘清源头。”

陈主簿凝神细看,片刻后脸上露出恍然与钦佩之色:“下官明白了!定当仔细核查。”他顿了顿,有些迟疑,“只是…此法繁复,恐需两三日功夫,会不会耽误春耕?”

蔡琰抬头看他,目光温润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磨刀不误砍柴工。此时厘清,方可确保粮种精准发放到每一户需用的农人手中,避免豪强侵占,亦避免小民无种下地。这,比快更重要。去吧,若有疑难,随时来问。”

“是!”陈主簿精神一振,再无犹豫,拿起文书快步退下。他看着蔡琰的目光,已不仅仅是下属对上司的恭敬,更带着学生对师长的尊崇。

这一幕,并非特例。在晋阳,在长安,在洛阳,在吕布势力所能稳固控制的郡县中,一批批如同陈主簿这般,或是寒门出身,或是原郡县中不得志的底层文吏,正经历着一场悄然而深刻的蜕变。而带来这场蜕变的源头,正是端坐于宛城郡府中的蔡琰。

……

午后,郡府旁一间宽敞的廨舍内,十余名被选拔出来的年轻文吏正襟危坐。他们面前没有竹简,只有蔡琰命人统一制作的粗糙纸张和炭笔。蔡琰立于前方一块涂黑的木板前,用石灰块在上面勾勒书写。

“今日,再讲‘粮田人口快速统计法’。”蔡琰的声音清晰而平稳,“此法核心,在于‘分级抽样,以点带面’。”她在木板上画出一个简易的郡县轮廓,划分出几个区域。

“一郡之地,民户散布,若逐户清查,耗时良久,易贻误农时。故,可择取境内有代表性的‘上’、‘中’、‘下’三类田亩集中的乡、亭,进行精准丈量与户数核对,记录其田亩总数、户数、丁口数,以及预估产量。”她一边说,一边在代表不同区域的圈内写下几个数字。

“然后,以此数处样本数据为基准,根据往年全郡大致田亩分布与户数比例,进行反推估算。譬如,若样本上田区,平均一户有田五十亩,产粮百石;中田区户三十亩,产六十石;下田区户十亩,产十五石。再知我郡大致上中下田比例为何,总户数约多少,便可快速估算出全郡大致需用粮种数量,以及秋后可能之收获总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