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 > 第238章 CIA的怀疑

第238章 CIA的怀疑(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归巢计划”的连续成功,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数颗石子,涟漪逐渐扩散,终于引起了真正专业捕食者的注意。

弗吉尼亚州兰利,cIA总部。

一间陈设简单却充满肃穆感的办公室里,卡特——如今已升任远东情报部门下属一个特别行动科的主管——正皱着眉头,阅读着一份来自内部情报汇总部门的报告。报告标题是《近期华裔顶尖科学家异常离境事件初步分析》。

报告列举了近期数起案例:钱雪生(火箭技术)、张温钰(高能物理)、林澜影(半导体材料)、叶度政(气象学)、时长旭(高温合金)……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在各自领域内颇具分量的华裔学者,都曾在美国顶尖机构工作或学习,然后,都在近期以各种看似合理(学术交流、商务考察、野外科研、技术外派)的理由离开了美国,并且最终都失去了踪迹,指向了同一个终点——中华人民共和国。

报告中提到了对这些科学家离境过程的调查,发现了一些“巧合”:例如,林澜影博士失踪前后,有背景复杂的离岸资金活动;叶度政教授的项目得到了一个名为“远航科技文化交流基金”的资助;时长旭工程师在德国“就医”的医院,其控股方与某个国际航运集团有关联……

而这些看似分散的线索,在卡特的脑海中,却隐隐指向了一个他既熟悉又感到警惕的名字——“远航商行”,以及它背后那个他一直无法完全看透的东方人,陈晓。

卡特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想起了在关岛的日子,那个总是能在纷乱情报中给出精准判断、冷静得不像话的“前敌方顾问”。他想起了陈晓对国民党溃败的分析,对苏联核爆的评估,对朝鲜战局的预测……每一次,他都走在了大多数人前面,甚至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美方的决策。

一个如此了解美国情报和战略思维模式的人,一个建立了庞大商业帝国、触角遍及全球的人,一个与东方有着复杂过往的人……

“太巧了……”卡特喃喃自语,眼神锐利起来,“每次这些科学家‘消失’,似乎总能找到与‘远航’或其关联实体若即若离的影子。陈晓……你真的只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吗?”

内心的怀疑如同藤蔓般滋长。他调阅了所有能接触到的关于“远航”和陈晓的资料,从oSS时期的档案,到“远航”在全球的商业布局,尤其是其基金会运作、与学术界的关系网,以及那些看似正常、实则经不起深度推敲的商业往来。

他发现,“远航”的崛起速度惊人,业务范围庞杂,资金流向极其复杂,且与多个敏感地区和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重要的是,陈晓本人,始终像一个谜。他的过去被精心修饰过,他的动机难以用纯粹的商业利益来解释。

“直觉告诉我,问题就出在他身上。”卡特对自己说。多年的情报工作培养出的嗅觉,让他无法忽视这种强烈的预感。陈晓具备策划和执行如此复杂行动所需的一切:智力、资金、资源、人脉网络,以及……动机。

他不能仅凭直觉和间接证据就采取强硬行动。“远航”现已是美国颇具影响力的商业实体,陈晓也与军方和情报部门一些退役人员关系匪浅,没有确凿证据,冒然动他风险太大。

沉思良久,卡特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他的副手。

“克罗夫特在吗?让他来我办公室一趟。”

几分钟后,一位年纪约莫五十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合体西装、眼神温和中带着审视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克罗夫特,cIA资深探员,以擅长心理分析和近距离接触评估而闻名,是进行非强制性试探的绝佳人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