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江奔流 > 第265章 漫长的征程

第265章 漫长的征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她的目光落在屏幕上那份仍然长长的、只是被勾掉了寥寥几项的“卡脖子技术清单”上。下一个用红色标记的、亟待攻克的名字,似乎正无声地凝视着她,等待着下一场战斗。

“征程依然漫长。”林雪敲下这行字,感觉指尖传递着一种沉重的力量,“但我们用事实证明了,技术封锁锁不住自主创新的脚步,巨大的压力压不垮科研攻坚的决心。我们走过的弯路、经历的失败、收获的突破,都已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下一场战斗,已经开始。”

她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将报告加密发送给了杨总师。

报告送到杨总师桌上时,他正在看另一份关于国际技术动态的内参。他放下内参,戴上老花镜,逐字逐句地阅读林雪的报告。看到突破的数据时,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但当他读到后面关于问题、挑战和漫长征程的论述时,他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和深沉。

他拿起红色的铅笔,在报告末尾“征程依然漫长”和“下一场战斗,已经开始”两行字处批注道:

“成绩可喜,认识清醒。同意下一阶段规划。点之突破,已燃星火;系统之功,方成燎原。望戒骄戒躁,保持战略耐心与战术锐气,协同各方,持续攻坚。所需资源与协调,所里全力保障。杨。”

批注完,他靠在高背椅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目光越过办公室的窗户,看向远方。他知道,林雪和她的团队,已经通过了最严峻的考验,不仅仅是技术的考验,更是心志的锤炼。他们从“用户”被迫成长为“创造者”,从各自为战到学会“兵团作战”,从畏惧失败到理解“失败是常态”,如今,更在初步的成功后,保持了难能可贵的清醒。

这份清醒,比任何技术突破都更加重要。它意味着这支队伍,已经真正成熟起来,能够肩负起更长远、更艰巨的使命。

就在林雪发送报告后的下午,她收到了弟弟林帆发来的一封邮件。邮件里附带着一个精美的ppt文件,主题是“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云岭模式’的探索与展望”。林帆在邮件里兴奋地提到,他们公司准备在县里的一个招商推介会上进行路演,展示他们如何用科技改变乡村,并邀请姐姐有空“指导”。

林雪点开ppt,里面是精心设计的图表、亮眼的数据、充满希望的规划:智慧农业、直播带货、乡村旅游、数字普惠金融……画面流畅,愿景美好,充满了年轻的激情与改变世界的冲动。

看着ppt里那些光鲜的图示和乐观的预测,林雪不禁想起了自己团队刚刚经历的、那充满泥泞、挫折与沉重压力的数百个日夜。她想起来杨总师展示“卡脖子清单”时的凝重,想起王梓轩面对算法崩溃时的绝望,想起徐航盯着流片失败数据时的沉默,想起李厂长为材料纯度那“一点点”差距而爆的粗口……

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在她脑海中交织:一边是弟弟所代表的、在广阔天地中挥洒理想、用流畅ppt描绘未来的创业激情;另一边则是她自己所深处的、在寂静实验室里攻坚克难、与最基础最底层技术死磕的坚韧与沉重。

她给林帆回复了一封简短的邮件:“ppt看了,思路很新,前景很好。为你高兴。脚踏实地,注意细节。姐这边忙,加油。”

关上邮箱,她的目光再次回到自己电脑屏幕上那份内部报告和那条长长的“卡脖子清单”上。ppt上的美好蓝图与清单上冰冷的技术名词,仿佛是两个平行世界,却又在某个深处紧密相连——乡村的振兴,离不开稳定的供应链和自主的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的突破,最终也需要广阔的应用场景来承载和迭代。

她的战场在这里,在这些关乎国家工业基础与战略安全的核心技术领域。这里的成功,没有ppt演示那般光鲜亮丽,往往伴随着无数次无声的失败和漫长的等待,但其分量,却重若千钧。

林雪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关于乡村的思绪暂时搁置。她移动鼠标,点开了“卡脖子清单”上那个下一个亟待攻克的目标文件。新的技术参数、理论难点、可能的攻关路线……瞬间占据了她的全部思绪。

短暂的休整之后,漫长的征程,确实已经开始了。而这一次,她和她的团队,将带着伤痕与勋章,以更加沉稳和坚定的步伐,走向下一个未知的、注定充满挑战的战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