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天机地脉道 > 第181章 泽天夬初九、九二、九三爻辞

第181章 泽天夬初九、九二、九三爻辞(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1.惕号:每天下班前检查电脑有没有被动过,重要文件加密,还在工作群里偶尔“无意”提一嘴进度(相当于敲锣打鼓,告诉小人“我盯着呢”)。比如他说:“王哥,上次你说的那个客户反馈,我整理成文档放共享盘了,你看看有没有补充?”表面是请教,实则是留痕。

2.莫夜有戎:有天半夜收到匿名邮件,说“老李你最近操作有问题,小心被查”。邮件附件是个压缩包,点开一看,是小王伪造的聊天记录,把他跟客户的正常沟通P成了“吃回扣”。换一般人早慌了,老李却打开电脑核对原始聊天记录,发现时间戳对不上,立刻截图保存证据。

3.勿恤:第二天一上班,老李带着证据找领导:“小王最近总在项目里搞小动作,这是他伪造的邮件和聊天记录。我建议调监控看看他最近的电脑操作记录。”领导一查,果然发现小王半夜登录过老李的账号。小王当场被约谈,调去了边缘部门。

老李后来跟我喝酒:“哪有什么‘有戎勿恤’?我是把‘惕号’刻进DNA了——防贼防狼,先得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象曰拆解:得中道者,不怕半夜鬼敲门

《象传》说“得中道也”,啥是中道?不是和稀泥,是“清醒的自我认知+精准的风险预判”。老李知道自己不是武松,打不过小王背后的关系,所以不硬刚;也不是软柿子,该收集证据就收集,该反击就反击。

就像你住酒店,知道走廊有监控(惕号),睡前反锁门(莫夜有戎),就算真有小偷摸进来,也翻不到值钱的(勿恤)——因为你早把贵重物品收好了!

再举个反例:我同事小张,总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遇到同事抢功就忍气吞声。结果小王变本加厉,把他的方案改个署名就上报,领导还夸小王“能力强”。小张气不过,直接在会上跟领导吵架:“这明明是我的创意!”结果领导反而觉得他“情绪化”,年底评优都没他份。

现代启示:

-警惕“温水煮青蛙”:职场里的小人往往像小王,一开始装好人,慢慢使绊子。每天花10分钟复盘:“今天谁的话有问题?谁的利益和我冲突?”就像老李,他每周五下班前都会列个“风险清单”,把可能针对他的人和事记下来,提前想对策。

-准备“防狼工具包”:不是教你学武术,是备齐证据链(聊天记录、邮件、审批流程)、人脉支持(靠谱的同事、明理的领导)。我有个朋友做销售,每次跟客户谈合作都录音,不是不信任客户,而是万一出现纠纷,录音就是铁证。有次客户反悔说“没说过这个条款”,朋友直接放出录音,客户当场认栽。

九三:壮于頄,有凶——脸比脑子硬,大佬面前翻车实录

爻辞直译:腮帮子绷得像打了石膏(壮于頄),这要出事!君子虽然果断,但独自行动时遇到误会(独行遇雨),就算被淋成落汤鸡、遭人白眼(若濡有愠),也没事。

象曰总结:君子果断但不莽撞,最终肯定没事。

场景还原:部门大佬的“腮帮子翻车案”

九三是“下卦之极”,位置接近高层,容易飘。咱们说个真事儿(经当事人同意改编):某公司项目总监老陈,技术出身,业务能力没的说,带着团队啃下了好几个硬骨头,大家都叫他“陈大胆”。有次公司要砍一个他做了两年的项目,理由是市场变了,投入产出比太低。

老陈当场就炸了:“这项目我熬了800个夜,数据都在这儿,用户增长曲线明明白白,怎么可能亏!”——这就是“壮于頄”,腮帮子比数据先硬。他觉得自己为公司付出了这么多,领导就该认可他的坚持,却没想过:领导的决策可能基于更高层的战略调整,或者市场数据的实时变化。

结果呢?大老板直接找他谈话:“我知道你尽力了,但公司要转型,这个决定没得商量。你要么配合交接,要么……”老陈脖子一梗:“你们会后悔的!这个项目做不成,你们每年损失至少一个亿!”

后来项目黄了,老陈被调去边缘部门。但他没摆烂,反而沉下心研究新业务,半年后用新方案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私下跟我说:“当时就是脸皮太薄,觉得被否定了尊严。现在才明白,决断不是争口气,是看长远。”

象曰点破:君子夬夬,不是“独狼”,是“清醒的孤勇者”

《象传》说“君子夬夬,终无咎也”。“夬夬”啥意思?就是“果断但克制”。老陈后来明白了:就算和领导意见不合,也得保持专业(交接时把资料整理得清清楚楚),不被情绪绑架(没在团队里散播负面情绪)。

就像你和女朋友吵架,她气头上说“分手吧”,你要是梗着脖子喊“分就分!”(壮于頄),大概率真掰了;但你要是冷静说:“我理解你生气,但我不想分,我们好好聊聊问题在哪?”(君子夬夬),反而能缓和矛盾。

再举个职场例子:我前领导老周,技术总监,性格耿直。有次开会讨论新系统架构,他力排众议坚持用旧方案,觉得“稳定最重要”。结果新来的CTO是云计算出身,主张用新技术降本增效。老周当场反驳:“新技术不稳定,出了问题你负责?”CTO也不示弱:“你这是因循守旧!”

会后老周没闹情绪,反而连夜做了份新旧方案的对比报告,用数据证明旧方案在未来三年的维护成本更高。CTO看了报告,主动找他商量:“要不我们折中一下,核心模块用旧方案,边缘模块试新方案?”老周欣然同意,项目顺利推进。后来老周跟我说:“争对错没用,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现代启示:

-警惕“权威盲从”和“权威对抗”:九三的位置容易被两种心态绑架——要么讨好上级(不敢决断),要么硬刚上级(过度决断)。正确的姿势是:用数据和逻辑说话,错了就认,对了就坚持,但不撒泼。就像老陈,后来汇报新业务时,不再说“我觉得”,而是说“根据市场调研,这个方向的用户增长率是X%,投入产出比是Y%”。

-允许“被误解”:老陈被调岗时,同事背后说他“太傲”,他没急着辩解——这就是“若濡有愠,无咎”。时间会证明,你的专业和克制,比一时的“面子”更重要。我有个朋友做自媒体,初期因为观点犀利被人骂“博眼球”,他不吵架,反而沉下心打磨内容,现在粉丝百万,当初骂他的人都成了他的读者。

总结:夬卦的终极心法——决断不是爽文,是人间清醒

泽天夬卦讲“决断”,但这三个爻辞连起来看,简直是部“反爽文指南”:

-初九告诉你:别当脚趾头比脑子快的“愣头青”,决断前先做风险评估;

-九二提醒你:防人之心不可无,但防人要靠智慧,不是靠焦虑;

-九三警告你:别为了面子硬扛,该低头时低头,该坚持时坚持。

放到今天,这就是打工人的“决断生存法则”:

-想升职?先评估自己的能力配不配,别学壮壮硬冲;

-遇小人?保持警惕但不草木皆兵,像老李那样“惕号”就行;

-和领导意见不合?别学老陈绷着腮帮子,理性沟通才是王道。

最后送大家一句夬卦的现代翻译:“该决断时就决断,但别让情绪替你做决定——毕竟,翻车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是我们太急着‘证明自己’。”

愿你在生活的“泽天夬”里,既能果断出手,又能全身而退,做个清醒的“决断高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