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军训场上的晨光与星光(1 / 2)
此刻才刚刚凌晨四点半而已,但此时此刻,宿舍楼里那台破旧不堪、锈迹斑斑且年久失修的大喇叭却并没有如往常一样扯开嗓门大声地呼喊出起床号声来;然而与此同时呢,这座宿舍楼内各个房间窗户旁边的木质窗框之上却是已然布满了由清晨时分所凝结而成的露水所形成的薄薄一层白花花的冰霜!
而我们故事当中的主人公林小满之所以会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则完全是因为此时正有一群浑身长满灰色羽毛、个头小小的鸟儿正在她们家外面那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上面欢快地跳跃着并且发出阵阵清脆悦耳、叽叽喳喳响个不停的叫声所致——要知道啊,这群小家伙们发出的吵闹声响简直就是比位于遥远海边一个名叫海晏岛的小码头上那些整天都在飞来飞去、“嘎嘎”乱叫的海鸥还要来得更为喧闹嘈杂得多啦!
当林小满终于缓缓地睁开自己那双惺忪朦胧的双眼的时候呀,可以看到这时天空也仅仅只是刚刚开始泛起鱼肚白色罢了;不过呢,虽然天色仍旧显得有些昏暗阴沉,但一丝丝青灰色调的微弱光芒还是顽强地穿过了挂在窗户前面那块厚重严实的窗帘布中间那条狭窄细小的缝隙之后钻进到屋子里来了,并最终在屋内坚硬冰冷的水泥地面上投射出了一道又细又长、宛如一支尚未经过精心打磨加工过一般粗糙简陋的铅笔形状似的黑影儿哟!
“唔……”身边的张岚翻了个身,军绿色的被子被揉成一团,露出半截胳膊,手肘上还带着昨天训练磨出的红痕,“小满,几点了?我胳膊好酸啊,像被海蛎子壳刮过似的。”
林小满小心翼翼地伸手到枕头底下摸索着什么东西,不一会儿,一个破旧但却被擦拭得十分光亮的铜制怀表便出现在了她的手中。这个怀表可是有着特殊意义呢!它是林小满父亲留给她的遗物,承载着满满的回忆和思念之情。
只见那怀表的铜壳子已经被岁月打磨得闪闪发亮,仿佛能映照出时光的痕迹一般。而此刻,时针正稳稳当当地停留在四点四十五分的位置,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后,又向前跳动了一格。
快起床啦!今天我们有紧急集合训练哦,教官说了,只要迟到哪怕仅仅一秒钟,就要被罚去跑步绕操场整整三圈呢!林小满轻声催促着身旁还在熟睡中的张岚,并顺手轻轻地推了推对方。然后,她动作迅速且利落地从床上坐起身来,开始穿衣服整理床铺。
林小满身上穿着的那条军裤显得有些僵硬,甚至可以说是硬邦邦的感觉。这种硬度让她觉得很不舒服,尤其是当裤子与腿部摩擦时,那种痒痒的感觉就像是海晏岛上那些没有清洗干净、残留在沙滩上的细小沙砾一样,不断刺激着她的皮肤神经末梢。
宿舍里很快响起窸窸窣窣的穿衣声。王丽正对着镜子系武装带,笨手笨脚地把带子绕了三圈还没扣上,急得鼻尖冒汗:“这玩意儿比我娘纳鞋底的麻绳还难弄!昨天教官说我系得像捆柴火,今天再不合格,怕是要被拉去当‘典型’了。”
“我帮你。”赵梅放下手里的搪瓷缸,走过去三两下就把武装带系得笔直——她手上的薄茧蹭过布料时发出轻微的摩擦声,那是常年在陕北老家掰玉米、割麦子磨出来的。“你看,先把带子穿过扣眼,往左边一拽,再把搭扣咔哒扣上,跟捆麦秸垛一个理儿。”
林小满一边套军装外套,一边往嘴里塞了块海苔饼——这是临走时孙桂兰塞给她的,用防潮纸包了三层,还带着点海水的咸腥气。饼渣掉在床单上,她赶紧捡起来塞进嘴里,忽然听见窗外传来“嘀嘀”的哨声,短促而尖锐,像海晏岛渔船上的雾哨。
“紧急集合!”张岚第一个反应过来,手忙脚乱地往脚上套胶鞋,鞋跟磕在床腿上发出“咚”的闷响,“完了完了,我袜子还没穿呢!”
