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慢”的力量(2 / 2)
最大的突破,来自九叔公。
当小敏将那份精心设计的、图画版的“手机查询补贴指南”送到九叔公手上,并由志愿者小蕾蹲在他身边,用最通俗的语言,对照着图画,一遍遍讲解后,九叔公紧绷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松动。
他戴着老花镜,手指点着图画上的步骤,嘴里念叨着:“先点这个‘红坨坨’(指App图标)……然后点这个‘钱袋子’(指查询余额功能)……哦,还要我说话?说‘查补贴’?”
小蕾耐心地鼓励:“对,爷爷您就这么说,大声点,没关系。”
九叔公清了清嗓子,有些别扭地对着手机喊道:“查补贴!”
手机屏幕经过短暂的识别,竟然真的跳出了他的社保卡余额和最近一笔补贴到账信息!
九叔公愣住了,凑近屏幕,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遍,然后抬起头,看看小蕾,又看看闻讯赶来的林帆,脸上是一种混合着惊奇、难以置信和如释重负的复杂表情。
“这……这玩意儿,还真能查出来?”他喃喃道,语气里少了许多往日的火药味。虽然他还是对“钱放在手机里”的安全性将信将疑,但至少,他亲自验证了这项技术的某个功能是“有用”且“可控”的。这一个小小的成功,为他打开了一扇微小的、窥探数字世界的窗户。
更令人惊喜的是春娥婶的转变。在志愿者和小敏的持续帮助下,她不仅熟练掌握了微信视频通话,还学会了发语音消息、看朋友圈、甚至用手机支付在村里小卖部买点小东西。她成了老年群体里的“先进分子”。
于是,在林帆和阿雅的鼓励下,春娥婶腼腆地接过了“社区数字辅导员”的聘书(虽然只是一份象征性的荣誉和少量补贴)。在老年活动中心,她开始主动帮助那些比她更“落后”的老伙伴们,用她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讲解如何使用智能手机。
“你看,这个绿色的小人儿(微信),点开,找我闺女这个头像,对,就这个……然后按住这个红点点说话……”
她的教学,或许不够专业,但充满了同理心和亲和力,效果出奇地好。这种来自同龄人、基于信任的“传帮带”,形成了一种宝贵的社区内生力量。
这些扎实而温暖的进展,引起了前来考察的县文旅局干部的注意。这位干部没有只看ppt和报表,而是深入村里,观察了志愿者的教学点,翻看了小敏团队制作的图画手册,还和九叔公、春娥婶聊了聊。
考察结束后,他对林帆和阿雅说:“林总,阿雅,你们现在的做法,我看比之前那种追求线上数据爆炸的模式要好得多!”他感慨道,“乡村旅游,核心是‘人’,是体验,是温情。如果为了数字化而把一部分游客或者说本地居民挡在门外,或者让他们体验很差,那无疑是杀鸡取卵。你们现在这种包容性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注重人文关怀的模式,看起来慢,投入大,但根基扎得牢,用户体验好,才能真正可持续地推动发展!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智慧乡村’!”
这番话,像一阵清风,吹散了林帆和阿雅心中因“慢”而产生的最后一丝阴霾。
夕阳下,林帆和阿雅走在田埂上,看着远处在志愿者指导下学习手机操作的老人,以及活动中心里春娥婶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林帆缓缓说道,目光深邃,“有时候,‘慢’不是效率低下,而是沉淀和积累。‘快’可以迅速搭建起框架,但只有‘慢’才能填充进扎实的内容和温暖的人情。我们追求的,不是表面的繁荣,而是深度的融合和真正的包容。”
阿雅赞同地点点头:“是啊,就像种树,不能只盯着它长了多高,更要看它的根扎得有多深。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扎根。”
林帆彻底领悟了:真正的赋能,从来不是粗暴的给予和强制的跟随,它需要等待,需要陪伴,需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节奏和选择。有时候,放下对“快”的执念,选择一条更“慢”、更艰难的道路,反而能抵达更远、更稳固的彼岸。这种“慢”,蕴含着一种更持久、更深刻的力量——一种属于“人文速度”的力量。
他知道,他们已经在这条“慢”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一步,是如何将这种点状的成功,汇聚成一股能够跨越鸿沟的、更加坚实和宽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