四个人像被捅了的马蜂窝,瞬间炸开了锅。王丽的军帽扣反了,帽檐卡在后脑勺;赵梅把裤腿穿成了一长一短,正弯腰扯着裤脚;林小满抓起搭在床沿的腰带往肩上一甩,转身时差点撞翻桌上的搪瓷缸——里面还剩小半缸昨晚晾的凉白开,是赵梅特意给她留的,说军训时多喝水能顶饿。
“等等!”林小满突然按住张岚的胳膊,手指点了点她的衣领,“风纪扣没扣,教官看见要骂的。”她伸手帮张岚把领口的铜扣系好,指尖触到对方脖颈时,能感觉到皮肤烫得像晒过的沙滩。
当我气喘吁吁地跑到操场的时候,天空才刚刚泛起一丝微弱的曙光,宛如一块洁白无瑕的丝绸轻轻地覆盖在天际线上。此刻,太阳似乎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尚未醒来。而此时的操场却已不再宁静,远远望去,只见操场上那一排排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白杨树仿佛一个个忠诚尽职的卫兵一般,整齐划一地站立着。它们的身影在朦胧的晨曦中显得有些模糊不清,但依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其威严与庄重。
再看各个班级的队列,早已七零八落地散开,毫无秩序可言。有的人没有戴上军帽,露出一头乱蓬蓬的头发;有的人甚至光着脚丫子就套进了胶鞋里;更有甚者,一个男生竟然将自己的背包背成了一个滑稽可笑的“炸药包”形状!这副怪模怪样立刻吸引了周围女同学的注意,她们纷纷捂着嘴巴窃笑起来,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悦耳,回荡在整个操场上空。
“都给我站好!”高个子刘教官从队伍前走过,皮鞋踩在霜冻的地面上发出“咔咔”声,“紧急集合考核,从吹哨到列队,你们用了四分三十七秒!这要是在战场上,够敌人把你们的阵地炸三遍了!”他的目光扫过林小满她们班,在王丽反戴的军帽上停了两秒,“那个戴反帽的,出列!”
王丽脸“腾”地红了,低着头走出队伍,军帽的帽檐还卡在后脑勺,像个歪戴瓜皮帽的顽童。“报告教官,我……我太急了。”
“急就可以违反纪律?”刘教官的声音像裹了冰,“军人的仪表是脸面,是纪律!给我围着操场跑五圈,什么时候想明白怎么戴帽子了,什么时候归队!”
看着王丽攥着帽檐跑远的背影,林小满悄悄拽了拽张岚的袖子:“你看她的鞋,一只胶鞋一只布鞋,刚才太急穿混了。”张岚抿着嘴没说话,只是把自己的胶鞋往旁边挪了挪,挡住林小满没系紧的鞋带——昨晚折被子到深夜,林小满的手指磨出了个小水泡,系鞋带时总用不上力。
站军姿的口令下达时,林小满感觉腿肚子突然一沉。刘教官说,军姿要“三挺三收”:挺颈、挺胸、挺腿,收下颌、收小腹、收臀,像块钉在地上的钢板。可她总觉得自己像根被风刮得歪歪扭扭的芦苇——海晏岛的芦苇丛里,从来没有哪根芦苇能站得这么板正。
太阳慢慢爬上来,先是在东边的教学楼顶描了道金边,接着就像个烧红的铁饼,一点点往天上挪。林小满的额角开始冒汗,汗珠顺着鬓角往下滑,钻进衣领里,痒得她想伸手挠,可眼角的余光瞥见刘教官正盯着这边,只好硬生生忍住。
“那个女生,动什么动!”刘教官的嗓门突然提了八度,吓得林小满浑身一僵。原来是前排的小个子女生趁教官转身时,偷偷抬了抬脚后跟。“全体都有,加时十分钟!”
队伍里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像被踩了的蚁穴。林小满觉得后颈的汗已经浸湿了衣领,军装上的褶皱里积了层薄薄的盐霜,用手一摸,糙得像海晏岛礁石上的蛎壳。她想起小时候跟着爹去赶海,正午的太阳把沙滩晒得滚烫,脚踩上去能烫出泡,可那时能往海水里跳,现在却只能像根木桩似的钉在原地。
“小满,你看。”张岚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哼,眼睛却往斜前方瞟。林小满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赵铁柱站在男生队伍里,后背的军装已经湿成了深绿色,像块泡了水的海带。他的军姿倒是站得笔直,只是左脚总比右脚往外撇半寸——那是常年在码头扛货练出来的习惯,左腿比右腿粗一圈,站久了就忍不住想换重心。
突然,赵铁柱往前踉跄了一下,像被风推了一把。刘教官几步跨过去,厉声问:“赵铁柱!你想干什么?”
“报告教官,我……我腿抽筋了。”赵铁柱的脸涨得通红,额头上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在胸前的军装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腿抽筋就想动?”刘教官的声音更冷了,“战场上腿断了都得往前爬!给我忍着!”
林小满的心揪了一下。她知道赵铁柱的腿疾——去年在码头扛一筐冻鱼时,跳板突然断了,他为了护着旁边的小孩,左腿被砸了一下,阴雨天总疼得直咧嘴。此刻看着他紧抿的嘴唇,林小满悄悄把重心往右脚挪了挪,用左脚尖轻轻碰了碰张岚的鞋跟,又往赵铁柱的方向偏了偏——她想让自己的影子能多挡一点阳光在他脚边,哪怕只有一点点。
站到第二十五分钟时,林小满的眼前开始发花。操场边的白杨树变成了晃动的绿影,刘教官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她想起海晏岛的清晨,爹总会在她站灶台前烤糕时说:“小满,稳住气,手别抖,面才能发得匀。”可现在她稳不住气了,胸口像塞了团湿海草,闷得喘不上来。
“报告教官!林小满脸色不对!”是赵梅的声音,带着点陕北口音的急。林小满还没反应过来,就感觉胳膊被人架住了,一边是赵梅,一边是张岚。她想挣开,却说不出话,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像擂鼓一样响。被扶到树荫下时,她腿一软就坐倒在地上,后脑勺抵着冰凉的树干,才觉得眼前的白杨树不晃了。
“快喝点水。”张岚拧开自己的军用水壶,把壶嘴递到她嘴边。凉丝丝的水滑过喉咙,带着点淡淡的苦味——是赵梅放的金银花,说能解暑。